生命力量之控制力

2018-4-18 14:28 原創(chuàng) · 圖片7

能不能不啃指甲?

能不能老實一會兒?

寫作業(yè)的時候能不能別邊寫邊玩兒?

上課能不能專心聽講?

能不能少看電視?

說好的二十分鐘,怎么又超時了?

見到好吃的好玩兒的就挪不動步,不吃到嘴弄到手就不行……

孩子長大的這個過程,是不是經(jīng)常碰見這種情況,是不是經(jīng)常要把這樣的話在嘴里轱轆千萬遍?有時候我想也許可以整理一個父母常用話語錄,哈哈,我猜這些話一定會榜上有名。

當我們在這些問題上嘮叨個不停,我就要停下來想想,哪里出了問題,不然,我和小丫就要在這個怪圈里掙扎。她不是問題最嚴重的那一個,我也不是。但對很多人來說,卻像魔咒一樣,揮之不去。

我想這是個需要控制力的問題。

孩子從不受控制到具有控制力,需要過程,從控制自己的身體機能到控制自己的人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前期要靠身體功能的完善與成熟,后期則是對精神與意志的控制與支配,有能力不受外界的控制,順應(yīng)和輔助自我發(fā)展,掌控自我。這個力,他們要有。

自我掌控,而不被外界和他人意志指使與裹挾,這也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要的素質(zhì)吧。呵呵呵,不說得太遠。咱還是從小娃對自己的雞毛蒜皮的控制力培養(yǎng)開始。

一、我的身體與我對身體的控制

小寶寶會啃手啃腳,用小嘴巴咬各種東西。這時候你說啥也不好使,不懂呢。而且口腔期就是咬咬咬,舔舔舔,吮吮吮……這是控制的前端——探索期,認識世界的方式是感知,小娃這個時候就是通過嘴巴感知一切,對于自己身體的探索,對于外部世界的探索也是如此。不管你多抓狂,他一樣會把能塞進嘴里的東西都塞一遍。感謝安撫奶嘴,感謝牙膠,感謝的同時,你也在阻礙他認識世界,不過他還是咬手咬腳咬天咬地,做好寶寶的個人衛(wèi)生,盡量布置安全衛(wèi)生的環(huán)境,何況還要長牙,這個階段就是這樣。他在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探索的咬咬咬……

但千萬不能讓他咬人!第一次咬人得逞就需要制止,要讓寶寶意識到這種行為不受歡迎,要用否定的方式讓他建立意識,否則后果就是,他會咬人成癮,成為人群中不受歡迎的小朋友,對成長不利。

吮手指咬指甲是一種焦慮和獲得安全感的方式,但是最后到不可控的程度,就讓父母很糟心。且不說咬指甲的諸多壞處,但是看孩子一看不住就躲在角落里咬手啃指甲,就讓人抓狂。我親見過,小朋友的指甲咬得就剩下一點點。好想抱抱寶寶,很心疼。孩子控制不住,是因為環(huán)境中有讓他焦慮和不安的因素,爸媽要關(guān)注,要盡可能地幫助孩子克服和建立安全感。有時候是剛上幼兒園的緊張,有時候是父母當著孩子面吵架產(chǎn)生的焦慮,有時候是在幼兒園被批評或者有其它的困擾。要盡可能找到原因,幫孩子解決。給他愛,給他支持。

不咬手不咬指甲是一種控制。但是這個源于外部原因的不可控,需要孩子發(fā)出控制不這樣做的力量。這是一種對抗。需要對孩子進行心理調(diào)節(jié),需要我們提供外部條件,讓他自身產(chǎn)生這種控制的力量。

比如和孩子聊天,引導(dǎo)他說出焦慮和不安??梢詭Ш⒆佣嘧鰬敉膺\動,宣泄和釋放。父母要盡可能多的陪伴,提供愛的支持與保證。無論到什么時候,感覺到被愛和保護,孩子就會從中生發(fā)出力量。

其實,在這個階段說教特別沒有用,聽不聽得懂都一樣。有效的方式是,發(fā)現(xiàn)不良行為,就用行動制止或者轉(zhuǎn)移孩子注意力,或者給孩子暗示和提示,孩子能有意識克制,就要鼓勵和肯定??匆娝笔种缚兄讣拙桶咽謴淖炖镙p輕地拉出來,然后帶著孩子去做點兒其他有趣的活動,不要呵斥,不要強調(diào),避免加劇孩子的焦慮和緊張。拒絕涂黃連、紅藥水、紫藥水的強調(diào)和標識性做法,不要讓孩子因為糾正感覺帶痛苦和恥辱。我主張釋放淡化,不壓抑,不被動。一旦發(fā)現(xiàn)他又不自覺地做的時候,呼喚他的名字,搖搖頭,讓他意識到,讓他自覺放開手指,你的微笑和擁抱都是對他改正的鼓勵和肯定。讓他主宰自己的身體和行為。

過程,注重控制力形成的過程,則必然會有結(jié)果。需要父母自己也要具有這樣的控制力,耐心愛心缺一不可。

二、我主宰——我的活動我的天地

好動,吃飯也不老實,扭來扭去,上竄下跳,出去吃個飯,到處亂跑就是常態(tài),好不容易坐下來,吃飯也會吃得到處都是,餐具會被她碰得叮當作響,經(jīng)常會有遭殃的餐具粉身碎骨。跑得,跳得,摔個鼻青臉腫渾身青紫也是常有的事,平地里摔跤有沒有,登高掉下來有沒有?

你!能不能老實一會兒?

逼得為娘獅子吼!

插播一本小恐龍的書

4級How Do Dinosaurs Eat Their Food?5152人有 · 評價2481 · 書評22Jane Yolen , Mark Teague (Illustrator)HarperCollins / 2006-01 恐龍是這個時代偉大的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這個生活在過去的龐然大物充滿好奇和想象,關(guān)于恐龍的繪本也很多。這一套算是經(jīng)典。用恐龍來教孩子生活習慣,生動有趣。還可以順帶著認識一下各種恐龍。畫風既寫實,又符號孩子的心理。很好玩兒。不夸張,但是萌萌噠。

那個吃飯時的樣子,真的是很欠揍……

噓,噓,放松,爸媽們,咱們小時候也這樣。所以,把你的小時候搬過來,稍微對照一下,如果你忘了。我來提醒。我小時候就經(jīng)常打翻碗筷,跌撞得青紫一片,膝蓋上的痂好了壞,壞了好,還用刀切破過手指……媽心疼也沒用。因為我們那時是小孩子,我們對一切充滿好奇,想要用剪子、刀子、錘子、斧子,我能說我偷偷地用過許多大人不讓碰的危險用具么?我甚至把爸爸的鋼鋸拿出來玩兒過……而且我們在長大,原來還要努力夠到的東西,不知什么時候就是需要一踮腳就行了。于是,胳膊伸長了,碰到了杯子,于是腿伸長了,踢到了罐子……

孩子:我能夠自由地跑跳啊,好開心啊,一個從來沒去過的餐館,碰到一個好玩兒的小朋友,里面有好多新奇的東西,我想要探索!
 

媽媽:但是,寶寶,餐館不是我們的家,是大家都來的地方,這是屬于大家的公共空間。我們需要考慮到別人,你跑來跑去,興奮地喊叫,給別人帶來打擾和麻煩,這樣不好。我們可以吃完了去專門讓寶寶玩兒的地方去盡情玩兒。

孩子控制力的養(yǎng)成,需要明確控制使用的邊界和環(huán)境。在他可以自由的時候,給他自由,在他需要控制的時候,請他控制。理解他,給他引導(dǎo),幫他知道需要控制的時間和空間。讓他能夠主動控制自己的行為,給他恰當?shù)囊龑?dǎo)。所以,為人父母,吼起來多半是為了自己情緒的發(fā)泄,對失控的狀態(tài)半點作用都沒有。這個時候,對父母還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打碎碗碟,不急于呵斥,多半不是故意的,請他不要急于撿拾,注意安全,請他下次要小心些。我曾經(jīng)祝賀過小丫又長個子了,但是也嘴欠說過她毛躁,還是前者效果好。有時候成長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她在逐漸掌握自己,但是也有控制得不好的時候,所以,成長期我們得學會等待,寬容,給她愛和無心犯錯的空間。

三、我掌控——我的生活我的學習

上幼兒園,上小學,可不是寶寶了。小朋友小學生可是有自己的學園生活了呢。那里是和家不一樣的地方,孩子發(fā)現(xiàn)他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了,認識了很多朋友和同學,他們玩耍、追逐、爭吵、和好,他們要面對老師和學園做學生,他們有自己的社會角色了,他們要學會在不同于家庭、餐館、游樂場的地方,沒有父母的陪伴與庇護的地方生活。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這需要一次適應(yīng)和調(diào)整,進入到公共教育系統(tǒng)里的小朋友,要學會建立學習的意識,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完成課業(yè),參加考試……所以,爸媽們,他第一次離開你,你是不是也在這個階段焦慮過,擔心過,他也是。但是經(jīng)過這一段后,他在適應(yīng)。他在適應(yīng)獨立面對這樣的環(huán)境,面對同學和老師,他要控制自己的行為,選擇適當?shù)男袨榕c他人交往,無論對象是老師還是同學。他有完全屬于自己的生活了。那是你不知道的生活呢。

我還記得小丫初入幼兒園時我經(jīng)過的焦慮和擔心。這個小小的人兒還有許多還不能獨立完成的事情,甚至對自己的小小身體還不是完全掌控得好呢。她行不行啊?這個問題簡直讓為娘的魂不守舍??墒牵?,她現(xiàn)在13歲了,有什么不行,沒什么不行,她早晚要走出你的天地,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這才哪到哪兒啊,所以,這一段說給幼兒園初送期的父母,勇敢些!如果孩子膽怯,那是因為看到你的膽怯呢。

他的生活,他要建立他的生活地圖,他的王國,沒錯他的生活。

他有什么生活,還不是吃我的喝我的,在我的家里,可是你知道他在學校里什么樣么?你當然可以纏著老師了解他的一切,也可以和他聊天知道他在學校都干了啥,可是你敢說那是全部么?從他進入學園開始,他就不再是你掌控一切的小乖啦,他是他自己,他第一次以自己的方式去進入沒有你的環(huán)境,去做沒有你他也可以做的事情,他不用得到你的允許和授意,他也不用每時每刻聽從老師的教導(dǎo),他下課會去操場上奔跑,不管外面下不下雨,他會玩兒一些危險的游戲,他會傳看同學的漫畫,他會有好朋友,不管你喜不喜歡那孩子,他會有一些不會告訴你的事情,你不知道因此特別想知道,但是他神秘的一笑,或者干脆扭過頭不理你……
 

他是他自己了。他與你不同,你給了他生命,塑造了他生命的最初,但是他開始離開你,開始一段新的生命歷程。這一刻心里不知為啥會五味雜陳,不舍、不甘、不忍、不想……

四、父母脫離,但觀察與影響還在
 

不管你怎么樣,他是他,她是她,而你是你。恭喜你,他們要控制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了,你就應(yīng)該像火箭助推器一樣完成你的使命,部分的脫離,不要成為累贅?,F(xiàn)在你應(yīng)該回到觀察者的狀態(tài),偶爾一些建議和調(diào)整,幫助他可以對自己控制得更好一些。對不起,好不好的你已經(jīng)說了不算。你只能提醒。這不是你的人生。雖然生活上,你們還不能完全剝離。

所以,這個時期的控制力是他會擁有怎樣生活的力量。很重要,但你只能影響,而不能代他操控了。

怎樣影響呢?

我們在幼小階段在幫助他建立初步的社會意識,明確社會角色與空間,基本的道德意識和觀念,興趣愛好學習習慣……控制力是一種對好的習慣的保持和堅守,對壞的習慣的抵制和對抗。盡管不能獲知他的全部生活,但是還是要經(jīng)常交流,這是良好親子關(guān)系的重要部分,了解動向,及時影響。讓作為父母的自己是他可以傾訴的對象之一,遇到事情,你是他樂于求助的對象,這才能夠讓影響有效果。

控制力其實有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和他一起明確為什么而控制。幫助孩子明確目標與方向,這樣控制力就會發(fā)揮出作用。他會知道他為什么需要掌控自己的行為,克服或者保持都因為既定的目標和方向而變得更堅決。

上課要不要專心聽講,寫作業(yè)要不要邊寫邊玩兒,看電視玩手機要不要有節(jié)制,這些問題答案他都曉得啊。當然要了,為什么做不到呢?為什么你反復(fù)提醒反復(fù)嘮叨,大聲吼叫,通通沒效果。呢?因為他的心里對自己的生活沒有目標和方向。他不是主動的要做這件事,他不知道這件事有關(guān)于他的生活和未來,他只是被動地去聽講,寫作業(yè),而看電視玩手機則是很好玩兒的事情,他不知道要為什么控制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所以,這是你一廂情愿的控制,進而還會被他認為你在控制他的生活。冤不冤?你一心為他好,反倒成了你的不是。這個控制力從父母那里發(fā)出來是沒有太長的效力的。即便是老師,如果僅靠強令也不行。這個控制力的發(fā)出者必須是他自己才行,才有效。

控制力,是控制自我的力,需要他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從身體到需求,到自己的目標與方向。這是孩童期控制力的養(yǎng)成。

再大一些,控制力的范圍會更大一些。他會有獨立的精神與價值觀,一些孩子會形成自己的意志,并在意志的支配下對自己生活有效的掌控。他們不會輕易地隨波逐流,會有自己的想法,會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他們會因為良好的自我控制,獲得好的自我發(fā)展,建立好的社會交往關(guān)系,更容易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這大概就是作為父母樂見和期待的吧。

所以,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控制力吧。在他成為他自己的時候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與人生。


回應(yīng)10 舉報
贊5
收藏23
7年前
非常開心搶到沙發(fā)了!寫得真好!
7年前
愛故事的蛐蛐 非常開心搶到沙發(fā)了!寫得真好!
全程手機,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斷斷續(xù)續(xù),不太連貫,也沒法編輯,只能湊合看啦。
7年前
下筆千言??????
7年前
上弦明月半 下筆千言??????
拉拉雜雜又寫多了??
7年前
控制力從小就要培養(yǎng)了,比教知識更重要。
是的??刂屏屗蔀楦酶毩⒌淖约骸?BR/>
7年前
說得太對了,要讓孩子自己發(fā)自內(nèi)心的主動去控制,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7年前
loulann 說得太對了,要讓孩子自己發(fā)自內(nèi)心的主動去控制,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為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
7年前
我們糾結(jié)于孩子老是翹腿,到跟蹤凳子上
7年前
兩歲的孩子 更需要了解孩子的敏感期 對于自制力 還有待更多的引導(dǎo)
發(fā)布

推薦閱讀

自然的孩子
自然的孩子
作者熱門日志
初中閱讀書目參考  贊110 · 收藏959 · 評論30
非虛構(gòu)類閱讀培養(yǎng)書單  贊46 · 收藏480 · 評論16
《新概念》學習之體驗與觀察  贊60 · 收藏375 · 評論48
最終要走應(yīng)試路線的原版娃  贊77 · 收藏244 · 評論76
慢慢放開她的手——高一實感(一)  贊76 · 收藏85 · 評論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