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轉發(fā)!所有要承擔后果的事,都需要一些力量,而這個力量,必須來自于孩子內心足夠的安全感,安全感來自哪里?父母無條件的愛。

2017
2013
2019-8-19 21:26 原創(chuàng) · 圖片1

一則新聞,孩子撞了人不道歉,爸爸逼她道歉,孩子在超市哇哇大哭十幾分鐘,我寫了父母的身教大于言傳,內容見圖二。

還有朋友擔心,那家長替孩子道歉,孩子還認識不到錯誤怎么辦?不會變成熊孩子嗎?

你想讓孩子道歉,首先孩子得有道歉的力量。道歉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是需要承擔“我錯了,被對方責難”的后果。所有要承擔后果的事,都需要一些力量,而這個力量,必須來自于孩子內心足夠的安全感,安全感來自哪里?父母無條件的愛。

說件往事。N年前,我開前男友的車,一不小心,撞上了前車的屁股,追尾嗎,大家都知道,我全責。我當時是有些內疚與忐忑的,車雖然有保險,事故總意味著一些麻煩。前男友第一句話對我說:“沒事,撞了就撞了,撞了正好,破車唄(其實車不破),早該撞了”,然后下車對被撞的車主說:“你看看,真不好意思,給你添這個麻煩,她就新手,你說怎么辦尼?”我當時的感覺還記得,就是徹頭徹尾的溫暖。(這個前男友,我們是因為一些不可抗力沒成,他當時事業(yè)也非常好)。

再說一個例子,我忘記是在哪本書上看到了。一個老實孩子被幾個調皮同學辱罵媽媽,孩子急了,撲上去打,可是身單力薄的他很快被其他幾個男生壓倒下面,紅了眼的男孩拿起一塊磚頭打在了一個男孩的頭上,鮮血瞬時流了下來,有經過的老師大喊:“**,你把磚頭放下”,可那個孩子已經打紅了眼,拿著磚頭就不放,發(fā)出野獸般的嚎叫,紅著眼瞪著所有的人。班主任老師急急忙忙的跑過來,無視孩子的磚頭,一把把他拉過來,焦急的問:“**,你沒有受傷吧?”孩子扔掉磚頭,撲倒班主任的懷里嚎啕大哭。

大家來分析一下,為什么別的老師喊打人的孩子放下磚頭他不聽,班主任一句話,孩子就繳械投降了?因為班主任是拿他當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個肇事者,他關心的是孩子有沒有受傷,而不是你這個肇事者拿著磚頭傷了別人怎么辦。也就是,從孩子的角度看,班主任是愛自己的人。

同理,我前男友的例子,如果我撞了車,他指責我一句:“開車就不能集中精力啊,你看撞了車了吧?快去給人家道歉”,大家代入,是什么感覺?我必然罵回去:“我又不是故意的,不就是撞了你的車嗎?大不了我賠你”,然后我倆一頓吵。當他從立場就把我推了出去,就變成了他是高高在上的審視者,我是罪大惡極的肇事者,這是相當讓人不舒服的。

而他的做法是在告訴我:“你雖然笨,但是我覺得沒事啊,我接受,你是我自己人啊,所以我替你給別人道歉”。而且他做著一切的時候,自然而然,讓我內心感覺極好。

當一個人感覺周圍都是敵意的時候,一般人能做的,是武裝自己不讓自己受傷害,就如同那個不道歉的孩子一樣,哇哇哭著敵意的看著周圍的世界。只有覺得安全且內心有力量的時候,人才能有道歉的勇氣。 

#麥姐談育兒#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美好生活1007
美好生活1007
2017
2013
作者熱門日志
陽陽劍橋少兒英語二級考試總結  贊16 · 收藏134 · 評論3
娃語文啟蒙神器 — 教材  贊4 · 收藏25 · 評論8
【裝修】書柜、鞋柜方案  贊2 · 收藏20 · 評論6
【疫情】疫情中的我們  贊13 · 收藏2 · 評論4
轉某媽家長會筆記  贊1 · 收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