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他鄉(xiāng)變故鄉(xiāng)

2019
2016
2024-10-31 03:14 原創(chuàng) · 圖片1

離家出國的20年里,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新加坡好不好?對,出走半生,半生都留在這南洋小島。小編來約稿,來一段聊天式分享吧 

好,肯定沒有祖國好! 
食物一般般,盡管號稱美食天堂,但是吃不出什么鍋氣。 
安全是安全,但是真的很無聊,實在太小了,坐船半個小時就到了印尼。海灘邊溜個娃手機提醒你到了馬來西亞。 
生活成本吧,個家有個家的賬本,我個人覺得不買車,不雞娃,你想干嘛就干嘛。 
那么小孩教育呢? 
真的是卷!但是還卷不過我當年20年前,我看娃們讀書,不要太幸福,只是呢小學生上課時間真的費家長,下午1點半或2點放學,一到下半年,每個月都要放假。政府規(guī)定的一年6天育兒假勉強夠一個娃用,幸虧請幫手便宜,不然雙職工的日子哪里過得下去。好了吐槽也是事實,說點正經(jīng)的 

我曾經(jīng)在25歲的時候下定決心回國闖蕩一番,花了一年多時間去找了幾個關系非常要好混不同城市的朋友,看看朋友們的生活。然后每走一個城市都讓我堅決了留在新加坡的心,為什么呢,因為我慫,我怕吃苦,對比我那些努力又聰明又能干的朋友,我真的是不具備吃苦耐勞跟堅韌不拔的個性。我想每個沒有家庭助力在大城市生存的朋友都很清楚,要扎根得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尤其是女性。那么還有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讓我最終決定了入籍新加坡。 

喜人的房價 
我25歲算了一下自己的公積金,在我28歲的時候,如果買一個二手兩室一廳的組屋,我只需要跟父母借五萬人民幣當首付。貸款可以靠出租一個房間,不需要再補貼任何現(xiàn)金。然后我入籍了,我是申請了新加坡政府獎學金讀完了3年公立理工學院并且順利畢業(yè),然后用GPA 申請了大學,不過我因為自己太過學渣了并未半工半讀完成本科學習。在25歲的時候我我已經(jīng)完成了拿政府獎學金簽下的在新加坡呆滿三年的合約。當時我也已經(jīng)工作了4年,并且是在股價上升期的本地公司任職,我想這很可能是我單身入籍輕松的最大原因。一旦入籍便可以享受購買政府組屋的福利,單身時候未滿35時可以與擁有長期居住證的直系親屬購買。價格真的非常好,到我28歲真的購房時,一套2室一廳套內(nèi)80-90平剩下70年產(chǎn)權(原99年產(chǎn)權)的組屋一套35-40萬新幣。不過我最終沒有單身買房,因為就是那么巧我29歲結婚了。 

友好的女性環(huán)境 
坡坡我一直覺得是個對女性非常友好的地方,說到女性我們永遠都繞不開一個話題,就是婚戀。在我25歲哪一年回國面對最多的問題就是,男朋友呢,幾時結婚,甚至我嘗試了一些面試,用人公司無一例外都問到了婚戀等私人話題,這是我在新加坡完全沒遇到過的。甚至用人公司對長相身高的奇葩要求我都誤以為入了什么局。再說到父母親戚朋友,從我23歲開始,婚戀已經(jīng)我繞不去的話題了,25歲被親爹說剩女,更別說親戚了,隔著中國這么遠的中國男孩我都被逼相親,可想我心里那是有多恨。更別說遇到的人,讓我想到脫口秀楊笠的梗,我感覺每個都不好笑,但是聽著就是痛快。 

那么坡這邊的環(huán)境呢,對于女性平權,我感覺沒有那個國家有做得比他們好的了。這個平權并不是只參與政事的投票選舉權,而是真正的社會風氣。職場上,我從沒遇到過有歧視女性的,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需要下場地檢查線路的工程師工作,雖然男性居多,從面試開始我就沒有遇到過任何歧視女性的情況,真的工作起來,也沒有作為小妹妹得到什么照顧,甚至比糙漢子有更多的溝通跟交流的機會。直到現(xiàn)在,依然感覺到對女性的友好,比如管理層要求一半以上的女性并且公司把這個定為KPI。工作上沒人管你老公是誰,也沒有人管你長得高矮胖瘦,不會因為你長得好看同事就都跑去跟你吃飯,也不會因為你嗲聲嗲氣,男同事就上趕著來幫你,一切都是看成績說話。 
雖然坡坡的男女收入調(diào)查,男性依舊比女性賺得多但是這個差距是非常小的。我在做第一份工作時,跟我交接的大哥就回家當煮夫了,因為老婆薪水更高,孩子需要照顧。我當時年輕,見識淺,還覺得非常驚訝,慢慢的生活久了,我也發(fā)現(xiàn)很多在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比如又高又帥的人找了個土肥圓,家境殷實住別墅的找個我們這種外地人,當然還有一些男的當兵出來工作還沒存夠首付買房,女方出大頭的。女性在新加坡從來就不是一個需要被保護的角色,20年生活也始終都讓我覺得無論我作為一個媽媽,妻子,還是職場人,我都有著跟我老公一模一樣需要承擔的社會角色與家庭角色,這個角色從沒因為我年輕,變胖,變老而改變過。我不知道來過新加坡的人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里無論男女都喜歡穿短褲,而女的無論胖瘦,都不介意露腿,大街上隨處可見穿夾板小腿粗壯的新加坡女人。 

小國價值觀 
在我未決定是否留在新加坡的時候,我其實是隨波逐流,天天想著吃喝玩樂,還是個翹班裝病買個機票說走就走的神經(jīng)病。當我決定留下來的時候,我其實也不是真的主觀的非常喜歡這而想留,不過是因為權衡利弊,覺得新加坡更隨心所欲我才留下的。但是隨著結婚,承擔家庭責任,再到生娃,辭職換工作,再重新定位找到新的社會角色以及共兼母親角色時,我感受到了自己不知不覺中的巨大改變。比如我曾經(jīng)是因為怕吃苦所以不愿意在國內(nèi)城市扎根,然而在職場,我覺得996的苦,進入未知領域從頭開始的苦,我都吃了。有意思的是,我甘之如飴。那些對我了如指掌的老友們感嘆,為毛學生時代從沒看出你如此認真呢。其實我也不知道,也許是從擼政府提供的終身學習的補貼開始……不知不覺上了很多課,變成了總是在學新東西,也有可能是因為只有working mother 才能拿到幼兒園300塊補貼開始,要保住飯碗啊。又或許是聽了李光耀的現(xiàn)場,這個老頭子80多歲了現(xiàn)場還思路情緒妙語連珠,有人吐槽本地人機會被外國人搶走了,老頭子直接開懟,新加坡對有才華有能力的外國人永遠歡迎,國人需要永遠保持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開放的心態(tài)學習能從外國人那學到的你能學到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我是徹底被這個國家的底色折服,作為一個外國人,雖然我也遇到過被歧視二等公民,也遇到過被人罵滾回你的國家。但是縱觀20年,無論讀書還是工作,我一個沒有外援的外國人最終都得到與本國人一樣的待遇,有努力有回報。 

埋骨何須故里,蓋棺皆是吾廬 
出走半生,他鄉(xiāng)生活總是會遇到身份認同感的問題,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我現(xiàn)在是誰,我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人,這些問題揮之不去。我的父母會跟我兒子們說著祖國的強大,我也會帶著兒子們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我跟我父母一樣說起祖國我由衷的驕傲,即便我脫籍,我的自我介紹依舊是I come from China。而我兒子們,他們從小到大都很清楚I'm a Singaporean。在此基礎上我一直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傳承著華人的文化,他們也非常清楚他的膚色與頭發(fā)從出生起已經(jīng)定義了華人。那么作為華人,新加坡人,我們有著不同的使命。 

 

最近我?guī)е⒆觽兲剿餍录悠職v史的課題,新加坡短暫的建國史里有著70%華人的奮斗史,而她現(xiàn)在的繁花與安定卻是300年間無數(shù)個不知歸期華人一代又一代累積出來的。300年前的人過藩是為了改變生活,改變命運。300后的我何嘗不是呢,20年過去了,雖然我個性與從前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從沒覺得我的命運因為漂洋過海就改變了什么。我的父母給了我性格底色,即使渾噩迷茫過,但是我血脈里面有著揮之不去的華人底色,那就是努力。無論25歲那年我決定回國還是留下,都面對的是同樣的課題怎么扎根努力生長,我兒子這一代,他更需要扎根,跟祖祖輩輩一樣努力,但是他的使命卻是跟他的孩子說他作為新加坡人,新加坡華人的驕傲。 
 




番外  
關于脫籍,我父母直到現(xiàn)在都沒過去這個坎,他們氣我作為獨生女居然選擇遠走他鄉(xiāng),他們也無數(shù)次警告哪些咨詢他們留學的人,盡管從沒想過養(yǎng)兒防老,然而長時間的面對孤獨的時候,有些問題就變得很具體了。我也不具體說了,中年人都懂。我跟隊友討論過,如果以后兒子們不在身邊呢?因為父母工作的關系,我從小不得不獨自面對孤獨,也是迫不得已的獨立,留子的生活我適應的非??欤劣谝院?,兒子們怎么選擇我都不會因為擔心孤獨而干涉什么,我爹媽即便不爽也從未阻止過我。那么看我文章又恰巧想送娃留學的朋友,你們得好好思考將來是否可以承擔孩子不能在身邊的孤獨呢?

房價,現(xiàn)在的房價早已不是10年那么回事了,外國人買房60%的印花稅,租金也不便宜,我自家親戚姐們想送娃來中學,凈資產(chǎn)1000萬娃可以安安心心讀書,不然跟我當年一樣老老實實的打工補貼生活費,還有別把有貸款的不動產(chǎn)算進來。

學業(yè)文憑,小視頻一刷,是不是覺得學渣娃在父母的托舉下能搞個初中生本科然后混個南洋理工的研究生?注意我上面文章的立意啊。你努力的新加坡是傻子不要緊,不要自己當傻子,但是要是錢多的話,為毛不給祖國創(chuàng)GDP, 為啥折騰來這搞……又不會給娃直接發(fā)綠卡。老老實實查官網(wǎng),哪怕AI努力 問問啊。

最后,我不是中介,也不想做中介,要咨詢找編輯她懂,誰讓她約稿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應5 舉報
贊13
收藏10
1年前
一定要給我閨女好好讀一讀好文,她希望可以去一百次坡國
1年前
羽裳 一定要給我閨女好好讀一讀好文,她希望可以去一百次坡國
哈哈哈哈,100次,好可愛。。這里真的很小,一次就走完所有景點了。
1年前
Im nobody 哈哈哈哈,100次,好可愛。。這里真的很小,一次就走完所有景點了。
春季去研學后,好像愛上坡國了,沒有哪次研學后,像這次念念不忘,一直叨叨還要去
1年前
作為獨生子女,父母老了生病怎么辦?靠國內(nèi)親戚?
1年前
白茶清歡2018 作為獨生子女,父母老了生病怎么辦?靠國內(nèi)親戚?
這是沒什么優(yōu)化方案。編輯約稿是想寫新加坡留學,所以我很坦白的說出最大的問題,大家自行斟酌。
發(fā)布

推薦閱讀

Im nobody
Im nobody
2019
2016
作者熱門日志
太陽系主題學習-詳解  贊51 · 收藏216 · 評論16
4歲娃的學習時間安排  贊40 · 收藏168 · 評論29
純干貨 我的電子書 收納術  贊34 · 收藏149 · 評論14
原來RAZ分級書還可以這么讀  贊31 · 收藏94 · 評論17
英文寫作課給我的啟發(fā)  贊16 · 收藏86 · 評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