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小紅帽的故事家喻戶曉,如果我們不是小紅帽,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這是這本書吸引我的原因,作者用一個經(jīng)典的童話角色,轉(zhuǎn)換思路設(shè)計了另一個故事,一個每個人、每個孩子都可以學(xué)習(xí)的,思維發(fā)散、想象力豐富的另外的故事。
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有故事,那么也像這樣講出來吧!最美的,不過是我們腦中那些美麗的想象。
NO.1
《我不是小紅帽》是意大利作家亞歷山德羅·萊西斯和奧地利插畫師琳達(dá)·沃爾夫斯格魯貝爾合作的一本圖畫書。
書本依托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小紅帽”的主人公,創(chuàng)作出一個新的小主人公,即“我不是小紅帽”的女孩。每個聽過故事的孩子都知道小紅帽在森林里遇到了什么事情,那么“不是小紅帽”的女孩走進森林,又會有什么奇遇呢?
當(dāng)我學(xué)著看兒童圖畫書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不同的人去看一個故事,會有不同的收獲。甚至多看幾遍、多看幾眼,都有不同的體會,這也算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吧。
《我不是小紅帽》的故事非常簡單,簡單到大人看起來就像一個孩子在說夢話。是啊,童年不就是人生的一場夢嗎?我們認(rèn)真聽過自己小時候,或者自己的小孩子說話嗎?
如果你忽略了,就一起來看看這本書講的“夢話”吧。
一,我不是小紅帽,我想去森林里看一看。
故事的開頭這樣說:“我不是小紅帽。但是我圍上了一條紅色的圍巾,提著籃子,走進了森林?!?/p>
森林對孩子來說,充滿著神秘和未知,這種特點吸引著好奇心強烈的孩子一定要走進去看一看。
在孩子的認(rèn)知中,走進森林就可能像小紅帽一樣遇到大灰狼,那么我不是小紅帽,會遇到什么呢?——這一步隱藏著孩子的好奇和勇氣。
二,我不是小紅帽,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女孩走進森林,果然沒有遇到大灰狼,但是遇到了一頭白熊。她告訴白熊,自己想要收集雪,“收集比牛奶還要白,比云朵還要蓬松,比檸檬味的冰淇淋還要清新的雪?!?/p>
我不是小紅帽,所以要做的事情也不一樣。小紅帽是帶著愛去看望外婆的,我是帶著期待去收集雪的?!@一步隱藏著孩子的獨特需求和愛好。
三,我不是小紅帽,我也學(xué)會了成長。
白熊告訴女孩,“你可以在雪中玩耍和跳舞,但你沒辦法留住它?!彼@樣說的時候,相信女孩一定是失望的。
但是它默默地帶著女孩去到月亮睡覺的地方,在那里去找她最想要的雪。
開心地玩了一圈回來后,女孩心滿意足的提著滿滿一籃子雪回到家。但是在白熊轉(zhuǎn)身離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籃子果然空了,白熊說的沒錯,雪無法被留住?!@一步隱藏了孩子經(jīng)歷過后的領(lǐng)悟。
NO.2
我第二遍看完書后,覺得這是一個孩子的夢。為什么這么說呢?
不僅因為森林中的白熊真的不會說話,還因為作者埋藏著幾個小細(xì)節(jié)在書里。一起來看看吧。
一,白熊說在月亮睡著的地方有女孩想要的雪,所以馱著女孩過去,女孩在它微微搖晃的背上“睡著”了。
大家可以注意“睡著”這個詞,和最后白熊說“天馬上就亮了。來,我?guī)慊丶??!笔窍嗷?yīng)的。
夜晚到來,月亮出現(xiàn),睡覺中做夢,和天要亮了,夢會醒來是對應(yīng)的,說明女孩是在夢中經(jīng)歷了這段美妙的故事。
最后對于雪果然無法被留住的領(lǐng)悟,或許是白天去森林里玩耍后得到的收獲在睡夢中的發(fā)酵。
因為大人們都知道,讓孩子接受一個簡單的道理,不能單通過說教,還需要他的親身經(jīng)歷和回味思考。做夢,就是他回味思考的一個過程。
二,白熊在森林里出現(xiàn)的可能性不大,卻經(jīng)常作為孩子的玩具朋友陪伴在身邊。
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幾張圖:
1,女孩走進森林時,家里的窗戶邊躺著一只玩具熊
2,白熊送女孩回來后,家里的窗戶邊還是那只熊
3,白熊走后,窗戶邊的白熊脖子上圍著一條紅色的圍巾(女孩的圍巾送給了離開的白熊)
紅圍巾是女孩區(qū)別于小紅帽的特征,圍巾位置的變換,不單表明玩具白熊才是女孩生活中真正的玩伴,更表達(dá)女孩思想的變化,即明白雪無法被留住的事實。
三,整本書里主人公和所處的環(huán)境,采用比較虛幻的畫法表達(dá),背景顏色不是藍(lán)色就是黑色、灰色。這樣的人物形象和色調(diào),也從側(cè)面烘托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是在夜晚,因為藍(lán)色、黑色代表著睡眠、安靜的意思。
另外,女孩第一次出門走進森林時,房子里除了白熊沒有其他人物出現(xiàn),而當(dāng)他們從月亮上回來后,房子里開始有其他人出現(xiàn)。也代表了環(huán)境從入睡-安靜-無人,到醒來-起床-繁忙的變化。
而且,書本前后的環(huán)襯頁上畫著的是幾只趴著睡覺的白熊,這個環(huán)襯頁透露著故事的一些背景——重要任務(wù)和發(fā)生的時間點。
本書的環(huán)襯頁
NO.3
豆瓣對于該圖書的解讀中有這樣一句話:
“白熊溫暖的身影,一起在雪中嬉戲的回憶不會融化,這正是每個成人能給予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小女孩親手為白熊系上的那條帶著自己溫?zé)狍w溫的紅色圍巾,也是孩子給予成人最好的禮物?!?/p>
對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以上所說的這個“成人”確實存在的話,書中會用一些細(xì)節(jié)或線索來表達(dá)白熊代表著陪孩子玩耍的大人。但是我從頭看到尾,都覺得故事中的白熊代表著窗戶邊躺著的那只玩具熊。
因為不會說話的玩具,才能真正代表著孩子想表達(dá)的一切。他會把自己的想法、需求、渴望全部寄托在自己朝夕相處的玩具上,所以女孩在夢中會遇到白熊,而不是大灰狼,這個邏輯就非常圓滿。
如果說白熊代表著大人,那只有這一句話充滿著大人的語氣——那可不成,你可以在雪中玩?;蛱?,但你沒有辦法留住它們——我想女孩聽到這句話是比較喪氣的,所以才有了后面去月亮上找白雪的故事。
書本的背面說,“這是一個愛與擁有、放棄與收獲的故事?!?/p>
我想,所謂的愛與擁有,是女孩內(nèi)心充滿著愛,擁有伙伴的陪伴而不孤獨;所謂的放棄與收獲,是女孩放棄了對收集雪的執(zhí)著,而收獲了理解與成長。
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堅持和倔強,即使大人們告訴他有些事多么的不可能;
每個孩子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體會和領(lǐng)悟,就像經(jīng)歷了歡樂或悲傷后知道了很多事本來該是什么樣子。
每個孩子都不是小紅帽,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歡樂淚水,也一樣都在成長。
好好做自己,體會真實生活中的歡喜憂傷,領(lǐng)悟成長。
我覺得,這也是作者們想表達(dá)給孩子們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