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是 大暑(Major Heat)節(jié)氣。
大暑三候分別是:
一候腐草為螢:盛夏時節(jié)的螢火蟲,因產(chǎn)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從枯草中飛出,被古人誤會為是腐草變成的。
二候土潤溽暑:大暑時節(jié),天氣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大地猶如一個巨大的蒸籠。
三候大雨時行:自入伏以來,風雷暴雨時而大作,大暑時節(jié)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場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熱似乎都會悄然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此外,大暑節(jié)氣還有“ 蟬聲起,夏正濃”的說法。
大暑那天,我們去了北塢公園,小朋友就想看看是否還能找到爸爸常說的四種蟬。
小朋友爸爸常說:北京城里,一般可以找到四種不同的鳴蟬,它們分別是蒙古寒蟬、黑蚱蟬、蟪蛄以及鳴鳴蟬。
蒙古寒蟬-伏天兒
黑蚱蟬-唧鳥兒
蟪蛄-小熱兒熱兒
鳴鳴蟬-烏英哇
下面是小朋友爸爸很久以前寫的關于蟬的文章,細細讀來,好像還蘊含著一些哲理呢!
--------
一群頑童去捕蟬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周末的早晨,總是和幾個小伴兒廝混在一起,不管不顧地爬上城墻,瘋狂地扯下略帶紅暈的酸棗,任由酸棗的枝條在我們的手上、胳膊上甚至臉上留下一條條血道,自己卻近乎麻木地嬉笑著。
而后,一邊咀嚼著苦澀、微酸且類似鋸末兒的“戰(zhàn)利品”,一邊用那些不中聽卻很“時髦兒”的字眼兒談論著學校、同學、甚至是自己,一路推搡著、喧鬧著從胡同口串到各個院落,又從每個院落中裹挾出更多的“同道”,直到酸棗吃完了、也有了足夠的人數(shù)后,我們會停下來,利用胡同的空間拉開架勢開始自己的“足球聯(lián)賽”:同樣野蠻地推搡,同樣不潔的言語,同樣麻木的歡笑,而后你就能看到一群渾身臭汗的小子,將賣冰棍的大媽團團圍住,集中所有的零用錢買上一堆“大紅果兒”解渴........看著這些爭奪著,想要美美舔上一下冰棍兒的孩子,你一定會對“無私”有個相當復雜的解釋。
所有的這些有趣,這些無聊,隨著孩子們被家長軟硬兼施地拖拽回家,逐漸消失在傍晚的微風中。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有趣”和“無聊”:我們不得已在蚊子的哼唱中反省一天犯下的錯誤,并要完成要交的作業(yè)。
隨著夏天的臨近,我們不再去踢球,避免自己每周一毛的零花錢被饑渴的同伴“共產(chǎn)”掉,直到我們有了5塊錢的積蓄。
很快的,5塊錢的零錢變成了一根5米長的魚桿;接著,胡同中升起一股濃烈的臭皮膠的味道;隨著我們拎著膠桶,扛著魚桿,大搖大擺地走出小院兒,方圓20里的喞鳥兒都迎來了它們的噩夢。
朋友從土城墻下的鳥市上了解到,那些有錢的老頭兒肯花5分錢買一只“喞鳥兒”喂給自己的心肝兒寶貝兒;而我們也很愿意幫助這些老人——我們不會要他們寫“表揚信”給班主任,只要給個合理的價格就好了。
就這樣,三個小子所到之處,不再有蟬鳴,只有幾個老大媽在那里納悶兒:本來吵人的“小混蛋”(應該算昵稱)們什么時候不吵人,還對付起同樣吵人的喞鳥兒來?
以宗帽胡同和奮斗小學為中心,從宣武公園到二道閘,從八一湖到官園兒,6只小腳還是吃得消的——即使當時讓我們出埃及,恐怕我們也能。每到有40多只的收獲后,我們就趕緊回家,從院子的楊樹上揪下大片的葉子,小心地將喞鳥兒一個個捆扎起來,好讓它們在第二天的早市上依然生命力旺盛。
隨著公的3分,“啞巴”5分(雌蟲肉多)的穩(wěn)定價格,隨著我們的貨源充足,品質一流,我們的生意越來越好,各自的積蓄也越來越多,直到我的存折上有了10塊錢,直到銀行的叔叔很不情愿地注銷了我的賬戶,交出10塊錢和一丁點利息;直到我拿了錢和二本換票用的小集郵冊到西便門的營業(yè)廳(后來搬到了前門),所有的記憶都是快樂的。
成年人去捕蟬
后來,我一直集郵,但是不知道是我變得沒有追求還是集郵本身發(fā)生了改變,我看集郵不再和以前一樣是個“結果”,而更像捕蟬一樣是宗生意,于是我失去了對它的興趣。而生物學、尤其是昆蟲學成了我的最愛。
大學里捕蟬,發(fā)現(xiàn)各種蟬都似乎變得非常合作,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落在高高的樹頂,要我們高高舉起5米桿兒后還要墊起腳尖兒才能夠到——那時只要將捕蟲網(wǎng)高高舉起,墊起腳尖就能夠到了。
再后來,當我學會用相機“捕蟬”時,蟬們更加合作,只要站直身子再墊起腳尖就可以捕到它們,只可惜它們身體太厚,手持相機捕捉,留下的照片總是不夠理想:景深不夠或者打光太硬;好在很多時候可以使用三腳架來拍攝它們。
而從那以后, 我終于知道了兒時這些玩伴的學名 :
“喞鳥兒” 是嗓門最大的黑蚱蟬, “小熱兒熱兒” 是花翅膀的蟪蛄, “伏天兒” 是修長的蒙古寒蟬, “烏英哇” 則是那些因為羽化期與螳螂成年期重合、最容易落入大刀的鳴鳴蟬……
這些種類的俗名大多以鳴叫聲命名,所以 叫聲不大、躲在草叢間的山西姬蟬就沒有分到個名號 ,挺可憐的。
山西姬蟬
帶著孩子去捕蟬
現(xiàn)在我還在捕蟬,還是會與伙伴一起出發(fā),但用的方式不再單一:我要將自己的捕蟬方法都交給自己的伙伴——我的孩子!
我們總是在清晨出發(fā):這個時間是捕蟬的最佳時間段 。午夜羽化的蟬,等到清晨已經(jīng)伸展開來,體色鮮艷而翅膀柔弱,是老實而又標準的模特 。你可以在低處就找到它們,你可以隨意地移動腳架而不會驚飛它們,你可以選擇最合適的參數(shù)和最理想的光線來捕捉它們。
我們也會拿著魚竿和捕蟲網(wǎng)在正午的圓明園中轉悠,盡可能地多抓一些戰(zhàn)利品,雖然我總會喋喋不休地給他講很多知識,卻自知那不過是些陪襯, 他能體會到的大致只有捕獲獵物的興奮,以及與我共處的快樂。
現(xiàn)在捕蟬,似乎很是“有趣”,而并不“無聊”。
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現(xiàn)在不再是“現(xiàn)在”,孩子心中的“有趣”也會一如我的往事一樣,加蓋上“無聊”的印記,以后他回憶這段“父子捕蟬”的時光,也會說“有趣且無聊的日子”。
這是我所期望的——有趣是他的體驗,無聊是他的成長。
最后再放一張井岡山的胡蟬,小朋友用單反拍的,很漂亮????
昆蟲2人有 · 評價2計云 著北京出版社 / 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