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無處不數(shù)學,世事洞明皆學問。這是我學習兒童數(shù)學思維后的強烈感受。
有一天,阿朗、劉寶哥、蒙蒙、我,四人一起做拍帽子游戲。
拍帽子是分類游戲。從兒童數(shù)學思維角度,表征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它有骰子組合,用三個特點來表征一個帽子。找到該帽子并第一時間用吸盤拍拍中它,算贏。
游戲設計很有趣:一堆紙板帽子,每人一個帶吸盤的拍桿,還有三個骰子來規(guī)定帽子的特征。孩子們要手快眼明,在拋出骰子后,迅速發(fā)現(xiàn)正確帽子并拍搶成功。游戲不僅比表征能力,還比腦力和身體反應速度。誰贏誰得籌碼一枚,以籌碼總數(shù)多少定比賽結果。
阿朗一開始不同意用籌碼,我懂他的小心思,孩子不愿意面對失敗和不完美。最近做英語練習時他也迷戀上了一百分的感覺。于是,我邀請他嘗試一下,不要因為害怕而害怕,我們可以選擇看看自己的實力。
抓了一把籌碼在手里,我想起兒童數(shù)學抽象思維形成的重要五原則之一“數(shù)的順序”,于是派生出一個游戲:我抓六以下的籌碼在手里,三個娃來猜,看誰離準確數(shù)字最近。
于是不知不覺,比大小,相鄰數(shù)的概念也寓教于樂了。
然后換孩子們輪流出題給我:每人六個籌碼,在背后任意選幾個放左手,然后讓我猜準確數(shù)。
我可以提一個問題來估值。我設計了兩個問題:這個數(shù)比N大么?/這個數(shù)比N小么?
最可愛的就是孩子如果手里的數(shù)正好是N,那小臉上的表情,可以直接拿來做表情包。
小妞好幾次聽了我的問題,火速默默把手縮回背后,調整。
游戲過程中,我沒有太多地勸孩子們放下得失。這么小的孩子,可能每種體驗對他都是寶貴的。好勝心,榮譽感,對完美的追求,在孩子的成長中,是一種寶貴的特質。
在他失敗的時候,比起讓他不難過,不如引他一起換個角度看問題,引他嘗試去化問題為資源。
兩個孩子一個先拍中但沒吸起來,另外一個孩子落后一秒,但夠用力成功吸取。兩個孩子爭第一的時候,一人各得一個籌碼好了。一個是第一找到籌碼,一個是第一吸取籌碼。
比如劉寶左手2右手4,都被我猜到了。他很沮喪。我說你選的幾個是這個對稱數(shù),可真漂亮真特別,2,4,6,都是偶數(shù),等差數(shù)列。娃又高興起來。
世事洞明皆學問,生活無處不數(shù)學,今天你數(shù)學了沒有?
我是阿朗媽媽
今日頭條ID:阿朗媽媽11
微信公眾號ID:alanmom11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