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對于哥哥的識字我是沒有上心的,家里有很多書也只是讀給他聽不作要求。那時也沒啥雞娃意識,娃上學前班了就靠著老師教那幾十個字想著就這樣入小學吧,反正認字這種事自然而然不就會了?我當年也這么過來的。結果入了雞娃群加上看各種公眾號,原來四五歲認識千字已是常態(tài)?我感覺認字要提上日程了當時還有幾個月就開學一年級了。特別妹妹大了我也要每天給她讀不少書,兄妹相差四歲半讀的書也不一樣,我特想讓大的自主閱讀了我有更多時間給小的讀。
我首先拿了本書給他試著念:
就這套橋梁書《黃色小水桶》,很簡單字又大。結果這么簡單的也讀得吞吞吐吐好些字要我提示,看來學前班真沒學得幾個字…接著我指讀,要求他眼睛一定要看著我指到的每個字。剛開始時不時要把他從圖畫中拉回來到字上,久了他就自己會往字上看了。就這樣每天晚上讀個半小時,中午他是不睡覺的然后也讀給他,這樣一天大概一個多小時,主要是老母親嗓子受不了啊。讀了一段時間在至樂中文測了一下五百多,唉不行啊還是繼續(xù)讀。之后一年級下學期結束過完年五月份我又測了一次1300左右,我有點懷疑它的準確度就自己打印了三千字一個字一個字的測。測出來是1600多點點,感覺有點盼頭了,但是他依然依賴我讀給他,甚至讀了一整套的酷蟲學校,沒錯就是一套漫畫書,我硬著頭皮給他讀完了,還有一整套的漢生中國童話,他都很喜歡。接著暑假過完二年級開學前再測了一次是2500左右。到這個時候,老母親的春天終于到了!他就這么突然的開始自主閱讀了不再要我念,我說念他也不樂意了。開學后每天中午放學回來就自己去找書看,看我以前念過的沒念過的,比如雜志類的這種我囤是囤了但萬萬是沒有勇氣念的。(三千字不打印的話可以買三千字字帖測,但是我嫌字太小選擇打印出來)
我們初期讀過的書:
以上都是一整套的讀,(第二張圖是要求他自己指讀或者共讀)另外還讀有很多零零散散的繪本啊一些文學書,還有之前提到的酷蟲學校漢生中國童話因為是到圖書館借的所以沒圖,我感覺這套書非常好看有特價一定要收入囊中啊。橋梁書我買得很少,這類口水書能圖書館借的就借吧,還有拼音讀物除了學校要求的我都不買,讀完就完了也沒啥收藏的價值況且家里小能省空間就省吧。而且我們雖然學前班學了拼音,但是初期給他看拼音書他看不下去或者不熟練懶得拼仍然要求我讀,到識字量上來了也沒有必要讀拼音書了。(小豬稀哩呼嚕略過不用看了三觀簡直了就是有點搞笑逗得娃喜歡)
另外測字的時候我是要求他能組詞才算過的,因為有些形近字或者有邊讀邊的他瞎猜也對了但是并不知道什么意思!我發(fā)現(xiàn)他不認識的字絕對不會組詞,我組詞出來他也不懂意思,才知道娃的認知有多低…比如婚姻、菜畦、硫磺、衙門、分歧等等諸如此類,真的是小低年級字詞很重要??!所以在閱讀中認字也有好處,根據(jù)上下文起碼明白詞語的意思。四五快讀我早早囤過吃灰很久,因為我感覺很枯燥教不下去索性讀讀娃感興趣的書吧。
和哥哥的親子閱讀之路可以說已經(jīng)落幕了。我會懷念但更多的是欣慰!各位娃還小的老母親們好好珍惜幾年的親子閱讀時光吧,雖累但回過頭看看到的都是美好。最后用汪老師的話來結束這篇日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