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0-05-05

日常對娃說英語時,你翻譯了嗎?

從來沒有給孩子翻譯過英文單詞。也從來不對孩子說,這個用英文怎么說。我的做法是:
1. 看著書上的圖或日常生活中的實物輸出,盡量使得情境可以理解。
2. 書上學習的句子,找機會在生活中相似的情景中進行應(yīng)用。以There be句型為例,書里面句子是There is a boat on the river. 娃洗澡時,通常會放玩具(積木,磁力片之類的)在澡盆里。這時我就會說,There is a building block in the tub. 后來神奇的發(fā)現(xiàn)娃自己能用這個句型來描述"哪里有個什么東西了。"
我認為每個娃都自帶語言學習能力,能夠在眾多的輸入中,去歸納,去總結(jié)語言結(jié)構(gòu)。并輸出。
3. 在娃輸出時,可能會有些錯誤,需要家長們幫助溫和得糾正。糾正時,可以對娃的輸出的意思表示理解,然后緊隨其后進行補充,再給娃把正確的句子說一遍。還以there be句型為例,比如我娃會了there is之后,就不管單復數(shù)都用there is,there is two cups in the tub. 那我就會說Yes, thete are two cups in the tub. 慢慢地,娃就知道,有些場景是there is,有些場景是there are,等娃再大一點,就會輸出得越來越正確。
4. 當娃有漢語輸出時,緊接著補充英文表達,娃說"這是蘋果",你就要說"Yes, this is an apple."
回應(yīng) 舉報
贊4
收藏2

推薦閱讀

15歲
想法
放音頻給娃聽時,你翻譯了嗎? 我們的聽力是一年速成的,所以在最開始,選的材料是高于她的水平的,我是先讓她聽三遍,然后中文講解一遍生詞,再繼續(xù)聽幾遍,這樣的方法持續(xù)兩個月左右,她的聽力就突飛猛進了,達到初章的水平了,我就放手給她任意聽,再從初章一直聽到中高章,不用任何翻譯了,至多她會在聽完以后突然蹦出一些單詞問我意思,我再解釋或者幫她查字典。有時候,她是直接和Siri聊天的,把聽到的生詞直接英語問Siri,Siri也用英語回答,很好玩。
18 36 10
5歲
10歲
想法
日常對娃說英語時,你翻譯了嗎? 直接翻譯扼殺了孩子形成英語思維的可能,加重孩子的負擔,并且阻礙孩子去體會英語作為一門單獨的語言之美。
尤其是啟蒙初期,絕大多數(shù)詞句都可以用情景對應(yīng)的方式來掌握,根本不需要畫蛇添足的翻譯。
直接翻譯的確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尤其對于已經(jīng)能夠流利用中文表達自己的孩子來說。教的人不用煞費苦心去思考如何給孩子一個理解的情景,直接說fed up就是“受夠了”,你給我記?。∮洸蛔【褪悄愕膯栴}!把教育者“因材施教”的責任摘得干干凈凈,也讓孩子喪失了主動思考的能力。
...
19 22 15
12歲
想法
娃看動畫片時,你翻譯了嗎? 看動畫片,因為有圖像輔助,只要孩子愿意接受看,說明無論是靠聽還是靠圖像猜,都多多少少能明白一些的,所以完全不需要翻譯。

如果孩子吵著鬧著問你,要你講解中文,說明這個動畫片對他來說難了或者沒那么吸引他(我家兒看動畫片的時候,你在旁邊多說一句話,兒都嫌你影響了他看動畫片,會趕你走)
10 4 22
10歲
想法
日常對娃說英語時,你翻譯了嗎? 理論上都是說不要翻譯,但事實上在我們大部分家庭做不到全英環(huán)境時,不翻譯的確是會影響孩子的理解的,在我們實際教學中,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全英授課的要求下,老師通常會有圖片實物或者肢體語言等來讓孩子理解,比如在教leg這個單詞時,老師會拍拍,或者指一指自己的腿,或者伸伸自己的腿,最后有的小朋友會理解正確,噢,這是 腿的意思,但有的小朋友會理解為拍腿,或者踢。。這還是實意性名詞,如果是句子,小朋友只能靠猜,有些就會因為不理解而感到厭倦,失去興趣,或者對意思產(chǎn)生偏差,這都是與我們的目...
17 7 3
9歲
13歲
想法
讀書給娃聽時,你翻譯了嗎? 每個娃的路徑不同,適合娃的就是最好的。

大娃8Y,目前raz s,愉快閱讀mth及fact tracker。小時以大量動畫片開道,家里的廖單可以用點讀筆點讀,也給娃看了廖單相應(yīng)的動畫片,所以給娃讀書時基本上沒有中文翻譯。

小娃4Y,目前英語水平遠不及大娃當年水平。媽媽的心力都用于雞大娃,小娃基本上就是在大娃后面蹭聽蹭看,一路放養(yǎng)…………大娃當年有些本事還不及現(xiàn)在的小娃…………時間心力有限,一有得便一有失,現(xiàn)在媽媽每天只有大概30mins給小娃講故事,拿中文來講中文,拿英語...
9歲
想法
讀書給娃聽時,你翻譯了嗎? 娃自主閱讀后,現(xiàn)在很少讀書給娃聽,但是依然會親子閱讀,但不是我讀,主要還是孩子讀,如果有必要翻譯,是孩子翻譯給我,如果他理解不到位,或者理解錯誤,我才會翻譯給他。

一般情況下,翻譯還是出現(xiàn)在不理解的某些點里。
14 2 9
10歲
想法
讀書給娃聽時,你翻譯了嗎? 用raz刷聽力詞匯,第一遍的時候人肉讀給娃聽,要翻譯的,但不是逐詞翻譯,而是整句翻譯,讓娃對文章有個主體的意識,明白了之后,再次讀時就不用翻譯了,因為娃都懂了。之后再用音頻反復播放,加深對英文的印象。raz螺旋上升體系,隨著級別的增高,很多詞匯句型會多次出現(xiàn),不斷地鞏固復習,從而提高聽力詞匯。
17 5 1
10歲
想法
讀書給娃聽時,你翻譯了嗎? 我覺得怎么省事怎么來。但是有一點,越生活越可以不翻譯。但慢慢讀科普的,還有比較抽象詞匯,有時忍不住翻譯。還有是有一點情況下翻譯成中文,娃娃還是不一定懂。

娃娃聽冰雪奇緣,問我,your majesty啥意思?
我答,陛下。
娃娃問,啥叫陛下?
我說,國王的尊稱。
娃娃問,啥叫尊稱。

我覺得我家中文詞匯量有點少。很多中文給中文解釋她也聽不懂。??????
10 4 8
7歲
想法
讀書給娃聽時,你翻譯了嗎? RAZ學習經(jīng)常會翻譯…
RAZ D之前 就是自己點自己聽…基本上不需要翻譯解釋…
RAZ E之后 我自己好多看不下來記不住就給寫書上 人家不允許寫人家書上…后來就 …當時讀不理解的說過一遍 自己消化吧…
現(xiàn)在 大一點兒了
就自己看一遍——自己試著讀一遍——再來聽一遍——媽媽陪著聽一遍——簡單問一遍——猜的八九不離十,就不深究…

低幼英文繪本及I can read, 英文動畫,任由她聽…這些不需要翻譯…
8歲
想法
讀書給娃聽時,你翻譯了嗎? 翻譯,而且一直在翻譯,不翻譯孩子小也不懂,有時候翻譯她都不一定懂,我要的結(jié)果就是希望他懂什么自己在說什么,可能啟蒙的目的不一樣吧!非全英環(huán)境,父母學渣,英語思維離我們家比較遠,可以適應(yīng)應(yīng)試教育,初中以后留更多時間給數(shù)理化就好了。
7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