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1-01-21
我們就在涉及這些,確實以前沒有跨學科這一說,英語是通往更多知識的鑰匙,另外還可以傳播中國文化,而我們學習更多國學也是為了當我們可以站在國際友人的面前,可以暢所欲言,歷史地理不分家,古文又從歷史背景而來,而且同一時期的世界到底發(fā)生什么事?順帶也就串聯起來,所以這是一張知識的大網,以后需要的就是綜合性還有思維的。有底層思維的人,我現在正在用方法培養(yǎng)娃。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2歲
16歲
想法
強烈推薦?全科核心知識英語讀本?幼兒園全科核心知識英語讀本 這套書,從幼兒園開始,到六年級,每套書里都包含了各種學科。當然,我這里的跨學科指的僅僅是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融合。其實學科學習,語言類的是算不上的。因為我們本來就是通過語言來進行各種學科的學習。
但是,我還是要安利這套書。這套書就像是美國孩子的教輔書,用英語講了各種學科,比如文學、數學、戲劇、科學、傳記、英語文法、歷史、地理等等,大部分科目都涵蓋了,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
4 13 3
13歲
想法
站在小學階段的角度上,我覺得還談不上跨學科學習這個概念,最多是織網式學習。搭建一個粗淺的知識框架,文史哲地,數理化生,都能有所涉獵,有所思考,就已經很好了。記得有一次帶娃一起讀一本文學名著,其中一個生動的描寫,娃立刻指出來不符合物理原理。還有讀一些戰(zhàn)爭故事的時候,中國人喜歡寫某方是如何神勇,如何機智,另一方如何蠢,進了別人的圈套,最終聰明的一方贏得了這場戰(zhàn)爭。而外國人寫的戰(zhàn)爭,喜歡寫雙方都犯了很多錯誤,某方錯得更加致命,所以他輸了。這種視角上的不同,能夠帶給人很多啟發(fā)。

再...
13歲
17歲
想法
剛剛寫了一篇關于英語和數學跨學科學習的文章,請參考!
1 7 1
9歲
17歲
想法
我平時陪娃時,都會有交叉,不過不是特別刻意。
比如我們看故宮主題的書,發(fā)現娃對日晷感興趣,就淘寶上買一套手工日晷DIY。做好后是晚上,就關掉屋里的燈,打開手機手電筒模擬太陽觀察,白天放在太陽下繼續(xù)觀察。
娃看《唐妞帶你游大唐》時,娃對絲綢之路感興趣,就拿出地球儀邊講邊畫路線。
娃對里面的古建筑感興趣,我就買來斗拱積木給娃體驗,帶娃去周邊有古建筑的地方參觀。
娃對書里面的唐朝美女沒概念,我就按里面的介紹給自己化妝,花鈿、斜紅、面靨畫到自己臉上。照片就不好放出來了??
……
16歲
想法
其實我自己一直不太明白什么是跨學科學習,之前孩子學什么就是什么,從來沒有將不同科類的內容給孩子整合過。但昨天我有了些想法。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孩子一直在堅持上科學課外班,也從小喜歡科學類的閱讀,包括大百科,天文地理科幻小說,我們也給她看很多動物類的紀錄片。除科學類小說類的閱讀外,她也開始了哲學啟蒙類的閱讀。另外我娃從小學習鋼琴和芭蕾,算是有點藝術啟蒙。

昨晚我陪孩子聽完一檔給孩子的未來簡史的音頻課后進行討論,我提的問題是當我們暢享未來的時候,尤其是想到音頻里的那些未來科技...
14歲
想法
這種?英文音樂自科捆?

書接上文的貓系列拓展又挑了這本書。

還是貓,各種貓。這本講了一只小貓想讓輸了球的爸爸高興起來于是邀請爸爸參加學校運動會,各種原因各種失敗。小貓沮喪了,但爸爸哈哈大笑說他很享受。看到爸爸高興了小貓也高興了,孩子就是這么容易滿足。

小妞對里面2人三足的活動超有愛,她踩著我一只腳,我們在床上 我喊著:one,two,one,two。翻過山越過嶺邁過被子踩上枕頭。。。。小妞瘋笑著。

然后挑了首小貓圓舞曲,拿來辯音器,小鼓玩奧爾夫音樂。小貓咚的跳上琴鍵,...
英語和古文,數學和英語,歷史和地理……這個還談不上跨學科學習呢。我倒是覺得這幾個科目是可以聯合學習

比如英語和古文,這個是不同的語言,又分古今。英語中也分古英語和現代英語,漢語也分古漢語和現代漢語,但說到底是語言學習??词窃鯓拥慕Y合唄。比如前陣子一位演員用英語演繹的《出師表》就非常生動,是英語和古漢語的一次完美對接。這就是讓孩子大受震撼,產生興趣的語言學習的機會。語言是相通的,為了表意與傳達,這是共性,但是語言的背后又是不同的文化,這個就是深入學習之后才能夠接觸和感受得到。...
我家娃學校歷史地理是一門綜合課,叫“人與社會 Individual & Society”,歷史會配合地圖及地理環(huán)境特點講,人類社會歷史的演變一定和地理環(huán)境相關,地理因素有時觸發(fā)了變革,有時又阻礙了發(fā)展,現代的考古探測更是要深入研究地殼運動、氣候變遷等自然因素,因此,史地確實有很多可以融會貫通的方面。
15歲
想法
知識遷移就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在學習這個連續(xù)過程中, 任何學習都是在學習者已經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已獲得的動作技能、習得的態(tài)度等基礎上進行的。這種原有的知識結構對新的學習的影響就形成了知識的遷移。

其實案例蠻多,我沒有你那么高大上,都是遷移到玩上

1.古詩,就詩作畫,然后猜古詩(小朋友們很喜歡,首先幾個孩子一起背詩,然后總復習時,每個人都畫自己的古詩畫,讓別人猜)

2.某頁畫面豐富的書,限制看幾遍秒,然后開始玩眼力大pk,摳書中的細節(jié)

3.讀科普c...
17個月
9歲
想法
沒有刻意去做學科交叉的學習,只是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能拓展就拓展,在小朋友專注力挺好的基礎上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小朋友自己也喜歡發(fā)現共性,例如讀了in a dark dark room,自己就給我講了個long long ago,there's a mountain,in the mountain there's a temple...說,這不就很像嘛。還有很多故事,讀英文的時候會說幼兒園里老師講過中文版,哪些情節(jié)相同,哪些情節(jié)不一樣。此外,小朋友也喜歡發(fā)現書中不合理的地方,例如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