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11-28
我會正面回答哦。首先寬慰孩子,也要肯定他的情感。(樓主家娃是敏感型的孩子吧?)再從自然屬性和情感角度講講生和死的關(guān)系,貫穿其中的應當是意義和愛!我記得我們很早以前看過兩本有關(guān)親人死亡的書,一本是繪本《爺爺?shù)挠撵`》,還有一本是兒童小說,好像叫《馬提和祖父》。時間長了,書名有點模糊。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

推薦閱讀

15歲
想法
死亡,貌似是一段年齡會提出來的,我家也曾經(jīng)有過。

我當時的回答是:不必害怕,媽媽會保護你。及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我也會再找到你?!@僅僅是個輪回,我們總會再見面,也許你是媽媽,我是孩子了,換做你保護我。

解決這些困惑,首先需要父母的自我突破:能自然、正向地與孩子談?wù)撋馈?br/>
一是受傳統(tǒng)風俗影響,對“談生論死”有所避諱,覺得不吉利;

二是認為孩子還小、時候未到,說了孩子也不懂;

三是想說卻又不知道怎么說合適,于是模糊其詞,好保護孩子幼小心靈。

相信家長都是希望保護孩子幼...
8歲
9歲
想法
我家第一次認識到死亡這件事,是讀《我永遠愛你》這本書的時候。娃非常喜歡狗狗,書里,正好是講一只可愛的狗狗,陪娃從小長到大,老到走不動路,最后沒有醒來。讀到阿雅沒有醒過來的時候,也許是我自己非常有感觸,語氣中已經(jīng)帶出來一些傷感,娃一個勁兒的問我,“阿雅怎么了?她怎么了?”當時,娃還小,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好像就是告訴的孩子,阿雅死了,永遠的離開了,不能陪小朋友玩陪小朋友一起睡了??墒?,阿雅并不難過,因為小朋友每天都有跟她說,我愛你。每個人也都會老去,所以,我們要及時表達,我愛...
6歲
7歲
想法
推薦閱讀《我的小問題:生和死》,里面有很多跟死亡相關(guān)的問題,比如“為什么生和死分不開?”“死去的人能聽見我們說話嗎?”“為什么親人死去時我們會傷心?”“我們是否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死?”“人死后會到天上去嗎?”“為什么死亡讓人恐懼?”“為什么我們要紀念亡者?”書里用的都是孩子能理解的引導性的語言,能讓孩子對生命和死亡有一個初級的思考和正面的認識。
12歲
想法
我家也是13年生人,男孩紙。有時候說著說著,不知道哪個點就戳到了他關(guān)于死亡的線,一搞就哭的稀里嘩啦的。娃爸說他一個男孩子太傷情了,一點兒也不man??。不過我倒覺得,這孩子心底很柔軟啊,對生命很有敬畏感啊,面對恐懼知道用眼淚緩解情緒,挺好??。

遇到他因為姥爺會死、媽媽會死、他自己會死這種問題哭的稀里嘩啦的時候,我一般都是哈哈大笑??。一方面我覺得他這樣真的挺好的,另一方面我覺得只有笑可以緩解死亡帶來的壓力。我還經(jīng)常一邊笑一邊跟他說,哭啥,會活就會死,這是自然規(guī)律,只要不是...
13歲
想法
死亡的問題,這個話題很沉重,要跟孩子如何講解,我看了很多書,有說要講物質(zhì)平衡輪回,要講離開和紀念,愛永恒。

其實都沒有最終的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連我們大人都無法釋懷的接受死亡和告別。

半年前,我聽了復旦陳果老師的課,哲學老師講的角度就很巧妙,我聽了覺得一點都不灰暗甚至覺得給了人心理的安慰和一線陽光,畢竟我們一懂事開始就很怕這個結(jié)局-這個無法躲避又害怕面對的宿命,對死亡無法釋懷。

大人尚且如此,又如何跟孩子交流呢?

跟大家分享陳老師的觀點,希望也能讓大家釋懷,并且坦蕩的...
6歲
11歲
想法
別擔心,我還沒有準備好離開你。

我看到的最合適的解答。

每當孩子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實在確認你們之間的鏈接。

曾經(jīng)我也是詳細的解答死亡的定義。但是這并不能停止他的恐懼。

死亡之后變星星,住石頭房子。我依舊會想念你,愛著你?;卮鹜赀@些,他任然悶悶不樂。直到我用這句,我還沒有準備好離開你。他的情緒不再恐懼。

等你有一天準備好了,告訴我我才會離開呢。
我覺得好多好多關(guān)于疏導啦,引導啦之類的話題,最最重要的一點都是傾聽。

這個例子里,傾聽孩子的體驗也是很重要的。要問問他,他認為的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他有什么感受。一方面認同他的感受,一方面保持自己的認識,認真不敷衍地和他一起體驗,認真不敷衍地做出適當解釋。

作為一個不會撒謊星人,我也從來不諱言我對于死亡的看法,不會給他們虛假的安慰,不過鑒于信念我會告訴孩子,一個人死了以后,會繼續(xù)活在愛他的人的心里。
8歲
想法
孩子睡前哭著問我關(guān)于死亡的問題,我該怎么回答?

孩子今天睡前哭了,突然問我:“媽媽,如果我去世死掉了怎么辦?”前兩天看書看到去世這個詞,我給解釋了一下,沒想他一直記得。面對這樣的問題,花友們覺得應該怎么回答孩子比較好?謝謝!

我家前一陣子也在問死這個事,我家寶寶小,問的可能程度比較淺顯,折耳兔琪琪有一本關(guān)于死亡的書,內(nèi)容介紹的比較溫馨,可以看看。親親科學圖書館也有關(guān)于死亡的介紹。
12歲
想法
對孩子其實不必遮著掩著 實話實說 ,當然對有些傷心,恐怖,害怕之類的話題可以抱著摟著娓娓道來,用愛,溫暖淡化恐懼傷感,但不要掩藏事實。

現(xiàn)在自殺之類的負面新聞偏多,感覺很多孩子不太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來,太輕易舍棄花樣年華。(孩子和成年人的自殺還是有區(qū)別的) 明白死亡,告知他們珍惜生命,是我們必須給孩子上的必修課,在父母愛的呵護下。
10歲
14歲
想法
這個問題,我是本著唯物主義世界觀如實回答的,然后再讀讀繪本,講講生命誠可貴。

閨蜜講天堂,她是真的相信上帝相信天堂,講起來很真誠。

還有電影 Coco,孩子也看了好幾遍,這是一件嚴肅又令人感動的話題。

科普角度還可以講講宏觀的生死,比如物種滅絕,物質(zhì)衰敗,宇宙黑洞。

向死而生,有死才有生。

爺爺?shù)奶焓?/a>
秉燭夜行
秉燭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