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2019
2019
發(fā)布于 2021-04-24

“葷素搭配”著來…

安娜還太小,很難說我們的教育理念是怎么實施的。只是依照我們自己的經歷和價值觀形成的共識。
首先,希望安娜有個健康的身體。所以我們在她四五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帶她去游泳。剛開始是那種浴缸里面,后來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報了親子游泳,就是由爸爸媽媽抱著在水里面玩耍的那種。這也是到現在21個月,她參加的唯一固定的課程。等以后有二寶了,我們還是準備再報這種課程的。我們感覺這里面的收獲還是很多的,親子關系的提升,建立寶寶對父母的信任感,對于指令的執(zhí)行,對于水的親近,鼓勵寶寶更加勇敢。另外也可以見證寶寶的身體和心理的成長。其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安娜對我給的指令是無條件接受的,比如她站在岸邊,我在水里,我說1,2,3,jump,她都會沒太多猶豫就跳下來的,然后我會在水里接住她。但是有一次開始,怎么叫她她都不肯跳了,往后的兩三個月都是這樣。這時候能夠體會到她之前其實是一點都不懂,絕對的服從。但是隨著月齡的增大,她會對高度開始有概念,知道跳到水里面可能會嗆水,也會有害怕的意識。

第二,我們希望她能夠逐步建立獨立能力,比如吃飯,穿衣服鞋子,脫衣服鞋子,出門玩去哪里,看什么書,玩什么玩具,都能由她自己來挑。所以現在去上托班,起碼開始還算適應。雖然這兩天有點反復。這個是我們給她從小鍛煉的,也是希望即使作為一個女生,她也能夠有獨立思考和決定的習慣,而不要太依賴于家長和別人。所以現在也會面臨她的主意太大,有時候難免要強迫她穿衣服啊,睡覺啊,之類的。

第三是希望她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回家自己脫鞋子和衣服,脫下來的放在固定的位置上??磿鴷r玩玩具時自己從書架上玩具盒里面挑,看完玩完以后要自己放回去。坐車子的時候,必須要坐安全座椅,家里面吃飯的時候必須要把安全帶系好。當然我們也擔心過強的秩序感會不會讓她有強迫癥,所以時不時的把家里面布置稍微調整下,希望她能養(yǎng)成習慣,而不會過于死板。

第四就是培養(yǎng)她從小讀書的習慣。這可以當做是第三點的延伸吧。從她幾個月的時候,就每天抽出時間來陪她做親子閱讀,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覺前,以及周末閑著沒事兒的時候?,F在如果說她有什么愛好,排第一位的肯定就是看書了。從開始必須要有人陪著她看,到現在也可以一個人坐那邊自己翻,然后用她自己才能明白的語句自己給自己讀。所以最近我們也常會有驚喜的發(fā)現,她忽然又蹦出來一個什么新的詞。因為我們每天也都會給她看英文讀本,所以她現在對看過的書里面的英文句子和單詞都開始能夠聽懂了。有些名詞也和中午的一起混著說出來了,比如bear bear,bee。對于具體的知識,我們現在還沒有對她有太多的要求,只是希望她耳濡目染的多了,就自然而然的能夠記住吧。

所以說了不少我自認為是素的理念,對于以后真要學知識點的時候,我還是信奉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不管在任何一條路上,都需要默默的耕耘,才有可能有付出的。這可能是大家說的葷吧。

今天花了點時間記錄下來,過些時間可以回過頭來看看,也可以見證自己的成長。
回應 舉報
贊4
收藏

推薦閱讀

9歲
14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沒有追劇,微博上《小舍得》的片段也看了個大概,覺得從每個角色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孩子很小的時候,我一直信奉快樂教育,那時我是南儷,覺得我這樣的高知家庭急吼吼地干什么,啥也沒教傻玩到四歲,機緣巧合走上雞英語的道路,于是慢慢入了雞媽媽的群。好在那時的雞媽媽群講究的是親力親為的技巧,群里建了幾個學習小組,我與那些媽媽相互分享游戲手段,快樂雞娃。快上小學了,奧數的風刮起來了,好在我地處偏僻,學而思遲遲沒來開拓這片荒地,那時也沒有什么網課,我只能繼續(xù)親力親為刷奧數。二...
26 29 18
8歲
14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我家絕對葷素搭配,雞娃不累型。
4歲開始,每周跑中央音樂學院,跟老師啟蒙小提琴。到六歲,上一年級,因為老師演出太多而且小朋友不喜歡而放棄。
一年級開始,我們的周末就是各種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小朋友看過丹麥的兒童芭蕾舞,愛樂樂團的交響樂,話劇,合唱,兒童劇……
博物館方面,小朋友最愛國博,國家博物館四層青銅器展覽,我們連刷過四次,每次對著穿越千年的美麗,都被震撼。地下二層基本展,我們也刷過三次。此外,因為《故宮里的大怪獸》,小伙子也特別愛故宮,加上故宮的甲骨文博士阿姨特別喜...
25 13 22
16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終于聊《小舍得》了。周末剛追了劇。感覺寫的太真實了。劇中情節(jié)天天發(fā)生在生活中。
敢問哪個家長沒有替孩子寫好演講稿,再讓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背。
敢問哪個家長沒有徘徊在“雞”與“不雞”之間。
敢問哪個家長沒有在痛罵孩子以后,又忍不住心疼孩子。
說說我家的情況吧。
身處北京最佛系的區(qū),比鄰北京最瘋狂的區(qū)。
從學前到現在六年級,我的心態(tài)也有搖擺不定的時候。
學前時候,學畫畫,學電子琴,學書法。試過一圈發(fā)現,唯有畫畫時候,孩子眼中閃現著專注的光。所以,其他興趣班都砍掉了,一直堅持素描和...
36 16 7
“素雞”派(看重素質教育)… 仔細想了幾天,覺得還是“素雞”。“素雞”的同時,無意收獲“葷雞”。

他們都覺得是因為我娃成績好,所以我才講“素雞”。難道不是因為我“素雞”了,所以我娃成績好嗎??
21 3 14
9歲
想法
“素雞”派(看重素質教育)… 我家目前側重素雞,三年級以后會傾斜到葷雞??。
趁著學齡前想多涉獵一些,樂高,足球,創(chuàng)意美術,口才,國畫都在學,娃都很喜歡,等著大一些還想增加聲樂和街舞,看看以后他想繼續(xù)堅持哪項,我都支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的前行!
12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算這會吧。。。但又不是特別葷和特別素。。。
葷的都是媽媽牌的。。。老母親親自上陣亂搞一通。。。
素的,目前在外報班是跆拳道,國際象棋,畫畫。。。我自己教硬筆。。。
暑假會加個游泳。。。
三年級后準備加個毛筆。。
就這樣。
18 1 6
11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我自認為是葷素搭配型,雖然我們語數英都沒有上課外班,課外只有她自己選的兩個:芭蕾和美術的大師課。。
語文我們基本自己也沒學啥,英文和數學算是自己在家有一搭沒一搭的在蝸牛般的前進學習吧。。爭取屏住一二年級語數英都不去上機構,三年級看情況再說,我還是想趁著小多玩玩多看看書。。
素的方面,學了倆但日常玩的還不算少吧,籃球、游泳、輪滑、騎行、滑板,日常跳繩和長時間蹲戶外曬眼睛,娃倒是挺開心,但我的小白娃曬的黢黑??
20 1 3
12歲
想法
勉強算“豪放不雞派”吧 沒上過幼小銜接。
興趣班由孩子決定。
假期沒有提前學,主要完成校內作業(yè)和根據興趣和不足自行安排學習。
沒上過校外學科培訓。
哦,他參加過我自己開的兒童導圖課,算是他難得的校外培訓經歷了。
實際上,我不排斥那些補課、刷題的方式,只是看個人有沒有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吧。目的清晰了,任何路徑都是手段。如果需要,孩子愿意自雞也無妨。

雖說不雞,我們的學習生活也很忙,好像也沒閑著。這個暑假,孩子一放假就按慣例做了暑假任務清單,畫了思維導圖,列了具體到每天時間的行動計劃,包括他的娛樂活...
9 5 6
15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孩子教育就是動態(tài)平衡,家長的心態(tài)有時候也是水漲船高。

上學前,沒有所謂的危機感,總是覺得提高能力,素質為主,所以但凡是課外班,都想嘗試,唱歌,跳舞,樂器,美術,思維,運動,真是各個方面都想開花。

上學后,慢慢年級越高越覺得,成績才是關鍵,大語文,奧數,英語這是基本,還想再超前弄點其他。

這些雞娃的過程,就像路上的行人,看到好的,就想換,看到高山就想爬。

所以,雞娃,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能力,其實最考驗的是家長。

家長的穩(wěn)定性,視野,策略,方法,最重要的還有能力,陪孩子...
11 5 3
10歲
想法
“葷素搭配”著來… 原本以為在國外 讀私立 9年級前沒考試
可以從幼兒園一直讀到高中畢業(yè)沒壓力...
所以5歲以前 我們真的挺愉快教育的...
芭蕾舞 游泳 畫圖 全面展開...
一門學科類的都沒有加 也沒有給她刷分級繪本
這些東西都是我在她五歲半的時候
無意刷某紅書 才知道原來除了她學校里的繪本
市面上還有如此多的分級繪本...
但這個時候她已經一年級讀了一半了
我們才開始刷分級...
但是我后來發(fā)現不論她閱讀提高多快
也要等她自己的小組成員都提高了才能一起升級...
很難中途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