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提供我自己和我孩子的經(jīng)驗,所以僅僅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對其他人適用,這得先說明一下
我家孩子的閱讀量并不小,可是作文卻寫得很差。他對寫作文不但沒有興趣還超級討厭,每次都是應(yīng)付了事,從沒有主動要把老師布置的作文寫好的意愿。在圖書館,我看他也會拿各種優(yōu)秀作文、滿分作文看,也看了好些了,可都是當故事看,并不懂得吸收、學習借鑒。對我家這樣的孩子,讓他看多少范文,或者看多少世界名著,感覺幫助都不大。看書是看書,作文是作文,他不會也懶得把看書和作文結(jié)合起來。
我自己是從初中開始,才懂得把老師教的和從閱讀中學到的一些簡單寫作手法,比如用環(huán)境描寫襯托心情、倒序法、先聞其聲再現(xiàn)其人、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等等,運用到作文里。也開始自己剪報紙等做剪報,把好詞好句主動記下來,經(jīng)常當寶貝一樣翻閱的。這些積累都會在自己的作文中刻意地運用和模仿,雖然模仿得比較拙劣,卻是真正主動動腦子去寫作文的開始,也有很強的要努力寫好的愿望。
這樣練到高中,我對寫作文就不怎么怕了,也經(jīng)常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所以關(guān)鍵還是得孩子自己想要,至少“喂”的時候能“喂”得進,否則就沒有用。
不過我相信我孩子雖然寫不出符合要求的好的應(yīng)試作文,但是未來應(yīng)付生活和工作的書面表達不會有大問題,因為他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還是具備的。
以前我家因為反感寫作文,經(jīng)常抱怨學寫作文有什么用,我就經(jīng)常反駁他:閱讀的最終目的是有效且高效地吸收他人的思想和成就(成果),寫作的最終目的是讓他人能有效而高效地吸收寫作者的思想和成就(成果),這樣全世界全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明和各種成果才能被充分利用、發(fā)展和傳承!
對于這一點孩子心里其實還是很認同的,畢竟閱讀教給他很多的知識,慢慢地他也就不再用“學寫作文沒用”來作為不想寫作文的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