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8-08-03
你老公沒說錯,我們?nèi)胰硕贾v粵語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都老公都用粵語給她講故事,上幼兒園開始學普通話,小學前在家還講粵語的,現(xiàn)在都完全不愿意講,我都好懷疑她還會不會講,你以后要擔心的是孩子不會講粵語,除非家里有不會講普通話的老人家啰,我們家里老人會用普通話回應(yīng)孩子的,雖然他們是廣州人
?
回應(yīng)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9歲
9歲
想法
我們也來現(xiàn)身說法。男娃,兩歲七個月。坐標法國。家中啟蒙語言有中英法粵四種。寶媽的困惑我們也經(jīng)歷過,在各語種的啟蒙最初規(guī)劃時也是糾結(jié)萬分。后來我們遵循的原則是:exposure+need=bilingual abilities。簡言之就是一種語言是否能學好取決于該語言的浸入式學習的時間和使用該語言的必要性。因此一開始就想好家里人和學?;蛲庠ūD?、阿姨、外教)在語言啟蒙所擔任的角色并且適當調(diào)整和堅持。

我家是媽媽負責英語(6個月開始啟蒙)和普通話啟蒙。爸爸跟娃只講粵語(爸媽之...
10歲
想法
我家娃中法雙語,坐標法國,英文十一個月開始啟蒙,不過沒有花太多精力,英文詞匯量很有限。

我家的情況時,從出生到十個月日常生活我只和她講粵語,讀書用普通話。后來覺得以后粵語學習沒有環(huán)境,怕不能兼顧粵語和普通話,就硬生生給改成日常只講普通話。開始害怕娃會不會混亂,結(jié)果是完全沒有,十一個月開始蹦字,一歲半能說句子。之后看其他花友有中英法粵同時啟蒙的,孩子也能接受,又開始考慮是不是應(yīng)該重新安排時間給粵語。去年回國期間,要求家里人只對娃輸入粵語,沒有嚴格執(zhí)行,回國兩個月,娃的粵語沒有...
9歲
想法
說到粵語啊,我也有點頭疼。

我們目前在家里主要講的是普通話和潮汕話。家里就我一個人會講粵語,沒有人和我講,就不足以構(gòu)成給娃的聽力基礎(chǔ)。

現(xiàn)在幼兒園的老師孩子都不怎么講粵語了,聽的輸入真的非常少。

任何語言的學習,都要以聽為基礎(chǔ),先多聽吧。
說出來可能大家不信連東北人都有這樣的煩惱呢,我們身處哈爾濱雖然口音沒那么重但是最近都發(fā)生了兩件讓我們哭笑不得的事情

一個是認字,學了“取”這個字,說這個字由來是古代士兵打仗要割下敵人的耳朵來記錄戰(zhàn)功所以一只手拿一個耳朵叫取,讓我姑娘復述一下她就說:一只手拿著耳朵就是qiu(糗同音)

二是娃最近喜歡上了學貓叫,聽了幾遍開口唱“咱們一起學貓叫”還好沒唱俺們一起學貓叫
10歲
想法
我們也是粵語家庭,我們已經(jīng)上幼兒園了……在此之前沒有刻意給她講國語,因為只要上幼兒園,老師都會教。2歲多的階段只給她啟蒙了英語。她也不會混亂。到了幼兒園階段后,因為班上的同學們和老師都用國語溝通,很快就能熟練運用的。這時候我們就開始加入語文的學習元素了。例如唐詩和聲律啟蒙那些。

唐詩畫譜 聲律啟蒙: 吳冠中插圖珍藏版 格林童話
15歲
想法
那就大一點在進行吧!

或者

你們可以家里目前改成平時用普通交流,目的是讓他能聽得懂,若家里不說,估計沒戲。

我家是普通話+英語,打算英語穩(wěn)定到一定水平后,進行第二外語學習(不過已經(jīng)過了低幼記憶力最好的階段了),就是容易上手年齡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