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紹一下RE。網上很多資料可以查到,我只說自己的感想。
RE不是做閱讀理解的教材。從F級開始,在每個單元,兩篇文章里面會穿插著語法知識點,文章的結構,閱讀的技巧等等這些知識點。
娃讀F級時的水平,按小花生的分級,大概是六級左右,讀過了storey Treehouse。
為什么選擇RE呢?
1,非虛構,大娃,還是重點在非虛構。這道理和中文書方面的選擇差不多,故事書,小說這種虛構類情節(jié)的書,看不完。但非虛構掌握的是能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科學,道理。當然站在學習的角度,大娃多學習點天文,地理,歷史,對以后的學習內容也能更快的掌握。
2,每篇文章的量不大,而且拓展詞匯量還是在文章中更便于娃的理解。大娃其實沒那么多時間,量不多,但每天能堅持。
3,RE把非虛構和閱讀技巧融合到一起。單學語法,題海戰(zhàn)術,還是很枯燥,這樣又能漲知識,又能在閱讀中學習新的單詞,又能掌握一些語法知識。很不錯的結合。
基于以上三點,我們還是選擇了reading explorer。
下面咱們看每篇文章都包含了哪些內容:
1,每個單元有warm up
2,一個單元內有A,B兩篇文章。分別包含:before you read,文章正文,reading comprehension,reading skill,vocabulary practice。
自雞,還是要做好預習工作,尤其是大娃,我適當預習,會節(jié)省很多時間。
閱讀考察的是詞匯量。就我們家而言,其實可以從2級開始學起。但考慮到reading skill,還是從F級開始做,前面簡單些,進度快些。后面文章長了,量大了,就逐漸放慢節(jié)奏。
我預習的主要內容:英英釋義,找背景資料或相關書籍。
Reading Explorer是由美國國家地理和CENGAGE Learning出版社聯(lián)手出品的。
作為知識拓展我們定了博物和國家地理雜志。以下圖片就是其中一期博物和RE land diving的內容及圖片介紹。
一般情況我還是提前會搜索好一些視頻,娃如果對某一章的內容感興趣,翻出來看。
F級第一篇是介紹歐莫莫的,小紅書和B站上很多介紹。
剛剛說到,選擇這套教材的一個原因就是量不大,便于我們每天能堅持做下來,壓力不大。
五年級的娃,一般是選擇晚飯后,利用一小時左右的時間,完成單元內的A或者B篇。重點我是放在reading skill和critical thinking這一頁。
reading skill一般會多找些例子,或者回到文中去,了解具體的用法。
我們的學習順序一般是warm up,朗讀文章,然后先做詞匯練習,再翻回來做閱讀理解,最后做語法練習。
詞義理解準確,文章讀的通暢,后面五道題的閱讀理解就很簡單了。
接下來是reading skill。一般來說F級的很簡單,整個六本教材語法方面的練習也是有關聯(lián)的,有邏輯的前后呼應。這塊的內容肯定是需要反復回頭練習,或者做一些專門的題加深印象的。
比如詞綴這個單元:
前綴改變詞義(possible和impossible)
后綴改變詞性(profess和professor)
這種說簡單很簡單,做幾次閱讀,特意挑出這些詞語即可。但前綴后綴很多,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還是需要多加練習,放到語境中,熟悉這種方法,詞匯量增長的會更快。
剩下就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CRITICAL THINKING
首先,最好有教師用書,和教材一起搭配使用。
每篇文章的critical thinking,我會讓娃先自己自由表達,有時候中文強勢,形容詞多,用英文表達不出來,我也會讓娃中文表達她的想法。
再告訴娃,主謂賓就是英語里最短的句式。我們先找想表達內容是主語是誰,再根據主語的人稱選擇謂語動詞,最后看說話的對象選擇賓語。最后的最后是看時態(tài)。這樣一個簡單的回答問題,我們就回答的又完整,根據時間選擇的時態(tài)也沒問題。
像I think或 In my opinion。這些完整句式的開頭,引導完娃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們在回頭來看教師用書的標準答案是什么樣的。
這之后我們慢慢加形容詞,副詞,替換時間詞等等,來使句子變長。
這種題型,我不要求娃寫下來她的想法,會說會表達就可以。F級過后,娃的英文表達進步很大,不再是總想著中文的表達句式。
以上的圖片,我基本選擇F級同一個單元里面的。如果想看RE的內頁到底什么樣,怎么進行自雞,可以參考。
最后自雞RE肯定是需要家長提前預習,一定不要把這套教材當做閱讀理解來做,精華在reading skill里,不難,跟著教材一點點和娃一起做,非英語專業(yè)的媽媽們也能上手。
F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讀完,現(xiàn)在進行到了1的后半部分。有新的想法和經驗會繼續(xù)和大家分享。
另外,這套教材的F級和1級,我覺得適合小學中高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