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330
2011
發(fā)布于 2022-02-05 · 圖片4

上動畫片!

這種時候,硬拉聽力怕是要搞出內傷

還是來點動畫片,可以看三五集,聽其中最感興趣的一集,翻來覆去聽幾遍,娃不會反感的,但也不要追問得太頻繁。

為什么推薦動畫片呢?一來娃都不會抗拒動畫片的,對胃口就更好了。二來有畫面場景和聲音效果,幫助娃更好地理解。三呢就是不要小瞧動畫片,場景豐富,語匯量不小且地道,跟看書相比,更加鮮活,有利于引導輸出。
回應4 舉報
贊3
收藏2
3年前
動畫片實在太多了,比光頭強有意思
3年前
我家聽音頻就是只喜歡聽動畫片的,不喜歡聽書籍的
3年前
我家也是,只喜歡聽動畫片,小豬佩奇都聽八季了,卡由四季
3年前
Thomas7 我家聽音頻就是只喜歡聽動畫片的,不喜歡聽書籍的
到時候自然而然就喜歡書??了
發(fā)布

推薦閱讀

7歲
想法
聽說讀寫,聽力先行是法則。二三十年前,大家學了十多年英語不會說,也聽不懂。數(shù)據(jù)顯示,很多學生考四六級時英語聽力得分個位數(shù),甚至有的學生聽力全軍覆沒。但是做其它題目很厲害,語法題,閱讀題,選詞填空題得分率相對高很多。究其原因,就是看得多,做得多,但是幾乎不聽。想想小孩子怎么學會說話的?不就是每天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無時不刻的說話和聊天嗎?漸漸的,孩子先說一個字,然后兩個字的說話,再就是短語,最后句子。不知不覺,孩子能聽懂你說話并且與你可以交流。那這是怎么做到的呢?這就是大量聽力...
14歲
想法
這個說明孩子聽力水平弱于閱讀水平,其實很像以前學習英語的我們,只會看,聽不懂也說不出,純粹的啞巴英語。
其實要解決很好辦,一開始可以采用先看書后聽力,看一章聽一章,過一周后因為前面閱讀過大致了解書的背景人物,后半段就可以采用聽的方式來進行了,如果聽不懂就倒回第一階段的方式。第三階段就是純粹盲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選擇即可。
3 2 3
10歲
想法
老羅的很多書原版音頻都是老派英式發(fā)音,堅持反復聽就行了。還有就是他說能看懂,但具體到每個詞是否真的理解,我們家老羅的書第一遍都是我讀的,順便把一些詞法做下口頭拓展,孩子對里面內容不僅是情節(jié),而且詞的活用也有了大概印象,這樣之后再給聽原版音頻,而且是反復多次那樣聽的。有時讓她自娛自樂任選音頻都是首選老羅的整本書來聽的,日積月累對那些發(fā)音風格就比較熟悉了。
8歲
想法
我想樓主娃應該是視覺型的娃。雖然我家娃閱讀水平沒有樓主娃厲害,但也是視覺型的娃。
在我差不多同時開啟英文啟蒙的同伴中,視覺型和聽力型的娃區(qū)別很大,聽力型的娃很早就可以聽初章了,但視覺型娃能聽橋梁或者稍微高階的分級已經很不錯了。
而視覺型的娃很早就可以開始讀較難的分級了,但有的聽覺型娃這時連認識ABC都還比較困難。
1 1 5
9歲
9歲
想法
我發(fā)現(xiàn)我家老大似乎也有這樣的問題。好像拿起拿起一些書,他連猜帶蒙,他也能猜出意思。但是因為沒有聽力的配套,最后就怕學成了,像我這個年代的啞巴英語。做閱讀理解題做的了,可是聽力,口語的水平卻很低。這個問題呀讓我警醒,還是要狠抓孩子的聽力以及口語輸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這個問題出現(xiàn)。
2 1 3
13歲
想法
很好奇樓主孩子怎么認識這么多英文單詞的??,沒聽過單詞發(fā)音卻能辯識單詞字形認出來,很牛啊。就像沒法想象孩子聽不懂中國話卻能自己看中文書一樣,很神奇,應該有獨特的方法吧,或者說孩子視覺學習能力特別強。
一般娃是大腦里有聽過這個詞匯,后面再看到或者讀出聲,我娃的英文認字是這樣的過程。前期聽了很多音頻后,辯音能力還行,還經歷過跟讀和朗讀,發(fā)音OK,不過英文認字量也一般。
如果娃真的視覺學習效果很好,建議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勢,看過的書可以聽一下,這樣時間長了聽力也拉上來了。
13歲
想法
首先贊一個,五歲就能讀羅爾德了。
提升聽力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把看過了且看懂了的書拿來反復聽,剛開始不習慣,要翻書,可以接受,等聽多了,都能聽懂了,就不需要翻書了,這時候可以再聽一兩遍,也可以換下一本了。
聽力提升也沒有捷徑,只能多聽多練
1 1 1
10歲
想法
不知道樓主前期是怎樣的閱讀模式,不好下定論。如果不是聽力先行,輸入充分了再開始自拼認讀朗讀自主閱讀的,聽力落后也是很自然的。像我們這代人學英語就是這樣,讀比聽強。還有,讀懂也看的,有些孩子能讀懂是一知半解,加上對故事的預期啦,插圖啦,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好像你們才五歲?那時間還充分,回頭去補聽力的短板嘍。
12歲
想法
借助語境和非語言信息理解稍難的語言(i+ 1) 語言學家克拉申的可理解假說認為理解意思才能習得語言,而語境和非語言信息等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稍難的下一階段(i+ 1)的內容。視覺輔助工具就屬于非語言信息,也提供了語境。
“How can we understand language that contains structures that we have not yet acquired? The answer is through context and extra-linguistic information. Care...
8歲
想法
聽力弱的話 一定是要多聽,但是既然孩子不愛聽,肯定是聽不太懂,把聽不懂的音頻不停地放給他聽,是沒用的,一定要做到有效輸入,最起碼能聽懂80%,其他聽不懂的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我覺得家長可以嘗試著和孩子多對話,不要著急,從對話中慢慢找感覺,輔助他能看懂的材料,來建立音和意思的聯(lián)系。
卡米330
卡米330
2011
作者熱門分享
確實猛攻了  贊17 · 收藏106 · 評論11
回顧娃自主閱讀之路  贊19 · 收藏49 · 評論14
說給普娃渣娃媽de題外話  贊18 · 收藏8 · 評論49
寫給六年級  贊9 · 收藏25 · 評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