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跟羽毛球教練聊了一會,孩子上了3節(jié)課,上一節(jié)表現(xiàn)不好,揮拍練習的時候,反復把架子打歪,那是正常練習不會出現(xiàn)的情況。教練說,你家孩子的性格,恩,你需要注意下。
聽完以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晚飯時給娃聊了聊,他堅持說是架子一打就歪。我說下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及時叫教練,下節(jié)課媽媽可以去場邊看你嗎?他堅決不同意。問原因也不說,我就一直在猜,是覺得媽媽會挑你毛病給你壓力嗎?他點頭了,說,我不讓你陪我寫作業(yè)也是因為這個。好吧,我沒再說話,以前的因得到現(xiàn)在的果,沒啥可說的。自己努力調(diào)整,調(diào)整配方,以后才有好果子。
晚上回家寫作業(yè),效率還不錯,背課文,記單詞,做計算題,10道錯4道,要改題的時候情緒上來了。這一次,表揚自己,做到了接住孩子的情緒,想要發(fā)作壓制他的時候,想到了他需要情緒消化的過程,做到了接納,陪伴,改4道,又錯2道,又崩潰了,最后還是弄完了。
娃著急玩平板,玩完又要看書,我說陪媽媽玩玩顛球吧,馬上拒絕我,不!我不玩!這次我繞過他看似強硬的堅定態(tài)度,耐心聊了一會兒,勉強勸他接過球拍,我倆一起顛球玩。我一直保持略遜于他的狀態(tài),看到他稍微做的好點的地方就表揚,也請教。我倆玩了一會兒,沙發(fā)土豆爸爸同志主動放下手機,也加入了進來,我把拍給爸爸,讓父子倆來。我就在旁邊觀察孩子,發(fā)現(xiàn)他在偷偷抿嘴笑,以為是他又想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話,結果他說,我覺得現(xiàn)在挺好玩兒。
啊,天啊。運動渣渣竟然能說出這句話,我說,我們就是要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媽媽以前特別不愛運動來著,就是打羽毛球才發(fā)現(xiàn)越打越開心。
隊友突然起身,其實我也有點意外。以前都是我給他派任務,你陪孩子去干啥干啥,人家被迫完成任務,自然質(zhì)量不高,我也不滿意。后來想通了,做好我能做的,不期待別人。不期待反而效果更好,父子倆玩的汗津津,樂哈哈,我當觀眾就好。
又是有進步,有感悟的一天。對孩子,不能太壓制,也不能徹底隨他去,一動不動繼續(xù)當運動渣。有目標也要有方法,適當引導,接納陪伴。
最后貼段書摘:
一旦孩子感受過被人信任和自我進步的喜悅,那么他將不會把努力當作快樂的敵人,因為他能感受到自己在成長。那是他未來抵抗困境、破繭成蝶的力量,也是最長久的快樂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