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新媽
2015 2011
發(fā)布于 2019-12-17

“磨耳朵”的硬件軟件資源哪些比較好用?

物盡其用,娃看過的動畫/繪本/分級的音頻,都適合用來聽,聽到娃厭煩主動提出不想聽為止,當然,同時期泛聽其它音頻也挺好的,但還是應著重娃已接觸過的材料。

小娃還是注重興趣,娃愿意聽的材料就是王道,只要他還聽的呵呵笑,只要他還沒讓你換材料,那就值得聽。

硬件的話,如果能自己下載到合適的資料,那插卡音箱聽好使的,多備幾個,一個英文繪本/分級,一個動畫音頻,一個中文科普………多備幾個的好處是:這個沒電了立馬可以換一個聽;娃想一直聽英文不想聽中文,嘿,娃這么有興致,趕緊摸出另一個英文音箱;感覺娃最近對啥議題感興趣,是不是要舍棄現(xiàn)在還沒聽完的資料搗騰別的資料進去?no,no,no,多備幾個音箱,立馬解決這個問題,也省得資料導來導去,媽媽的小筆記來不及記娃哪個資料聽到哪兒了。至于每個音箱的資料太多以至于記不清開頭是哪個音頻了?沒關(guān)系,每個音箱每次導入的第一條音頻都固定為同一首音樂,這樣,只要媽媽聽到這首音樂響起,就知道這個音箱該換音頻了…

等娃大了上學了,那些插卡音箱也被娃折騰地陣亡地差不多了,家里不用的ipad走起,ipad里的app啥都能刪,唯有“喜馬拉雅聽”必須存留。由于娃能聽音頻的時間不多了,所以除非特殊需要,不然一段時間就固定聽一個資料了,或者是每天的某個時間段聽某個固定的資料。

由于學校和興趣班都離家近,路上的時間都用來“親子交流”了,對“路上”聽音頻沒啥需求了。有時外出玩的路上嫌娃沒事干就把手機丟給他讓他聽podcast里已經(jīng)下載好的節(jié)目(當然,手機上了密碼)。
回應 舉報
收藏5

推薦閱讀

12歲
想法
“磨耳朵”的硬件軟件資源哪些比較好用? 回想一下我們最早使用的資源

1、清華英語啟蒙歌謠,有音頻視頻,跟著學唱
2、兒歌SSS,有音頻視頻,反復聽看
3、金寶貝兒歌,聽
4、媽媽人肉讀,主要是廖彩杏低階的幾本,棕熊、從頭到腳之類,看圖片讀,做動作跳起來,聽音頻,看視頻。還有韻律的2套,也非常好。
5、點讀筆點分級,我家用的最早的是海尼曼aa和培生預備at the park那一套
6、動畫片我家最先看的迪斯尼啟蒙系列,好像有2套,每集時間不長,是教學性質(zhì)的,有按水果、動物等分類強化名詞動詞。早期看一點教學視頻挺好的...
怎么幫助孩子理解聽到的內(nèi)容? 可理解性輸入
只有小童經(jīng)驗,在此介紹一二
1.TPR教學法
簡言就是利用動作讓孩子明白意思。一些動詞可以用動作讓孩子明白。動詞做出來,名詞指出來。
2.表演
就是把繪本演一遍
3.動畫教學法
看遍動畫,讀遍相關(guān)的繪本,表演一遍,多聽相應的音頻
4.數(shù)手指頭法
我忘了那個方法叫啥名字了,就是一本書不認識的單詞不超過五個,最容易理解和記憶。i+1的有效輸入
5.重復
我們家到現(xiàn)在所有英文繪本,我都沒有翻譯過,一遍都沒有,所以孩子是怎...
3歲
10歲
想法
怎么知道孩子的聽力詞匯量有多少? 當然有必要啦。測聽力詞匯量。作為小童,不認字的小童。

聽力詞匯量是檢測我們階段成果的手段。

就像蓋兆泉老師說的,她喜歡什么都拿數(shù)據(jù)說話。

積累到1000聽力詞匯量,可以上一對一外教。
積累到2-3000聽力詞匯量,孩子喜歡聽音頻。
積累到4000聽力詞匯量,孩子可以開始裸聽初章。

我們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聽力詞匯量來判斷孩子學習積累的效果,做出相對應的調(diào)整,更好的促進目標的達成。

除此以外,蓋兆泉老師的口語發(fā)展五階段里面,口語越來越好,相伴隨的也是聽力水平越來越好,聽力水...
7 31 14
匿名花友
想法
怎么知道孩子的聽力詞匯量有多少? 小童測詞匯量意義不大,如果非要測,提供如下:

http://testyourvocab.com/

http://my.vocabularysize.com/

扇貝單詞APP

百詞斬

好像薄荷閱讀也可以
7 36 1
9歲
想法
是“聽力先行”,還是“聽讀一起做”? 英語是表音語言,“音”就更加重要了。“音”和“字”密切相關(guān),掌握了解碼的本領(lǐng),就會讀、會認“字”了。讓我們記住這一點:先有“音”,再有單詞拼寫。單詞拼寫是為了記錄“音。

學習語言,大多數(shù)遵循聽說讀寫規(guī)律 聽是在首位,加上英語本身是表音語言,聽是第一部也可厚非。

??????
針對低齡孩子的英語學習,著重一個原則:大量的輸入,也就是以練習(聽力)為主,就像學習母語一樣,孩子一定要聽的足夠多,才能建立好學習語言的基礎(chǔ)。大量的兒歌,童謠配合繪本、手指謠,聽有韻律的繪本,聽看過的...
9歲
想法
是“聽力先行”,還是“聽讀一起做”? 我一直挺不喜歡“磨耳朵”這個詞組的…在不理解意義的前提下嘰里呱啦在耳邊一陣亂響,不是噪音是什么?

我知道聽力先行十分有效,但我做不到。聽力先行的前提是創(chuàng)造英語語境,有意義交流,但以我的水平確實做不到。

再加上孩子蹭蹭蹭長大,他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不喜歡聽那些自己聽不懂的東西,我肯定不能強迫他去聽啊~

所以…我雖然知道聽力先行十分好,但投射到現(xiàn)實里,我選擇的是聽讀一起做。

我的做法是直接上繪本,用圖畫和實物解釋繪本里的詞。等孩子積累了一部分詞之后上分級,一套踏踏實實往...
14 6 6
16歲
想法
“磨耳朵”的硬件軟件資源哪些比較好用? 選擇了經(jīng)典的 peppa pig和 caillou。
peppa pig一集5分鐘,一共7季,300余集。講的是上幼兒園的peppa的生活,幼兒園學習故事。搞笑。情節(jié)簡單。語速慢,清晰。

caillou一集5分鐘,一共200余集。講的是4歲的?caillou的生活,幼兒園學習故事。情節(jié)會更有教育意義。語速稍快,連音比較多。
3 12 2
9歲
想法
怎么幫助孩子理解聽到的內(nèi)容? 可理解輸入,就是給孩子提供和他認知能力匹配,生活體驗匹配的書。

簡單說就是,所有(聽力)資源符合兒童心智及認知,和孩子生活成長經(jīng)驗息息相關(guān),生動有趣易懂可理解。

譬如,視頻通常有非常形象的情境,孩子能通過里面的情景去大概的理解兒歌的意思(浸入式學習方法)。而當這些兒歌里面的單詞,詞組在不同的兒歌中高頻的出現(xiàn),孩子也會更好的理解以前所學習過的兒歌。當我們跟著視頻學了過了幾次之后,我們的孩子對兒歌有了理解之后,我們再給孩子單純的放音頻,這就是最初的可理解性輸入。
10歲
想法
是“聽力先行”,還是“聽讀一起做”? 我家五歲,順應聽說讀寫的自然規(guī)律,我選擇讓她多聽。在半年的RAZ學習過程中,我也在細心觀察。我發(fā)現(xiàn)如果一篇文章娃聽過15遍以上的,語音語調(diào)基本都能掌握,娃也比較有自信的去朗讀。碰到我讓她讀,她不愿意讀的時候,她會告訴我:媽媽,我沒有聽熟,我沒信心讀好。這時我會對她說:沒關(guān)系,我們這兩天再多聽聽,等你準備好了再讀給我聽吧。當你很理解她并鼓勵她,陪著她一起客服困難的時候,娃都比較容易接受并落實到行動中去。現(xiàn)在她口齒和語感都比半年前好很多,時不時能自己造個句子,她也更自信了。
5 6 2
10歲
想法
怎么幫助孩子理解聽到的內(nèi)容? 娃小的時候因為我不懂什么分級,只要娃覺得有意思,啥書我都抓來給讀,沒有點讀筆那些,就是人肉讀。有些經(jīng)典的我會去找聲線特棒的老頭老太版給她聽,我家比較喜歡復古風。還有一個我家小時候的重頭戲就是磨電影音頻,尤其是那些最老的迪斯尼,視頻轉(zhuǎn)音頻,配合淘的各種書,還有我整理的臺詞打印出來反復聽和演。再后來中班聽了不少老羅,也是一樣的模式,我先讀(會適當口頭講解一些詞),之后就是自己反復聽音頻。大班實現(xiàn)自主閱讀,聽方面驟減了,更多是自己安靜閱讀,做一枚靜得下心的小書蟲何其幸福!
4 1 8
誠新媽
誠新媽
2015
2011
作者熱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