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故事。
妞舞蹈班一個比她小一歲多的女孩,舞蹈班跳級、幼兒園跳級,學啥都號稱是專業(yè)訓練,幼兒園大班沒上,由親媽在家督促著嚴格執(zhí)行日程表,練鋼琴、學拼音、學數(shù)學、學英語……娃在教室里上舞蹈課時,她媽經(jīng)常拽拽地自夸:一二年級的題能做到八十多分,鋼琴每天練三小時,自家孩子多么優(yōu)秀云云。聽起來相當唬人,引起一眾媽媽們的艷羨。
這女孩沒到年齡提前上了小學,進的當然是她媽口中的重點班,跟妞不是一個班,據(jù)說第一次小考七十多分,排倒數(shù),于是她媽口風一轉,不再吹噓娃多厲害,變成了自己是一個多么盡職盡責的好媽媽,如何勤奮地想方設法幫娃提高考試成績。小二時女孩不跳了,她媽的說辭是中國舞沒意思,老師教得不好,她們要轉學拉丁。然而明眼人都看出是她女兒拔苗助長得過了頭,實際水平不要說跟不上這幫大孩子,放在同年齡段里也只是中等。
到了六年級,學校單元考試按成績分考場,這個女孩從來沒有在第一考場出現(xiàn)過。
看完這個故事,問主的焦慮有沒有減輕一點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