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認同樓上的回答。再詳細舉例說一下我對于培養(yǎng)自主意識的理解。
1.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
首先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見會被采納,自己有能力做自己的主。這需要家長學會及時逐步地退出孩子的生活。在寶寶剛出生時他的所有生活都是被家長包辦的。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要能鼓勵孩子盡早自理,要聽取孩子的意見,要在關(guān)鍵問題上給予孩子選擇權(quán)。直升機父母或是樣樣包辦的家長是養(yǎng)不出自主獨立的孩子的。
2.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從小明白自由也是有局限的。要在不傷害并影像他人的前提下自由選擇。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逞能。要讓孩子從小明白爸爸媽媽和我是一樣的人,不是萬能的。爸爸媽媽也會勞累、會生病、會難過。寶寶有義務(wù)緩解爸媽的勞累承歡膝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3.讓孩子做決定并接受結(jié)果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啥也不懂擔心會吃虧,因此總是替孩子做決定。其實從半歲左右開始就可以開始說明前因后果讓孩子決定一些自己的事了。無論好壞都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從小事盡早培養(yǎng)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能力可以樹立自信。孩子也會珍惜大人對他的信任而更自律。
4.讓孩子先失敗再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與其家長幫孩子走過各種陷阱(孩子都沒意識到危險)、不如讓孩子從小就掉進各種不太深的坑。教孩子掉坑里后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爬出來。不怕失敗、越挫越勇、不在意外人眼光的人才能獨立自主。
5.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再具化目標
民國時期為何出了很多大師?那時戰(zhàn)火四起很多人食不果腹,沒有如今這么好的學習科研條件。但那時有很多熱血青年勵志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之后發(fā)奮圖強成為各行各業(yè)的骨干。如果家長只是讓孩子為拿一百分讀書或為了進某民辦初中讀書,那當他達到了那要求后就很可能懈怠,
6.教孩子自省自查及時調(diào)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