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齡001
2022 2019
發(fā)布于 2022-05-12 · 圖片1
肯定要翻譯啊,只是需要斟酌翻譯方式罷了。

母語環(huán)境不也要翻譯的,教孩子叫“爸爸“時,說了多少遍“我是爸爸”,用手指了自己多少次?

再比如:
夢想是什么?
公司是什么?
學(xué)校是什么?
老家是什么?
老祖宗是什么?
…


學(xué)英語當(dāng)然也需要翻譯,無非是要看孩子的年齡,場景,已知信息,找一種孩子不反感,高效的方式翻譯罷了。


可以說Apple是蘋果
可以指著蘋果說是Apple
也可以指著平果圖片說是“Apple”
可以吃著蘋果說“我在吃Apple”,當(dāng)然也可以說“i am eating an Apple”
可以說“Apple is kind of fruits"
也可以在孩子說“我要吃蘋果”,然后問“you want an Apple?”,然后給孩子一個蘋果。


無非就是我們已經(jīng)知道要什么(學(xué)會英語),你有什么,你該怎么辦?

你有什么不近相同,當(dāng)然怎么辦也是不近相同罷了。

一個十歲剛啟蒙的孩子,直接說“apple 就是蘋果”,是不是蠻好。
一個你不了解的孩子,直接說“Apple 就是蘋果”,是不是蠻好。

如果是我家啟蒙一個月的小七,我說“this is an Apple”,是不是也可以。
如果是我家啟蒙三個月的小七,我說“Apple is one kind of fruit”,是不是也可以。
如果是我家啟蒙12個月的小七,我說“a school is a place for people to play games",是不是也可以。
如果是我家啟蒙16個月的小七,當(dāng)她翻開green island@牛9,我尿遁了,是不是也可以。

重要的是,這件事持續(xù)輕松還能繼續(xù)就好,別為了覺得一定不要中文解釋,或者一定要中文解釋,把孩子或者媽媽整懵逼了,第二天就撂挑子就行了。

找一找,試一試,哪種好用哪種,別教條就好。
回應(yīng)29 舉報
贊8
收藏3
3年前
必要的翻譯還是要有的?。。??
3年前
毛豆媽媽寶貝 必要的翻譯還是要有的?。。??
難就難在“必要”性的判斷,和選取怎樣的翻譯方式,大家情況不近相同。
3年前
翻譯的必要和適度很重要
3年前
有語言環(huán)境的容易一點沒有的困難一點
3年前
不能全部翻譯。也不能都不翻譯
3年前
反正順其自然吧,孩子明顯要問的那就翻譯
3年前
那是爸爸媽媽這種不翻譯沒問題
3年前
類似夢想理想老祖宗這種不翻譯肯定是不懂的
3年前
不翻譯的話。估計孩子也學(xué)不下去了
3年前
毛豆媽媽寶貝 必要的翻譯還是要有的?。。??
必要的翻譯肯定是要有的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9歲
想法
我站正方,我要翻譯?。?! 靠娃看圖猜意思、不斷輸入就懂了,這些說法可能只適用于天牛。我家普娃,我要翻譯?。?!
與其讓娃在那猜悶,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理解偏差,搞錯含義,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他準確的意思,難道要像小嬰兒啟蒙漢語那樣,經(jīng)歷2年的浸潤期,才能靠領(lǐng)悟了解含義。這又不是激發(fā)數(shù)學(xué)思維能力,我家耗不起,強行不翻譯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這個問題我糾結(jié)了很久,和隊友不停的探討,啟蒙半年后我們終于有了自己的答案,一定要翻譯,別控制。
40 5 20
12歲
想法
不能理解時 無論大童小童,當(dāng)使用一切肢體語言,圖畫,動畫無法讓孩子理解聲音或者文字時,可以翻譯
當(dāng)然,大童效率也很重要,一般就依靠圖像理解不了,就直接翻譯了????????????????????????????
9歲
想法
不能翻譯,提取關(guān)鍵詞提前告知意思,減少閱讀障礙 翻譯不翻譯都是媽媽在鉆牛角尖,孩子也許不需要。不翻譯的好處太多了,比如不費媽,比如孩子進階更快(圖文對應(yīng)的能力,聽力的能力,音與字的對應(yīng) 猜詞能力)我也是犯過直譯的毛病,孩子就是裝不懂 總要我翻譯她好晃會兒神,躲會兒懶,我有一次發(fā)脾氣 ,有一次特別懶不想講,孩子靠圖片靠聽音頻猜了80% 而且我在翻譯過后發(fā)現(xiàn)孩子聽力理解的速度也慢了,她會一句聽完腦子里翻譯一遍再聽第二句,而不是腦子里過圖片。
6 1 8
10歲
想法
我實踐下來是,英語語感沒有形成之前,盡量不翻譯。孩子不懂的時候,要么讓他通過影像自己去理解,要么媽媽用英文解釋英文,媽媽英語不好的情況下(我就是),借助手機、英英字典、動作、比劃等等。
雖然很多人說翻譯沒關(guān)系,但“不翻譯”更容易讓孩子把英文和中文放在大腦的兩個區(qū)域去思考,也更容易實現(xiàn)“脫口而出”。
孩子的英語語感扎實形成后,我們大概是6歲以后,適當(dāng)用中文解釋,就問題不大了。但那個時候孩子的英文理解力其實也在提升,所以英英解釋依舊適用,只是說,這時就不用太忌諱中文解釋了。
8 2 1
12歲
想法
我家好像一直沒翻譯過 主要娃媽英語爛。很小就跟娃說過,媽媽不會英語??

啟蒙階段,不就是童謠繪本什么的嗎?我好像沒問過娃,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就陪著聽啊唱啊看繪本??蠢L本也是點讀筆點,我不讀的。要求娃跟讀都是娃自己跟,我最多幫忙錄音。娃好像很少問我,這句什么意思,這樣的問題。估計知道媽媽也不會,懶得問??

現(xiàn)在,娃偶爾問一聲:媽,你幫我查個單詞。。。因為之前問過,發(fā)現(xiàn)媽媽也不認識,都是現(xiàn)手機查的。后來就也不問我這單詞啥意思了,直接要求手機查。等再大點,給個老式手機,這一步也不需要媽了。

整個英...
5歲
9歲
想法
該翻譯就翻譯。
刷分級前我們在機構(gòu)學(xué)英語,純外教純英語環(huán)境,沒有中文說明,即使是唱唱跳跳孩子也是一臉懵,半年以后才進入狀況。
4歲多開始刷分級。海曼尼還好,看圖基本能懂。牛津樹必須翻譯了才理解。Raz從C開始刷,一句句翻譯,還要求他讀出中英文。
現(xiàn)在級別上去了,我也不翻譯了,也不要求他翻譯了。不懂的先看glossary,還不懂我再講。他現(xiàn)在全英文網(wǎng)課,有時候聽不懂我還給講解下(其實就是翻譯)。
我個人覺得一開始不要懼怕中文翻譯,該翻譯就翻譯,無論什么方式,孩子能懂最重要,不拘...
13歲
想法
我也想知道大童遇到單詞怎么辦?困擾著我。讀到g級別,發(fā)現(xiàn)動植物生詞,地方生詞,越來越多。比如其中一本trip to petro。就有不少生詞。為了把這個級別攻下來,我把不會的生詞抄下來,每天五個記單詞。每天讀六篇。六篇下來肯定會超過5個單詞。G級別差不多還有十篇左右讀完了。我感覺我跟他都累了。停下腳步,橫向拓展。把i can read1和2級別,拿出來讀。平時我上班,孩子還沒復(fù)課,就自己在家默讀?;旧贤砩匣貋矶紩f讀完六本。單詞仍然在記,只記,要求看到知道意思。不要求會寫。...
7歲
想法
盡量不翻譯,好難……

寫練習(xí)冊的時候,找近義詞的題型,那個詞一次沒出現(xiàn)過,翻譯~

其他時候,盡量用簡單英語+動作表達,如果實在理解不了就先放放…

RAZ那么多本,繪本那么多套,總會再遇到的,語境不同,故事不同,這個場景不行就換一個…
6 1 1
8歲
8歲
想法
我認為記住一點就行,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如果是具象的,常見的動作或事物,當(dāng)然可以不翻譯,用TPR的方法表示。如果是抽象的或者平時不容易接觸到的,就需要幫助孩子去理解。比如RAZ里有很多涉及奴隸制,解放黑人等歷史事件,不僅需要翻譯,也需要解釋和幫助理解。還有物理,天體等內(nèi)容,可能中文都不是馬上能說清楚,翻譯翻譯沒關(guān)系啦。
7歲
想法
我們原本就是屬于非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針對孩子英語啟蒙肯定是要可理解性輸入的。
孩子早起啟蒙,還不會說話可以用TPR的形式,配合動作來理解。
3-4歲,有了自己認知體系,就需要翻譯來理解,可以不用逐字逐句,以概括形式來幫助孩子了解大致意思和情節(jié)就可以了。
如果是一個字一個字也就不叫自然習(xí)得的過程。
或者都不翻譯,對于孩子目前的認知很難去聽懂和看懂英語,他們自然對英語就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也談不上自然習(xí)得的過程。
1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