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8-06-09
記得馮唐的一句話嗎:“內(nèi)心腫脹,不得不書”?當(dāng)孩子需要寫的時候,誰也攔不住。當(dāng)他不想寫的時候,我們就要反思一下了:是我們的題目孩子沒興趣?是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使他產(chǎn)生了顧慮?還是因為有文字上的障礙?或是孩子目前根本不在寫作的頻道上?寫作需要激情,孩子的寫作熱情需要呵護,但往往因為客觀原因(比如一篇不得不在某日以前交的命題作文),我們會逼孩子,與其逼他,不如我們自己寫一篇,讓他來評判。在寫作這個問題上,家長不要太過焦慮,還是要在豐富孩子經(jīng)歷和多閱讀的前提下,靜待花開。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3

推薦閱讀

3歲
想法
今天正好看到連岳的一篇文章,我也來說說這個話題吧。

先說一個好玩的故事:我和弟弟讀小學(xué)時相差一個年級,我四年級他三年級。那時候暑假作業(yè)就包括寫十幾篇日記,我三年級暑假寫完他讀三年級時老師也這樣布置作業(yè)。然后某一天我就發(fā)現(xiàn),我的暑假日記作業(yè)本被他擦去名字,寫上自己的名字!或者他的日記照抄我的日記。后來我弟的語文成績一直沒有我好。

剔除男女生對文字和邏輯的喜好不同,這也能看出來我們對作文的態(tài)度不一樣。

我因為喜歡語文,所以不怕寫作文,長短都愿意寫,我覺得這就是首先的態(tài)度問題...
16歲
想法
1. 寫作來源于生活:多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參觀博物館,觀察大千世界的美好,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多交往互動。有了生活的素材,才有寫作的內(nèi)容。

2. 多閱讀:閱讀面要廣,寫實類、想象類和科普類書籍都要閱讀。

3. 多說:引導(dǎo)孩子多復(fù)述和講故事,說溜了和說通順了,下筆才會熟練。

4. 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第一稿以后和孩子討論一下,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而不是幫孩子修改,比較好的方法是引導(dǎo)孩子自己修改。

5. 不要太拘泥于好詞好句: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成為詩人,讓孩子寫出自己的風(fēng)...
17歲
想法
我家娃四年級,作文還可以,學(xué)校課上的作文很少帶回家寫,偶爾有修改一下,不用我操心,還比較欣慰。問了娃自己的意見,就一句話:“多看書,不是作文選”。結(jié)合自己小時候?qū)ψ魑牡耐纯?,就是基本不看課外書,偶爾看一下還得偷偷摸摸。那時家長的態(tài)度就是:學(xué)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能看閑書。雖然給我買了一些作文書,但是寫起來還是痛苦異常。鑒于自己的問題,從小就讓我家娃大量閱讀,讀她喜歡的書。先是大量輸入,然后逐漸開始輸出,到三年級開始寫作文時就比較順暢了。但是現(xiàn)在她寫作文也有個問題就是到結(jié)...
still436
still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