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07-03
媽媽數學好,所以數學最不焦慮,反而英語,音樂,繪畫之類的焦慮,爸爸體育好,他對娃體育不焦慮,但是不焦慮的,反而不著急教,數學還沒開始。總結,家長厲害的科目就不焦慮,不厲害的焦慮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7歲
10歲
想法
先說下我家情況,我是文學專業(yè)出身的文藝青年,隊友是物理系畢業(yè)、第二志愿數學系的數學愛好者。我們倆的思維方式幾乎是兩個極端,娃將來像誰也充滿了懸念。如果像他還好,如果像我妥妥的渣渣。

所以我之前也有點數學焦慮癥,也不是焦慮吧,主要是因為自己不懂所以面對未知的領域有點不安,也就沒有了在這個方面能把娃帶好的自信。相反我自己是語言類比較強所以盡管我們家現在語言發(fā)展比較落后我也不覺得恐慌焦慮,數學的話就真的心里沒底了。

之所以說是“之前”焦慮是因為現在基本上不焦慮了,一方面因為數學...
13歲
想法
會有一些焦慮,首先父母都是文科生,尤其媽媽,數學渣,從孩子三歲開始焦慮數學,一直想著怎樣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于是大量時間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專注力,買了很多相關書籍,那個時候就開始玩邏輯狗,一直到學前,何秋光的邏輯思維訓練也是整套做完,英國邏輯階梯訓練,藍精靈邏輯思維訓練,highlights出版的美國數學邏輯思維訓練也做了好幾套,由于趣味性比較強,平時我都當游戲在做。

樂高,拼圖,積木等等,現在還在堅持玩魔方,數獨,華容道,聰明格等,這個暑期我們還報了編程課,也是為了提高...
9歲
9歲
想法
我是數學專業(yè)畢業(yè)的,大學本科學了整整四年數學,沒怎么刷過題,倒也湊活著畢業(yè)了。

數學帶給我的,不是怎么解題,更多的是強大的邏輯思維。舉例來說,在生活中,作為勇猛的女司機,開車時都是腦中不停的思考if else,預判路況,猜最優(yōu)道。

學數學不是為了刷題,而是用來解決問題,提供思考問題的合乎邏輯的思路。

所以,對于娃的數學教育,我也抱著同樣的思路。適當的刷題只是配菜,為了檢驗知識點是否掌握,而主菜則應該是知道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如何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將數學教育融入生活。...
14歲
14歲
想法
目前沒有,娃的強項是數學。天生有些數感。很多數學知識一點就透。有解決難題的欲望和成就感,數學學習上目前處于一個良性的狀態(tài)。

這不意味著家長可以放手,通過這兩年的觀察,最有效的學習就是讓孩子自學,然后自主講題。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清楚了解他的思維過程,我想這也適用于數學目前沒有發(fā)揮出強項的孩子,因為在他講題的過程中,你可以知道他看到一道數學題,第一的反應是什么?能用到哪些知識點?而解決這個知識點需要的關鍵信息是什么?題中有沒有干擾的無效信息?你是如何處理這些信息的?在講題的過...
16歲
想法
我有數學焦慮癥,很強烈的那種。但是問題的根源跟孩子沒有關系,是我自己的問題。是這樣,我對于孩子的錯題,不會的知識點容忍度很高,從一年級到現在有不會的題寫錯的題很正常,不會的題拿來講明白就可以了。問題就出現在講明白這里,我真是遇到很大的障礙,如何能讓孩子明白?我感覺有好幾次使勁渾身解數了,孩子仍舊懵懵懂懂…隊友老勸我別講那么專業(yè),往淺處講,可是自己總是不由自主地低開高走,講著講著最后總能講到這道題背后的邏輯是什么,老師的用意在哪里,如何利用問題中各項條件的關系解決問題……一開始...
6歲
8歲
想法
我焦慮 非常焦慮。與其說是“數學焦慮癥” 不如說是對娃科學思考能力 邏輯能力 獨立發(fā)現能力的焦慮。

君不見京東群里每天都有人問是600-100劃算還是400-80劃算?君不見 有人給女兒做個手工連圖紙也看不懂?君不見 無數人對自己的經濟缺乏規(guī)劃 連基本的復利概念都不明白?數學不是一門科目 數學切切實實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所以說數學渣渣還真是無法幸福生活 除非她有很多錢。?

我們數學啟蒙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不是為了讓娃比別人早一天明白加減乘除 而是在培養(yǎng)她看待這個世界的方...
想法
階段性焦慮。

我本人理科生,而且數學也是我比較擅長的學科,加上工作后經常要用到統(tǒng)計學、大數據分析、預測及建模等應用,所以是很有自信心帶小朋友上路的。

但是,娃爸藝術生,大家懂的,加減乘就是他的數學,任何超過兩位數的數字就是讓他煩惱的數字,看見數學就說“哎呀,妖怪來啦!”,這樣對小朋友數學學習很不友好。

早期數學啟蒙、數學思維訓練、空間能力都按部就班的進行,效果也很好,讓我覺得一定是強大的基因和執(zhí)行起作用了。

然后,進入初三轉國際班,數學學習難度直線下降,小朋友當然開心...
12歲
想法
看了封面配圖過來的,連幾加幾,幾乘幾都算不清的話,也別焦慮了,只能......送出國一條路了。

焦慮嗎?肯定啊,我有比焦慮更深刻的感受,類似對未知的強烈恐懼夾雜一點樂觀主義再帶一點“all is well”的自我催眠。未來已來,等我女兒長大成人的年代,這個世界要嗎a.大概率成為Ai社會,數據驅動,硅智驅動—黑暗工廠,基因工程,人機耦合,you name it...no privacy, little survival chance. 要嗎b. 中美cold war愈演愈烈,...
15歲
想法
你是數學焦慮癥高危人群嗎?先自測一下吧:

1) 你討厭數學嗎?

NO?

2) 你特別討厭數學嗎?

NO

3) 你有小孩嗎?

Yes?

4) 你在魔都嗎?

NO?

我與老公都是理工科出身,我個人物理化學在學生時代都算不錯的,一直認為理科很簡單,背背公式就可以去考試的那種。所以,我對孩子狠抓大語文(這是我未知領域)。我以為數學腦子可以遺傳。

結果驗證了一個真理:

你在哪里花了時間,哪里就會給你回報。

我家現在語文不錯,數學不咋樣

讓我一度懷疑孩子腦子有問...
1 5 1
10歲
15歲
想法
我是第一次聽到數學焦慮癥這個詞,就我的中學階段而言,數學還是挺好玩的。我屬于能掌握概念然后做好應用題那種,然并卵,同樣的方法用在物理就不靈光了。所以以后我有很大幾率會有物理焦慮癥吧,因為物理,立體幾何這些感覺自己輔導不了,又怕孩子跟我一樣弱雞。。。如果這個數學是指的廣義的數理化,那么首先我不會讓孩子偏科,在雞娃英語和大語文的同時,也要多看一些開拓數學思維的書。特別是空間思維和想象力方面的書。其次會盡量杜絕有意無意弱化女孩子數理化能力的說法。

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 玩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