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職場媽媽,每天早上七點出門,晚上六點多到家。
1、早間時段,娃起得晚,通常我出門她還沒醒,或者就是剛剛起,所以早上出門前我會先把客廳音箱打開,一般播放古詩之類的,白天奶奶帶,遇到英文的就直接跟娃說奶奶不懂,所以白天我覺得奶奶能帶好中文就可以了。
如果當(dāng)天孩子醒得早,通常我就抓緊時間讓她挑一本喜歡的書一起讀一下。
2、晚上下班后,回家我們先吃晚飯,戶外運動奶奶會在我們回家前帶她先出去做過,一般孩子五點就吃晚飯,吃完出去玩到六點正好接我下班,這一點感謝奶奶,有效利用了時間。我們家家務(wù)請了阿姨來做,所以白天奶奶可以最有效的陪伴孩子。
晚上我們吃完飯,因為阿姨離開了,所以奶奶收拾家務(wù)(畢竟帶了一天也不想再帶了),我和寶爸陪孩子,這個時候基本離上床睡覺還有兩個多小時,一般我開著英文兒歌磨耳朵,同時和她一起閱讀半個小時繪本,中英文不限,主要看孩子興趣,然后人多了,孩子會很開心,有時候跟著唱歌跳舞什么的,反正主要看她興趣。
八點前寶寶洗好澡,八點喝奶,然后上床,我會在旁邊給她念念兒歌或者古詩,有時候也唱英文歌和講故事,八點半安排入睡,用手機聽喜馬拉雅當(dāng)中的經(jīng)典傳統(tǒng)故事。九點前入睡。
我自己洗漱一般都在孩子睡后,這樣可以最大化利用時間。
孩子睡覺后我和寶爸把家里剩下的事情再整理一下就
3、周末:戶外活動為主,博物館、動物園、游樂場,基本不待在家里,午覺車上睡,到處去玩。我覺得對于小娃來說再好的早教也比不上父母陪伴的各種活動。
不過現(xiàn)在慢慢大了,準(zhǔn)備兩歲以后送英語機構(gòu),主要是鍛煉一下社交能力。
最后,感慨一下,感覺家里的阿姨請得很值得,奶奶擺脫了大部分家務(wù),可以專心帶孩子,所以我家孩子從小作息、吃飯都特別好,語言也比周圍幾個孩子要發(fā)育的快,因為很多別家孩子,因為老人忙家務(wù),為了讓娃安靜,直接給他們看電視。或者就是老人太累了,也不怎么想和孩子交流。反正就像前面的媽媽說的,這個世界上,時間是不可逆的,如果覺得時間不夠用,只能花錢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