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四歲多點喜歡二十四節(jié)氣,近乎癡迷的階段,我發(fā)現(xiàn)他的愛好就是非常專注癡迷的,那段時間就是只看二十四節(jié)氣的書,每個節(jié)氣有哪些物候都要搞清楚;
過了一個月后開始喜歡化學元素,其實是從英文字母的興趣點來的(三歲左右癡迷英文字母,就是追著屁股后面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因為看到一本科普書上畫了四個地殼元素(Fe, Al, O,Si).后面就一直問,讓他很好奇的是原來世界是由元素組成的,自己提出要求讓我買書,然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一個月時間把元素周期表全部背下來,還把每個元素的特點,物理化學性質(zhì)都搞得很清楚,還要求我背出英文的元素周期表,一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一年多了,元素還是最愛,他的目標是發(fā)現(xiàn)第119號元素,名字都取好了(森,他的名字),并且這個元素來自于外太空,所以他首先得當一名宇航員,一直靠這個夢想激勵著他,而且他特別向往上小學,因為一年級可以學拼音了,初中可以沉浸式的做化學實驗了…
這個算天賦嗎?我也不知道,好像也沒什么實際的用途,也不一定會對學業(yè)有幫助.但是也是他認識世界的方式。
有些媽媽說我家娃沒什么天賦,可是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接觸面是否夠廣,有些媽媽覺得男孩子就應該玩車,玩機械工具,而其實男孩子為什么不能感知能力比較好?語言能力出眾?
我們?nèi)ツ晗奶斓臅r候送給我一首口頭詩:
我種下了一顆化學元素樹,
上面結(jié)滿了果實
我摘下所有元素,
只留下一個鉨(你)
用他自己的說法,他已經(jīng)寫了兩本書了。比較喜歡的作家是謝爾.希爾弗斯坦,他的英文目前看也不錯,這一切我覺得都歸功于閱讀吧,我們從四個月開始親子閱讀,從未間斷…
書讀多了,他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之前看臺灣漫畫家蔡志忠的采訪,他說他四歲就知道自己要畫一輩子的畫,那會覺得不可思議。
但是也許我家以后也可能成為一個化學科學家,宇航員或者醫(yī)生,或者老師,或者直播帶貨(特別適合直播帶貨,話嘮),或者就算什么么都不是,至少熱愛閱讀
我做我該做的,一切靜等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