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生下的孩子無論什么樣,父母都需要盡力把他們養(yǎng)好。孩子沒有自己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生下了他們就必須盡責盡力養(yǎng)大啊。
當然父母都希望能生個健康開朗自信又聰明的孩子。學什么都快的娃帶起來壓力不會太大。但如果正好發(fā)到自己手里的是個需要慢慢來的孩子,也只能接受現(xiàn)實呀??偛荒苡X得頭胎養(yǎng)不好了就放棄掉,再生個老二就能保證聰明能成才?即使成材了老大老二不會心寒嗎?原來爸爸媽媽只喜歡聰明的孩子。或者夫妻離婚,不要這個孩子的家長再婚能保證換一半基因生個聰明的?
我家老大就是一個需要慢慢成長的娃。他是個高度敏感,接受能力差,很焦慮的的孩子。出生就愛哭易過敏。運動落后、頭圍落后、語言落后。還怕光、怕人、怕公園、怕玩具、啥都怕。一歲就被幼兒園老師懷疑是自閉兒。雖然我預感不是,也沒法解釋孩子很多癥狀。為了把這孩子養(yǎng)健康養(yǎng)正常,爸爸甘愿當全職爸爸,辭去工作,每天一心撲孩子身上。每個學期只修一門大學課程充實自己。媽媽也放棄了不少職場機會,只要能保住不降薪或績效太差,就不加班全身心教孩子。
夫妻倆齊心協(xié)力帶娃。申請免費的政府特殊教育輔導,等不及自掏腰包砸錢請專家輔導,還需要家長陪課記筆記,回家按專家建議各種引導娃。專家有些建議不合適,媽媽各種育兒論壇育兒書里找方法。五歲上家門口公立小學不合適就果斷退學家校。再插班去私立小學一年級。終于讓孩子在四歲半時摘了疑似高功能自閉兒的帽子。六歲時才摘了選擇性緘默癥和語遲的帽子。
從三歲和各種幼教工作者打交道,到現(xiàn)在給娃報補習班,我每次和老師溝通介紹孩子的特點,他的強弱項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都被人誤以為我也是教育工作者。說我很會觀察并總結(jié)。分析這孩子特別準確。
一開始孩子進步不明顯,家長心里也打鼓著急。然而家長越急孩子壓力越大越不會進步。家長只能行動上雞血心態(tài)卻放的很佛系。最差就是養(yǎng)著孩子一輩子。比這更好的結(jié)果都可以接受。慢慢家長孩子都習慣了每天踏實練習,學不會就每天重復訓練。只注重過程而不關(guān)注結(jié)果。終于孩子7歲多時變成了比較害羞靦腆但能和同學老師親友社交,愛笑愛鬧的陽光孩子了。課內(nèi)成績除了體育,其他都上平均分或更好了。課外三語閱讀也兩種入章,一種也進步了。也有時間上一些文體興趣班,穩(wěn)步進步了。
目前我覺得這娃再努力也趕不上牛娃那種速度。但是按照現(xiàn)在的發(fā)展,他應該可以讀個普通大學擁有平凡的人生。而不是一開始我擔心的一輩子關(guān)家里不和人交流不能找到工作了。這孩子起點低,現(xiàn)在回頭看過去接近五年的努力,孩子的進步速度也很驚人了。健康第一,努力第二,其他的我不多想了。
高敏感是種天賦(敏感不是缺陷, 而是上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