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晶晶媽
2017 2015
發(fā)布于 2022-10-01 · 圖片1
我覺得生下的孩子無論什么樣,父母都需要盡力把他們養(yǎng)好。孩子沒有自己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生下了他們就必須盡責盡力養(yǎng)大啊。

當然父母都希望能生個健康開朗自信又聰明的孩子。學什么都快的娃帶起來壓力不會太大。但如果正好發(fā)到自己手里的是個需要慢慢來的孩子,也只能接受現(xiàn)實呀??偛荒苡X得頭胎養(yǎng)不好了就放棄掉,再生個老二就能保證聰明能成才?即使成材了老大老二不會心寒嗎?原來爸爸媽媽只喜歡聰明的孩子。或者夫妻離婚,不要這個孩子的家長再婚能保證換一半基因生個聰明的?

我家老大就是一個需要慢慢成長的娃。他是個高度敏感,接受能力差,很焦慮的的孩子。出生就愛哭易過敏。運動落后、頭圍落后、語言落后。還怕光、怕人、怕公園、怕玩具、啥都怕。一歲就被幼兒園老師懷疑是自閉兒。雖然我預感不是,也沒法解釋孩子很多癥狀。為了把這孩子養(yǎng)健康養(yǎng)正常,爸爸甘愿當全職爸爸,辭去工作,每天一心撲孩子身上。每個學期只修一門大學課程充實自己。媽媽也放棄了不少職場機會,只要能保住不降薪或績效太差,就不加班全身心教孩子。

夫妻倆齊心協(xié)力帶娃。申請免費的政府特殊教育輔導,等不及自掏腰包砸錢請專家輔導,還需要家長陪課記筆記,回家按專家建議各種引導娃。專家有些建議不合適,媽媽各種育兒論壇育兒書里找方法。五歲上家門口公立小學不合適就果斷退學家校。再插班去私立小學一年級。終于讓孩子在四歲半時摘了疑似高功能自閉兒的帽子。六歲時才摘了選擇性緘默癥和語遲的帽子。

從三歲和各種幼教工作者打交道,到現(xiàn)在給娃報補習班,我每次和老師溝通介紹孩子的特點,他的強弱項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都被人誤以為我也是教育工作者。說我很會觀察并總結(jié)。分析這孩子特別準確。

一開始孩子進步不明顯,家長心里也打鼓著急。然而家長越急孩子壓力越大越不會進步。家長只能行動上雞血心態(tài)卻放的很佛系。最差就是養(yǎng)著孩子一輩子。比這更好的結(jié)果都可以接受。慢慢家長孩子都習慣了每天踏實練習,學不會就每天重復訓練。只注重過程而不關(guān)注結(jié)果。終于孩子7歲多時變成了比較害羞靦腆但能和同學老師親友社交,愛笑愛鬧的陽光孩子了。課內(nèi)成績除了體育,其他都上平均分或更好了。課外三語閱讀也兩種入章,一種也進步了。也有時間上一些文體興趣班,穩(wěn)步進步了。

目前我覺得這娃再努力也趕不上牛娃那種速度。但是按照現(xiàn)在的發(fā)展,他應該可以讀個普通大學擁有平凡的人生。而不是一開始我擔心的一輩子關(guān)家里不和人交流不能找到工作了。這孩子起點低,現(xiàn)在回頭看過去接近五年的努力,孩子的進步速度也很驚人了。健康第一,努力第二,其他的我不多想了。
高敏感是種天賦(敏感不是缺陷, 而是上天賜… 
提到的圖書
高敏感是種天賦(敏感不是缺陷, 而是上天賜…
91人有 · 17人讀過 · 書評1
(丹麥) 伊爾斯·桑德 著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
回應7 舉報
贊10
收藏3
3年前
樓主真不容易,給你點贊!
3年前
柳夢纖纖 樓主真不容易,給你點贊!
謝謝!
3年前
超棒噠爸爸媽媽和寶貝兒??????
3年前
特別替你們高興,付出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我們家這個還不能正常和大人溝通,我要繼續(xù)努力才行。
3年前
mila媽媽 特別替你們高興,付出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我們家這個還不能正常和大人溝通,我要...
謝謝!一起努力,加油??!
3年前
特別感動,也為你們高興!??
3年前
偉大的爸爸媽媽,特別替你們和孩子高興??
發(fā)布

推薦閱讀

9歲
想法
慢慢來,不要急,多輸入,多練習 慢慢來,不要急,多輸入,多練習。
這句話被我貼在手機桌面上,每日誦讀。

娃幼兒園畢業(yè)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啥也不會,我急得不行,親自從1+1開始教,從aoeiuv開始教,從apple開始教。

暑假集訓了一個半月,每天100題算術(shù),從1+1做到了20以內(nèi)加減法混合運算,花了整整45天。做完了整整2本的口算天天練。

上了小學,英語還是一塌糊涂,一堂課老師教4個單詞,回家她只會念一個,這唯一的一個還是暑假里教過她的,光是記住另外三個單詞,從晚上6點一直背到凌晨1點...
19 15 2
13歲
想法
學習是場馬拉松。
普娃,只能慢慢來,保持住學習熱情,不要厭學就好。
我有個同學,小升初考了全校第二。確實比我優(yōu)秀,我當時二三十都不一定排的上,字寫的比我好,比我聰明。后來初中不知道瞎想啥,一下子退步了,后來又去談戀愛了,最后高中都沒考上。我這個笨點的,反正也不討人喜歡,反而吭哧吭哧還考了個高中念念。
學習不確定因素太多了,高中有個男同學也是的,當時是學校免三年學費在重點高中挖過來的,每次考試第一名,遙遙領(lǐng)先,后來沒競爭力吧,怎么考都第一,慢慢懈怠了,還和班花合照,各種不良嗜好...
22 6 5
11歲
13歲
想法
不慢慢來還能怎么樣啊
雖然焦慮得很
群里的媽媽說
班上一堆99分的 就她的閨女100分
然而 我們班連99的都沒有啊
這就是差距
我家更差勁
你不接受又怎樣
今天跟我講上次科學考了80
????????我花了那么多時間幫她復習
連90分都考不到
我徹底見識了她的渣
????????
人家三門滿分 幾乎一直滿分
怎么會有這樣神仙級的孩子
再看看自家的
五年級了TM的5*5=24
??????????
3 2 27
9歲
想法

不慢慢來還能怎樣??啊?還能怎樣???

娃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做好心理建設了,我以后就是后進生家長,我臉皮厚,我不著急。

但等真的進了一年級之后,嘖嘖嘖,后進生家長的身份坐實啦~之前做的建設呢?心情怎么還是略微有些苦澀呢?

圖一:2020年就開始建設了!

圖二:平穩(wěn)的心態(tài)?迎接捶打?我可真好意思高估自己?。?br/>
圖三:“娃初次上學有什么擔心”這個問題我竟然自信地回答沒有啥可擔心的。我可真敢想啊,我怎么不點首《大夢想家》送給自己呢?

圖四:…不想說話。

*** ***...
10 3 9
12歲
想法
讓心做主,靜待花開 其實,“孩子的慢學之道”的主語是孩子,然而孩子卻不是那個能作主的人,關(guān)鍵卻在于我們父母。何時我們父母能放下焦慮,不急不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讓孩子慢下來”就不再成為問題了。說說我們的故事吧。
女兒今年九歲,上四年級了,我們一直采用的慢養(yǎng)方式。二年級之前,女兒從未上過任何興趣班和輔導班,而且每每作業(yè)多了,晚上寫到很晚沒有時間玩耍時,我就會有些焦慮。焦慮這么小的孩子,沒有充足的時間玩,如何是好?我是真心焦慮,只是這種焦慮極少能得到共鳴。大家忙著焦慮孩子學的各種技能和知識比...
8 2 5
7歲
9歲
想法
這個問題怎么說呢?做為一名躺平媽,我是很懶的,但我并不是放任不管。我會陪伴孩子,允許孩子按自己速度來慢慢學習。
我覺得我唯一能帶領(lǐng)孩子的就是堅持閱讀,在閱讀中去發(fā)現(xiàn)去了解更大的一個世界。而學校的成績,高點低點沒關(guān)系了,就讓他們按老師的進度去學吧。
其他的我也做不了多少,我怕做多錯多。而且我不想不顧娃的感受,提前硬灌。我始終覺得就算娃進度慢一些,但喜歡閱讀,能夠自主思考,那么不會落后太遠。
我娃一年級,她是小齡娃一枚。在行為,表現(xiàn)各方面肯定要比大齡娃稍落后。加上我娃不怎么愛表現(xiàn)...
匿名花友
想法
現(xiàn)在的孩子確實不容易,不但要有知識的深度,還要有知識的廣度。
他們所探討所了解的內(nèi)容早已經(jīng)不是我們兒時的那個水平了,甚至比我們今時今日了解的還要全面,還要廣博,還要深。
所以我覺得理解很重要,不是說對知識的理解,而是對孩子的理解、體諒。
三分教七分等嘛。
沒有必要比,每一朵花都有她特有的美麗,每一朵花都有她綻放的時刻,我們就施好肥、澆好水、耐心等待好了。靜待花開。
3 1 5
匿名花友
想法
我兒子也挺好動的,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能注意力極度集中。但是不感興趣的事情就完全相反。向優(yōu)秀的媽媽學習,要無底線是保護好孩子的身心,兒子在我身邊我可以隨時調(diào)整。
可是侄女兒的事情就比較麻煩了。侄女兒剛好十周歲,四年級。一二年級還比較好管(一部分是管理,一部分是自律),比較乖巧、聽話,作業(yè)質(zhì)量和成績一直都比較穩(wěn)定。但是到了三年級因為疫情、因為抖音的泛濫的干擾,一家子四個成年人,三個刷抖音,還有一個不刷抖音但是要打游戲的人。我也是服了!都覺得自己是成年人,每天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需...
10歲
想法
其實是不是慢慢來?真的不是家長選擇,而是小朋友自己的行為。像我們加班,他在圍棋上就不會有慢慢來的心態(tài),自己就挺爭強好勝的,但是在學英語精神上,他就真的是像個慢蝸牛一樣。想讓他快也快不起來,所以就只能佛系了。項目也有類似的情況吧,像自行車,他就會很喜歡進步,飛速像打籃球和乒乓球,他就不喜歡,就是你不慢慢來也不行
6歲
11歲
想法
快慢按照孩子可接受的節(jié)奏來 快和慢都是相對的。個人覺得只要孩子能接受這樣的速度,那么稍微i+1,也未嘗不可。
我們比網(wǎng)上牛蛙那是慢了,英語和數(shù)學都慢。但是我們已經(jīng)在稍微追趕了,按照娃的性子,RAZ不搞,數(shù)學思維不搞才好。但是總歸要面臨競爭的。娃不耐雞,那就每天還繼續(xù)晚上遛彎和看動畫片吧。但是該完成得,還得完成,哪怕每天進步一點也是好的,。
1 2 3
亮亮晶晶媽
亮亮晶晶媽
2017
2015
作者熱門分享
回顧0-3歲思維啟蒙  贊94 · 收藏486 · 評論30
聊聊數(shù)學啟蒙-1: 需求與興趣  贊55 · 收藏242 · 評論21
0-2歲的寶寶適合玩哪些積木?  贊32 · 收藏152 · 評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