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邀請回答這個話題,實在是太合適了。我家跟過廖彩杏和汪培珽,而且是完整跟完,一本不拉。正好借此,回顧和總結(jié)一下我們實踐的感受:
廖彩杏:特點是音頻超級好聽,非常適合小娃磨耳朵。我們的實踐方法(耗時一年):基本沿襲廖彩杏的路線,3本放火火兔里滾,滾熟了每本都跟讀下來,有的甚至娃自己可以背誦。小童在不認字的階段,聽力輸入很重要,另一個就是訓(xùn)練開口,跟讀是非常好的一個方式,娃從最初聽一句跟一句,到逐漸聽一段跟讀一段。跟讀完100本,耗時1年不到,打下比較扎實的聽力基礎(chǔ),和復(fù)述能力。
汪培珽:汪的音頻比較一般,但勝在難度平緩,基本從汪1到汪3,AR分布在1.5-2.9。我們的實踐方法(耗時6個月):汪完全用來指讀,刷完了汪123的100本。汪1汪2,一個故事聽一遍,娃自己完整朗讀一遍。到汪3開始基本就進入自主閱讀,不需要提前聽音配或者媽媽講,可以直接朗讀。汪123全部刷完后,我們就順利進入初章了,開始讀My weird school(大班下)。注:汪培珽書單,要到汪7才對應(yīng)Magic Tree House,所以100本的積累讓我們快速飛躍,真的是意外的驚喜。
現(xiàn)在回頭來總結(jié)英語啟蒙,非常感謝廖彩杏和汪培珽,而我們先廖彩杏后汪培珽的路線,實踐下來也是最推薦的方法。當(dāng)然有的用來聽,有的用來親子閱讀,而我家是用來日有所誦。
曾經(jīng)焦急過怎么還不認字,也焦急過什么時候進入橋梁,什么時候進入初章。其實量到了自然質(zhì)變,靜待花開,順其自然。英語啟蒙最重要是堅持,希望和花友們一起加油,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