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工具

瀏覽154.5萬 · 日志118 · 想法140 · 問答8
寫日志
8歲
想法
要說工作中獲得的能力對孩子的影響,那對我而言應(yīng)該是,我女兒從小就特別喜歡玩故事性的游戲,她給她的娃娃起名字叫小鈴鐺,會去照顧小鈴鐺,給他換尿布,洗澡,陪她玩和給她講故事,模仿爸爸媽媽對她做的事來照顧小鈴鐺。每天還會有不同的情景,觸發(fā)不同的故事。 我女兒和喜歡各種各樣的功能車,救護車、警車、救火車,經(jīng)常進行情景小故事,哪里哪里發(fā)生了火災(zāi)or有人受傷or出現(xiàn)了突發(fā)事件,需要救援,接到電話,之后還會模仿大人在電腦前工作的樣子,說“收到求救,救援隊,馬上出發(fā)?!?玩樂高和磁力片也是,今天要搭一個動物園,給她的動物朋友們過冬天,明天要搭一個大公寓樓給她的小人朋友們(就是樂高和磁力片里的小人玩具)做鄰居,大家都住在一起。 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有一個自己的小世界,我們能做的就是守護這個小世界。 另外說一個媽媽的興趣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吧,我自己有個興趣愛好就是做手帳,每天會做手帳記錄我女兒的成長,從四個月開始,堅持到現(xiàn)在,2年8個月了,手賬本寫了6本。因為做手帳會用到畫筆和膠帶的拼貼,我女兒從小就特別喜歡畫畫和貼紙,一個不注意趁著老母親去上班,毀了老母親的絕版膠帶這種事情也發(fā)生過幾次。 給他買的貼紙書,他不只是單純的貼完,就完事兒了,還總是會拿出來看,給姥姥講這些都是什么,發(fā)生了什么。 其實家長的優(yōu)良愛好和持之以恒的踐行,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影響,育人先育己,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和老師。
10歲
想法
#打卡95天# 今天一起做了手工貪吃鱷魚????????看??上面真的挺嚇人哈哈,看下面鴨子爪子嘛??????手工的成品對于我們娘倆來說真的太不重要了哈哈,重要的是親子的陪玩過程,娃最喜歡做手工,剪刀拿來就是各種剪,訂書機拿來就是各種訂各種信封??,各種包包,里邊畫上一些畫,然后送給爸爸媽媽說是給我們的驚喜,每次拆開來還要非常喜歡非常驚訝??,配合娃演戲還真挺累的?????? 還畫了一副我們的家,今天外邊下雨了???,還把外邊下雨的情況畫出來了,觀察挺仔細,想的怪周到??????必須老母親陪他一起涂色才會涂,不過大部分都是娃自己涂的,因為今天新買的畫筆特別喜歡??喜新厭舊的娃呀哈哈哈??越來越會搭配色彩了挺好的,最喜歡的就是每天畫呀畫呀就是不愛涂色,希望有了新畫筆能都涂上漂亮的顏色。 今天挺充實,又一起玩了泡泡實驗確實太好玩了,后來娃自己又創(chuàng)造一種玩法就是拿吸管吹泡泡,過程中玩的太嗨了,老母親也嘴巴癢癢了,又去拿一個盤子一個吸管一人一個吹起來啦,越吹越大,還加了色素,可惜吹出來的不是彩色的?????? 以前都是數(shù)獨版玩的舒服,淘寶買的書做起來還挺方便不擔(dān)心翻盤哈哈哈,自己計時了用了20分鐘數(shù)獨玩玩挺好,鍛煉專注力,發(fā)展思維。
7歲
10歲
想法
我們心中的桃花源,蔡皋奶奶畫出來了 知道這本書是因為紀(jì)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中的介紹。在紀(jì)錄片里,繪者蔡皋奶奶坐在自己家屋頂?shù)男』▓@里,用畫筆描繪著眼前的點點生機。從小的鄉(xiāng)村生活和后來下鄉(xiāng)的經(jīng)歷,培養(yǎng)了她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這本繪本的文字是松居直先生改編的,由唐亞明翻譯成中文。作、繪、譯者都是國內(nèi)外繪本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這本書也入選了日本的小學(xué)課本。 看到這本書,大家一定都能回憶起小時候讀過的課文——陶淵明先生的《桃花源記》。只可惜我們當(dāng)年還沒有這么美麗的兒童繪本,把這幅美好的農(nóng)耕生活景象用圖畫描繪出來。所以,一見到這本繪本,我就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一位豆瓣網(wǎng)友說,“能將仙氣與煙火氣無縫熔接在一起的,是這本繪本,是蔡皋先生?!崩L者用中國傳統(tǒng)的水墨畫風(fēng)格作畫,書中所畫的桃花格外靈動,隔著紙張仿佛能聞到盛開的桃花的香氣。人物肖像、小細節(jié)等都有一種真實感,準(zhǔn)確地反映古代人的生活和習(xí)俗。這一幅幅質(zhì)樸、安靜、祥和、美麗的中國田園生活畫面,讓人產(chǎn)生無限向往。 對于漁翁第二次找不到那個村莊的原因,松居直做了一個的改動,他把漁翁沒有信守諾言的情節(jié)改成了漁翁再也找不到桃花源。這個改編使人物更單純,更適合孩子去閱讀和體會。
帶孩子去公園,別忘了帶上這本書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xué)家法布爾的代表作,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史詩”。魯迅先生也曾贊揚《昆蟲記》是“講昆蟲生活的楷?!?。 不過,《昆蟲記》原作文字較多,學(xué)術(shù)味道偏濃,并不適合孩子閱讀。還好,喜歡昆蟲的小朋友也不用愁,浪花朵朵童書最近引進了一套《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就是專門給孩子讀的。 《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基于法布爾的原作,由日本法布爾學(xué)會理事長奧本大三郎進行了重述改寫。奧本大三郎是日本首個翻譯《昆蟲記》的譯者,對于其內(nèi)容非常熟悉。這次的改編中,他讓法布爾化身為老師,和喜愛自然的小朋友交流溝通。這樣的場景讓小讀者更有浸入感,讀來興趣盎然。 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 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 該書插畫作者山下浩平也是日本法布爾學(xué)會會員,從小就喜歡觀察昆蟲。在他的畫筆下,各種怪模怪樣的昆蟲變得可愛起來,同時還保留了其特征。 這套書共三冊,包括《認識昆蟲的本能》《有趣的昆蟲實驗》《昆蟲的生存絕招》。每本書都有170多頁,詳細介紹了近40種昆蟲。其中多數(shù)昆蟲在國內(nèi)都有分布,因此孩子讀的時候可以和現(xiàn)實中看到的昆蟲對應(yīng)起來,很是實用。 全書基本上是左側(cè)文字、右側(cè)插畫的形式,對于小朋友來說,讀起來毫不費力。除了昆蟲知識外,書中還給出了一些昆蟲標(biāo)本的照片,給孩子直觀的感受。 拿一種比較常見的昆蟲——圣甲蟲為例,我們看看《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中是如何引導(dǎo)小讀者們來了解這種昆蟲的呢? 圣甲蟲,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屎殼郎。之所以這樣叫它,是因為它們以糞便為生,每次見到時它們往往就是在搬運糞便。這種昆蟲給人感覺臟臟的,一看到就想躲遠一些。不過,昆蟲學(xué)家法布爾卻不這么認為,他反倒要去到屎殼郎聚集的地方,也就是有很多動物糞便的地方,來仔細研究這種昆蟲。 首先,法布爾帶領(lǐng)孩子們進行觀察。包括觀察圣甲蟲的外形特征——“頭部邊緣呈鋸齒狀,前腿長有鋸齒,后腿很長”,呈黑色,還會飛;觀察它推糞球時的動作——“長長的后腿抵住糞球倒立起來,然后前腿撐地”這樣倒立著來推糞球;還可以觀察圣甲蟲的卵產(chǎn)在哪兒、圣甲蟲之間打架會怎么樣等各種小細節(jié)。 其次,要開動腦筋進行思考。比如說為什么圣甲蟲的身體到處都是鋸齒呢;除了推糞球這種方式外圣甲蟲還有別的辦法搬運糞便嗎?這些問題在書中并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先拋出一個問題,然后給出觀察思路,再進行探討,這樣一步步接近答案。當(dāng)然,書中給出的也并不一定就是標(biāo)準(zhǔn)答案,小讀者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后得出不一樣的結(jié)論,興許你就會成為下一個“法布爾”呢! 第三,還可以設(shè)計實驗進行深入研究。比如法布爾先后用短針和長針將糞球釘在地上,看圣甲蟲能不能解決這些難題。結(jié)果有些出乎意料,沒想到圣甲蟲還有一定智慧呢!小讀者們也可以嘗試自己進行一些類似的實驗,肯定能學(xué)到更多。 書中還介紹說,埃及分布有多種圣甲蟲。每當(dāng)尼羅河河水泛濫時,也恰好是圣甲蟲羽化的時節(jié)。古埃及人看到大批圣甲蟲破殼而出,認為它們是死亡之后,在地下脫胎換骨又獲得新生,是“重生的象征”。因此他們將寶石刻成圣甲蟲的形象,作為首飾,還用來裝飾法老的墓穴。 這一點在《阿布卡克斯歷險記2:在古埃及》一書中也有多次體現(xiàn),感興趣的小讀者可以去看一看。
7歲
想法
昨天小初十因為畫筆不出水竟然把畫筆全部扔掉(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告訴他不要了吧~男孩兒真的是口令式,你要讓他干啥,給句話馬上去做)三歲2個月的他略帶了一丟丟倔強,說話就扔了所有的筆(不知道是真覺得不想要了還是故意氣我)我竟然因為扔畫筆的事生了氣,我說既然不要以后我都不會給你再買了,他點點頭說嗯,好的??我直接無語?? 這樣類似的事情最近是越來越頻繁,孩子也有了自己的脾氣,也有了倔強的一面; (去打疫苗等疫苗本時間過了不愿意離開醫(yī)院,我走了他還在,我要出門他要待在家里,讓他干這個他就偏去干那個,玩具或者書不可以踩在地下,我會說你是不要了嗎?那我扔出去吧,他說好??哈哈哈老母親~看著貴貴的書心疼的真的扔了,有時候孩子就要陪他試錯,我們不都是這么長大的嗎! 今天晚上反思:其實孩子也是在慢慢理解大人的行為,需要好好引導(dǎo),不可以采用強制手段(比如說不理他,這樣大人豈不跟孩子一樣耍性子了?)跳出思維換位思考就能想通了~給孩子多一些包容,慢慢引導(dǎo)吧! 當(dāng)你對孩施狠的時候,他不是不愛你了,他是不愛自己了~我希望他們能夠好好愛自己,找到自己,這樣才能好好愛其他人。晚安??
5歲
書評
落葉跳舞
伊東寬 文/圖;蒲蒲蘭 譯 / 二十一世紀(jì)出版社
《落葉跳舞》這是一本被列為人民日報中小學(xué)必讀經(jīng)典書目,作者伊東寬巧妙地利用不同顏色和形狀的落葉,創(chuàng)造了這本關(guān)于落葉的繪本。把落葉跳舞這種動態(tài)的美,定格成美的畫面,給我們強大的視覺沖擊,同時,也讓我們的孩子學(xué)會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發(fā)現(xiàn)美。 在為孩子講讀這本繪本時,有以下4點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 1.在作者的畫筆下,把葉子枯萎飄落下來的過程,想象成了在快樂的跳舞。繪本中傳遞出的氛圍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和生命的美好。作者用他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把一片片落葉經(jīng)過裁剪、拼貼、組合變換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樹葉精靈,這里面既有手舞足蹈的人物,也有活靈活現(xiàn)的小動物:有云山雀、貓頭鷹、咕咕貓、小雪人、紅櫻桃、板栗子……但或許孩子們的小腦袋里會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在翻頁時,先問問孩子這些葉子像什么,它們在做什么,給予孩子表達和想象的空間。 2.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運用了細致的表現(xiàn)手法,將葉子的形態(tài)塑造的形態(tài)各異。我們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這個形象是用葉子怎么做出來的?比如圓圓的葉子摳兩個洞就做成臉部的造型,把葉子的莖部黏在一起就是頭發(fā)、手指和胡子。我們還能清晰地看到葉子的脈絡(luò)和紋理以及邊緣處的鋸齒,我們可以帶著這本繪本撿落葉的時候,為孩子科普如何通過落葉分辨樹的品種。如果不是特別了解的家長可以借助網(wǎng)絡(luò),和孩子一起進行對比細節(jié)認知樹的品種。 3.和孩子一起觀察一下不同樹葉精靈的服飾吧!作者巧妙的用不同的樹葉設(shè)計成了不同的服裝造型。比如那只頭戴尖尖帽的小老鼠穿著一個小馬甲,飛得最高的小精靈穿著銀杏葉做的蝙蝠衫;旁邊還有穿著楓葉做的西服……每個小精靈的發(fā)型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使用樹葉尾部做成的尖尖的高帽子,有的用一根細細的葉柄往葉子尾部一放就成了一頂好看的草帽;有的是銀杏葉子剪掉中間部分,留下邊緣一圈,就成了荷葉帽……這些創(chuàng)意相信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啟發(fā),閱讀后和孩子也來創(chuàng)作屬于你們的《落葉跳舞》作品吧! 4.這本繪本全書加上標(biāo)點只有158個字,但充滿韻律感,“沙沙沙,起風(fēng)了。輕輕地,風(fēng)停了?!弊x起來就像一首散文詩,非常易于孩子復(fù)述。我們可以帶著這本繪本走進大自然,或是帶著“大自然”的杰作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本繪本,為孩子科普樹葉為什么到了秋天會枯萎掉落,為孩子進行生命的認知科普。 這本繪本不僅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到秋的美好,更是給到我們家長一個思考: 我們的孩子因為生活在鋼筋水泥筑造的城市,被各種課外班壓得喘不過氣,家長重視書本教育,卻忽略了大自然其實是最好的教育。很多孩子對大自然的認知主要來源于書本、小區(qū)和公園的綠化,對大自然的感受可以說是膚淺的、淡薄的。但其實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課堂,它比科技產(chǎn)品帶給孩子的感受更真實。陪孩子在大自然中一起做游戲,像繪本中帶孩子一起拾撿落葉拼湊出各種形象,或是陪孩子走在田間地頭,認識莊稼、了解作物的生長......這些都能夠讓孩子充分體驗到大自然的魅力,既增強了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也能學(xué)習(xí)到知識,這是在家里所體驗不到的,也是玩具無法給予的。人生于自然,長于自然。待在家里是想不出“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游”的詩句的。因此,在這里,我呼吁所有的家長,放下手機,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吧! l 為孩子讀書名、作者、出版社的名字,養(yǎng)成正確閱讀習(xí)慣。 l 和孩子一起觀察封面: ①封面上都有什么? ②你看他們像什么? ③他們在干什么? l 觀察落葉精靈的情態(tài),模擬它們的表情,演繹它們的動作。 l 仔細觀察這些葉子表情,引導(dǎo)孩子發(fā)揮想象力: ①用自己的理解說說他們?yōu)槭裁葱Φ媚敲撮_心? l 找找里面有幾種小動物? ①都是哪些小動物? l 有幾個長胡子的老爺爺? ①有幾個戴帽子的人? l 看看書中的拼貼畫都用了什么樹葉? ①小朋友們可以猜一猜哪個是銀杏樹的葉子,哪個是懸鈴木的葉子,哪個又像是細柳葉? l 讀完繪本,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xué)學(xué)落葉們的動作,編一個舞蹈。 l 帶孩子一起把文字完整的讀一遍,感受散文詩的魅力。 繪玩任務(wù) 家長和孩子到大自然一起收集葉子,創(chuàng)作一本屬于自己的《落葉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