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小學成績沒有橫向普遍參考性。就只能看看孩子在自己學?;蛘甙嗉壋煽兯健e說省市,就是各個區(qū)試卷都不相同。改卷風格也各不相同。
之前一年級上期末考試,當時還有老師給讀題,閱讀理解中有個問句大概題目是“從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什么什么”,有的老師讀題只讀了題干,有的老師直接在文中找出這句話讀出來,還有的老師又讀題干又讀了文中內容。老師開家長會自己說的答題效果肯定不同。
以前學校(和現(xiàn)在學校不在一個區(qū))同水平孩子,這次期末都是97、98,作文只扣0.5分。我們現(xiàn)在學校作文全年級最好的就一人只扣了三分,平均扣分六分,一般孩子都在4—8分扣分。老師說先看書寫字數,不整齊扣五分,作文中一個錯別字0.5分。
根據句子中加點字造句,只要造句中有錯別字就是一個0.5分。閱讀理解更是重災區(qū),幾乎要和原答案一致。。。
上次期中班里有孩子作文寫跑題了,扣了一半分。原學校(題目不同)孩子同學作文也寫跑題了,一分沒扣。。。
沒有可比性??!我們自從四年級開始作文就一直扣5、6分、7分、9分,加上作文分妥妥分數也會養(yǎng)眼。
客觀原因找完了,還是要看主觀,確實孩子作文書寫不整齊,直接扣五分,再來幾個錯別字,可不六七分的扣。不管那些客觀因素,薄弱就是薄弱,糾結分數沒啥意義,還是得著眼自己孩子,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