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y Li
Windy Li
花友號1180097
2016 2012
粉絲 3
獲贊和收藏 0
書架 1 >
Oxford Reading Tree 4-11: The Play
讀過 0
書評 0
書單 0
15歲
想法
低幼不必學,若已經(jīng)是大童了,需要盡快應(yīng)付小升初那就新概念

新概念?

1.先聽,每篇文章仔細聽幾遍,然后你提問,讓孩子回答問題,書上有問題。~測試聽力作用 預估5分鐘?

2.孩子自己朗讀,你糾音,多讀,爭取背誦 預估5分鐘?

3.每篇文章后面講解,重點單詞看一下(低幼就不必特意被這個,大童若此為主線就背) 預估10分鐘?

4.做后面的習題,預估10分鐘 5.過一段再看看是否背熟練
?
9歲
15歲
想法
二年級以后,孩子可以獨立閱讀了,進入三年級以后,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更是大大加強。

在此基礎(chǔ)上,我和孩子共讀了一套五本的墨中國看懂名畫系列,孩子首次在古畫古文的熏陶中感受古文化的優(yōu)雅,細密與博大。

閱讀古代名畫,需要學習很多知識,涉及地理信息、歷史典故以及對古文語境的一定熟悉度,一開始切入需要家長協(xié)助。

其中,我們讀的第一本是《顧愷之和他的洛神賦》,從畫作的開卷知識到畫作應(yīng)該怎樣欣賞,里面有許多細節(jié),我們體會到很多意境,了解了曹植的人物性格,“翩若驚鴻,宛若游龍”,如此綺...
適合小學生讀的中國近代史?貌似沒發(fā)現(xiàn)好讀又寫得客觀,且尊重歷史的那種書籍。特別是針對群體是小學生的。

我們家是準備從先了解歷史人物開始,也就是從讀人物傳記——再過渡到歷史書。

怎么說呢,近代史不好寫,政治原因,還有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我自己是從歷史事件和人物回憶錄開始“發(fā)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的近代史的。

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部(哭得稀里嘩啦):齊邦媛的《巨流河》(據(jù)說刪減了不少),馮驥才的《一百個人的十年》和《無路可逃》(關(guān)于文革的),鄒靜之的《九棟》,還有楊顯惠的甘南三部曲,還...
17歲
想法
家有同款娃,閱讀天天進行著,作文不見提高,我是這么看的:

第一是因為文學類作品閱讀水平有待提高。 對此,著名作家葉圣陶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里就指出了“閱讀與寫作是一貫的,閱讀得其法,閱讀程度提高了,寫作程度沒有不提高的”。這句話說白點,就是說閱讀能力差的人寫作能力也不容易提高。娃如果不能有效閱讀,雖天天進行著,但卻不容易提高寫作能力。

我觀察了一下,自家娃看書的情況,現(xiàn)在偏好看科普類,對文學類的多半還是看個情節(jié)、看個熱鬧,看個消遣,沒有有心去獲得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更別...
想法
我一直認為閱讀多了,能寫出好作文只是時間問題。現(xiàn)在看看上6年級的女兒和身邊看著長大的孩子,覺得這事其實和思維還是有點關(guān)系的。形象思維強的孩子寫高中入學前的作文絕對有優(yōu)勢,高中后以議論文為主,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了。

話說回來,即便是形象思維一般的孩子,經(jīng)過點撥,還是能寫出好作文的。首要條件當然就是閱讀的儲備量,當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實際上語言的基本準備已經(jīng)完成,但這并不代表選材能力、構(gòu)思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已經(jīng)足夠,這相當于做菜時的用具和食材已經(jīng)有了,但是不知道選什么食材...
  •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