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倒數(shù)到第一,差生逆襲的秘密是什么?

2022-9-2 14:35 轉(zhuǎn)載 · 圖片13

轉(zhuǎn)載自公眾號:羅玲的空間

圖片

編輯 | 小言
 

韓國作為東亞一國,文化與社會狀態(tài)都與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
 

比如,目前韓國學生們面臨的高壓學習狀態(tài)和社會競爭。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也是學生們的常態(tài)。

圖片

在這樣的情況下,紀錄片《差生》的第三集,記錄了一些孩子從學習上倒數(shù),到最后名列前茅的過程。

經(jīng)歷了厭學、放棄,他們?yōu)楹纬蔀椴钌??他們對自己是如何看待?他們的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重新找回學習熱情?
 

紀錄片中呈現(xiàn)的采訪和細節(jié),讓我們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心理,傾聽他們的想法,理性看待他們的狀態(tài)與行為。

而紀錄片中家長的做法,也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父母的信任,
讓他從倒數(shù),到全校第一
 

洪成浩,可以說是家長眼中最讓人頭疼的那一類差生了。
 

從初中開始,他就沉迷電腦游戲,成績一直在班里倒數(shù)。

除了吃飯和上學,剩下全部時間都在打游戲,每天差不多要玩六個小時。如果是周末,他可以連續(xù)24小時不吃不睡。

然而,這樣一名學校的差生,如今已經(jīng)從名牌大學畢業(yè),進入韓國龍頭公司三星工作,成為了一名IT工作人員。

他是怎樣逆襲的呢?——是父母的信任,改變了他的人生。

在他渾渾噩噩,沉浸在游戲之中,成績一直倒數(shù)的時候。他的母親也非常焦慮痛苦:

「看到成績單的時候會想,這孩子以后該怎么辦啊......有段時間特別在意周圍人的眼光,作為父母覺得很羞愧,甚至開始懷疑,我們家孩子真是腦子不好,還是哪里做得不對?」成浩媽媽如是說。

圖片

盡管如此擔憂著,比起直接禁止兒子玩游戲、沒收電腦,克制不住對孩子的吼叫......這樣的舉動,成浩媽媽卻選擇了另外一種做法。
 

她非常震驚于孩子對游戲的熱情:

「可以連著玩兩天三夜,我感覺真的很神奇,他沉迷自己喜歡的事,真的可以不吃不睡地堅持那么久?!?/span>

既然如此,她想著,與其強硬地干涉孩子的愛好,不如也試著引導他喜歡上其他東西吧。

敲定了這個想法,成浩的父母帶著兒子出去旅游,還學習了跳舞。

與此同時,也始終和孩子保持著良性的溝通。會通過家庭會議和反省書的方式,來化解矛盾和問題。

洪成浩回憶說:

「當時陪我一起做了很多活動,唯一沒有做的就是逼我學習。而且不是簡單地命令我去做什么,而是和我一起去做,一直問我想做什么,幫我尋找喜歡的事情。」

圖片

這個過程很難堅持,不逼孩子去學習,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
 

但成浩媽媽說:

「當然也有很郁悶的時候,我就會問自己,如果孩子一周以后,一個月以后就要死了,我可以給他什么。以這個標準來看,比起學習,更重要的是孩子喜歡做什么?!?/span>

然而,就在高一那年,洪成浩主動提出要退學,去參加職業(yè)電競比賽。任何父母聽到這樣的決定,可能都要瘋了。

但洪成浩的父母同意了,他們支持孩子去參加這次比賽,還親自送他去車站,為他加油。

圖片

也是這次比賽,打消了洪成浩不切實際的念想:
 

「到了首爾,遇到了職業(yè)玩家和游戲高手,一次也沒有贏過,全輸?shù)袅恕M蝗灰庾R到,我的實力不過如此......又想起父母送我到車站還給我加油的樣子,覺得特別對不起他們?!?/span>

圖片

當然了,母親也實話實說:「當知道成浩輸了的時候,我們都快開心瘋了?!?/span>
 

圖片

失去了原本的目標,洪成浩不知接下來該如何去做。此時,他的父母問他:「不如試試看學習?」
 

由于父母沒有逼迫過他,所以,他并沒有過「學不好怎么辦」這樣的壓力。在這樣放松的心態(tài)中,他的成績反而飛速上升,僅用一年時間,就從倒數(shù)考到班級第二,緊接著又成為全校第一。最后,成浩還拿到名牌大學四年獎學金的入學名額。

圖片

可以說,能走到這一步,他的父母發(fā)揮了很大的影響。

如果不是父母對他的接納與信任,他就不會報有這樣輕松的心態(tài)再次嘗試努力學習;如果不是父母與孩子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在游戲生涯失敗后,他也未必愿意聽從父母的建議,再次將精力放到學習上來。

     能否成為人生中的優(yōu)等生,
心態(tài)很重要

紀錄片中做了個調(diào)查,調(diào)查高考10年后,300個人的收入和對生活的滿意度。
 

在收入和生活滿意度最高的20%成功人士里,有不少在上學時候都曾是差生。

他們中,有的是逆襲考進了名牌大學,有的是讀的專科學校和排名不好的地方大學,但在工作中有很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所以收入很高,生活不錯。

而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都沒有被父母強迫學習過,也很少因為成績和父母吵架,即使因為成績發(fā)生了沖突,也都能和父母溝通解決。

圖片

而那些沒能反轉(zhuǎn),一蹶不振的孩子,并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感受非常不好。

有的孩子說——「成績下降的話會很羞愧,感覺人生都要完蛋了?!?/span>

圖片

洪多藝——「很害怕,學習這件事就讓人害怕?!?/span>

圖片

惠媛——因為老師在宿舍發(fā)現(xiàn)了酒瓶,于是讓她寫檢討。而實際上喝酒的是同宿舍另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在因為成績被區(qū)別對待后,惠媛選擇了輟學。

圖片

      小結(jié)

我們一直試圖尋找能改變孩子壞習慣,能提高他們學習成績的外在方法,卻很少去探討,一個孩子為什么會成為差生。
 

或許孩子成績好不好,能否從小學一直保持到高中,并不在于他上了多少補課班,是否為自己的成績感到擔憂,拼命刷題,而在于他的學習感受是怎樣的。

當孩子的學習感受很好的時候,他才會產(chǎn)生內(nèi)在的動力去進步。而對學習有好的感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來自于父母的行為與言語。

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到,父母的信任與支持,會在孩子身上迸發(fā)出強大的力量。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遞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能讓孩子逆襲的力量,不在于用逼迫的手段進行外力拉扯,而是要通過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和接納,喚醒他們內(nèi)在的動力。

擁有父母的信任與接納,將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圖片

小貼士:

文中介紹的是《差生》中與父母有關(guān)的部分內(nèi)容,感興趣的朋友們還可以去看看另外幾集。

制作組采訪了很多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我們能從中看到這些孩子真實的想法、掙扎、壓抑與痛苦,片中也探討了家長們的無奈。

在第4集中,還講述了美國與韓國的校園改革,我們可以看到心態(tài)的改變,對孩子的學習會產(chǎn)生怎樣的積極影響。
 

歡迎留言說說
你身邊是否有曾經(jīng)的“差生”逆襲的故事呢?
 


回應 舉報
贊4
收藏10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