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幾天心態(tài)的變化

2019
2017
2023-1-15 17:15 原創(chuàng)

不知道這幾天發(fā)生什么,感覺在自己體內發(fā)生巨大了化學反應,上幾天還有的希望,掌控感,未來可期,一切美好的感覺,突然像一捧流沙,鉆出我的掌心不停的滑落……。

突然感覺自己引以為傲的東西可能在別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可笑,可能我知道的,別人早就知道了,而我卻視若珍寶。然后對自己一系列的不滿意緊隨其后,自己寫字難看的要命,家務做不好,飯做不好,孩子照顧的不好,戶外無法堅持,孩子學習細節(jié)也處理的馬馬虎虎……。幾乎否認了自己所做的一切,仿佛我能做的大家都已經信手拈來,而我卻一直洋洋得意……。一陣莫名的羞恥感涌便全身……。

我怎么調整自己眼下的狀態(tài)?告訴自己這一切都不真的么?你沒有那么差么?你很好么?我想我不需要告訴自己這些,我需要客觀的看清自己生活的全貌。

我現在的確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確實是內卷或者完美主義傾向導致的,但更多的是我對自己的生活中的問題主次不明。

我現在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就是我需要重新開始上課,除了增加家庭收入這個根本原因以外,我必須要有過硬的教學質量。這點目前我不夠篤定,需要與現實的碰撞,并且不斷的迭代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突破局限性。這是目前其實我最應該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地方。而不是把注意力過多的被次要矛盾分割。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果我不能保證自己有很好的且穩(wěn)定的收入,我就無法保證整個家庭的大樓的穩(wěn)定性。

金錢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讓人去想金錢以外的事情。

是的,我不想為了金錢疲于奔命,我也不想在“買”與“不買”之間過分糾結,我從來不推崇過度消費,在不同價位相同商品做最優(yōu)選擇始終是我的消費邏輯,但是我目前的消費邏輯,始終在必要之物上做買與不買的選擇,這樣的權衡讓我羞恥,甚至是痛苦,但是都是輕微的,不易察覺的,掩蓋這些內心深處升騰起來的真實情緒的叫作:勤儉持家。

或許我是在害怕,害怕自己那一天的到來,就像上個月告知文章被推薦到公眾號上,我開心,我激動,雖然深知自己水平一般,但是仍然愿意在這個小小的認可基礎上成長起來。但是,最終我沒有看到自己的文章。我也不想問:“為什么?”偶然的意外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我不應該為之竊喜,我甚至為之前竊喜的行為而感到微微的羞恥。羞恥可能是伴隨我一生最多時刻的主基調,我不再為自己的羞恥而感到羞恥,我開始撫摸它,讓它柔軟起來。

可能這種感覺就是我這幾天無力感涌遍全身的原因,我害怕自己引以為傲的東西,突然是一場空。我所有的教學規(guī)劃,我所有知識儲備,我設計的課堂內容,甚至是自認為了不起的講課方式,到頭來都是我的幻覺……,我想這個才是我這幾天心理變化的根本原因。

如果沒有寫出來,我的思想仍局于表面,我覺得我是累了,我是休息的不夠,因為孩子學習的問題……,我被拉扯到離我自己本身遙遠的地方。只有寫出來,我才能靠近自己。不想安慰自己,也不想轉移注意力,我要盯著核心問題,然后找到應對之法,這才是我獲得力量感的來源。

我告訴自己:如果事實上你真的很差那又怎么樣?

我的答案是:那就努力讓自己優(yōu)秀,繼續(xù)調整自己的認知,打破認知的局限性。多去對比,多去尋找差異,多多去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可以去看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視頻,多去對比,矯正自己的不足。哎,本來想著或許可以去優(yōu)秀學校參與旁聽,后來想想,還是算了,我這種宅到骨子里的人,把手頭的性價比高的視頻資源利用好的,對我來說就夠了。況且,我對自己的領悟力,創(chuàng)造力,遷移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所謂的 一點就透 可能說的就是我這種人。雖然 透 的不夠深刻吧,但是起碼有不斷加深思考的意識,有了這個先決條件,我其實并不需要害怕自己驕傲自滿。

又去查了一下:高度近視導致失明的概率有多大。

得到的答案是:概率不大。

首先,我相信自己是滄海一粟,概率不大,對我來說就是沒有失明的概率,突然對于寶寶們要近視了的事情不再內疚自責,也不再強迫自己,有些事情,我確實做不到,也不想去做,怪我懶也好,怪我沒有上進心也罷,甚至怪我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也好,我就是告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去做啦!放過自己吧!

是啊!放過自己吧!一個連自己的靈魂都無法妥善安置的人,又能給寶寶帶來什么呢?牛娃?學霸?燃盡自己,成全娃么?我想做一個這樣高尚的人么?我本來應該說想,但是我聽到自己說的是:不想。


回應2 舉報
收藏
2年前
加油
2年前
很真實,放輕松,一切都會好起來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嗝嗝麻麻
嗝嗝麻麻
2019
2017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