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掌上明珠媽的幫孩子抄作業(yè)和姚姚媽的瘋狂決定,鼓勵了我把自己的相似做法說出來。因為需要更細節(jié)的披露,所以另開了一個專題。歡迎各位媽媽探討和砸磚。
先談談幫孩子作業(yè)的事情。從2年級下起,英語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有很大一塊需要抄的,班級的孩子們都頗有怨言。到了學期末作業(yè)多的時候,真是來不及做完。 那個單詞或一些句子的抄寫需要抄一遍英文再一遍中文 。我自己就覺得對于英文的學習而言,抄中文就沒有意思,而且太占時間。于是就幫孩子把中文抄好,要求孩子根據(jù)中文意思默寫英文單詞。
我沒有模仿孩子的筆跡,并且在作業(yè)末尾給老師說明,為了提高孩子的作業(yè)要求和效率,我?guī)秃⒆映酥形?。英文老師對這樣一種做法不置可否,我也一直照此執(zhí)行。直到4年級,有這樣的作業(yè)是課代表批改的,課代表把代抄當一件事情向英文老師匯報,老師突然制止了代抄的做法。不過有意思的是,此后,這樣抄中文的作業(yè),基本就不再布置了。這樣不也行了么。我們不就想孩子做有用功嗎?
讓孩子翹課的問題,發(fā)生在兩種現(xiàn)象上,一次為了看世博會,雙休日人太多了,我一次周五幫孩子請了個假——不過那次也沒有覺得人少。以后沒有為玩讓孩子翹過課。
如果是生病,我一直是讓孩子盡可能養(yǎng)好養(yǎng)足再去。
另一種翹課現(xiàn)象是罰的。孩子如果對學習有厭煩和敷衍的情緒在,我就會采取不讓他上學作為懲罰。但我不會跟老師說實情。因為還要給孩子留面子的。
我們在小學是一所普通公辦小學,校長的理念還是很好的。最打動我的是校長在家長會上反復多次強調——有效教育。每次聽完校長的報告,總覺得很感動。
不過每次接孩子的時候,家長的討論,會讓人觸目驚心。說誰誰誰是哪個班級的班主任,會打孩子的。會讓一個玩鉛筆盒的孩子咬著鉛筆盒罰站 ,等等。至于說話態(tài)度兇和說話難聽,例如罵孩子“臉皮厚”等等,那簡直太家常便飯了。令人震驚,時至今日,小學老師們還會用這樣的態(tài)度教學!到底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特權可以踐踏學生的人格?
我們班里的三位主科老師,工作態(tài)度上都很負責。據(jù)說我們的班主任也是語文,總是離校最晚的一個。但是就是最近的一次區(qū)統(tǒng)考上,我們班級小朋友的語文成績,那是嗒嗒烏滴。區(qū)的平均分69我們班73,兒子班級最高分85,edu上很多學生90多。即使如此,開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竟然還自我表揚了一番,說:“區(qū)最差的小學,及格的沒有幾個?!?nbsp;
細想來,這也不怪我們的語文老師,她是沒有能力跟好的學校比的??墒?,也用不著只跟區(qū)里最差的小學比,然后從里到外透著沾沾自喜,家長會上當成濃墨重彩的一筆。最可笑的是,語文老師的公開課上,還讀錯別字,把“牛頓輟學”讀成“牛頓zhui學”。
孩子醒了。有些事情不當著他的面才好。以后續(xù)。
孩子在練琴,我這里接著敘。避開孩子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好讓他順利接受學校教育。我個人的體會還是不想全部地跟孩子溝通,等他長大再說不遲。不過我也不會像父母輩那樣,把老師說成如何如何地崇高,迷惑了孩子的是非觀。例如,我兒子班級,從現(xiàn)在向前推算整整6周,班主任老師實行了禁足管理。要求,下課以后也不許講話,不許離開座位。去廁所,要以小組為單位,就是第一節(jié)課第一小組去廁所,第二節(jié)課第二小組,依次類推。如果該去廁所的課間沒有便,錯過了,那么下一次就是有便了,也不能去。直到便急的情況下、向班干部報告,得到允許后,才可以去。
我不知道你們的學校里有沒有這樣的“管理”,我估計只有監(jiān)獄才會這樣管理吧?可是,我能向孩子說嗎?如果他的人權意識被喚醒了,他會怎樣處理今后的問題?是更屈辱地順應,還是該指出老師的強權?
當然班主任老師有辦法讓孩子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我兒子班級一個成績墊底的男孩子說起這件事:“因為我們表現(xiàn)不好嘛,所以老師讓我們下課不許講話……”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受教育的,首先應該長成人,這種環(huán)境下,還指望成人嗎?
學校教育,校長的理念,都通過一線老師的言行來實施,所以老師的素質和思維,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