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剛滿3歲,他會因為繪本里的一些淺顯的情節(jié)哭泣,比如喜歡的車壞了、氣球破了、可怕的怪獸出場等等,但仔細想想,他不曾因為“感動”而落淚。我覺得這是因為尚且年幼的孩子大多還難以理解這些復雜而細膩的人類情感,他還沒有足夠的人生經(jīng)歷,所以難以共情。
但我是一個淚點很低的老母親,看到死亡和分離、受委屈、不被理解這些情節(jié)都很容易動情,陪讀的過程中也有過好幾次轉(zhuǎn)頭偷偷擦眼角的經(jīng)歷。所以很想把這7本感人心脾的兒童繪本推薦給大家,都是真切觸動過我的,親測好哭。
目錄
適讀年齡:3.5-7歲
感動點:隔代情;離別;生命教育
簡介:小男孩有兩個外婆,樓上的外婆(曾外婆)幾乎不能活動,樓下的外婆照顧著樓上的外婆和她自己。小男孩每周都會和兩個外婆度過一段平實而愉快的時光。直到后來,兩個外婆都變成了天上的星星。
選這本書是其實因為我自己很喜歡,那種面對死亡的坦率是很多繪本無法做到的。故事其實很簡單,沒有什么精彩的大沖突,就是一個4歲的孩子和自己的外婆、曾外婆一起度過的無數(shù)個普通的周末時光?!?/span>
男孩每次都要去曾外婆的針線盒里取薄荷糖,然后陪著不能安全坐著的曾外婆一起被布條綁在椅子上,吃糖,聊天?!?/span>
曾外婆會給小男孩講小矮人的故事,然后由外婆哄他睡午覺。睡醒了外婆會給大家梳頭,然后把自己的頭發(fā)編成小男孩口中的“牛尾巴”。↓
男孩的哥哥覺得曾外婆長得像巫婆,男孩立刻生氣地說:“才不是,她很美!”↓
可是,過程越真實美好,最后的離別越讓人唏噓。后來,樓上的外婆過世了,男孩非常傷心,他看見窗外有一顆流星,媽媽告訴他,那是樓上的外婆給你的親吻。再后來,樓下的外婆也去世了,變成了另外一顆流星。她們永遠活在男孩的記憶里。
這是一個根據(jù)作者湯米·狄波拉(美國繪本之父)兒時經(jīng)歷改編的真實故事。他認為:在孩子的眼睛里,年老也同樣美麗。 大人往往以為孩子很脆弱,像柔弱的花朵一樣,其實3到7歲的孩子有一種自然生成的勇氣,而這是值得培養(yǎng)和鼓勵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狄波拉從不避諱在自己的圖畫書中表現(xiàn)生離死別。
正是因為作者擁有一段非常幸福的童年時光,他有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所以他一直在自己的繪本作品中表現(xiàn)這種動人的親情,即使分離,也依然有最美的記憶。我一邊讀,一邊淚流滿面。這種感覺,我想有過和自己心愛的祖父母離別的成年人應(yīng)該能有所感悟,不是因為悲傷,是因為感動。
所以關(guān)于死亡和離別,我真的非常推薦這本書。不需要用動物形象代替人類來減輕恐懼和神秘感,希望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可以更有勇氣面對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guī)律。愿每一個樓上的和樓下的外婆,都可以幸福。
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6194人有 · 評價3705 · 書評64文/圖:〔美〕湯米·狄波拉; 翻譯: 孫晴峰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09-11
適讀年齡:2.5-6歲
感動點:孤獨與陪伴;友情與親情;
簡介:東東是個不太會表達自己心意,也不懂別人心思的孩子,他沒有朋友,總是自己玩。有一天他買了一包糖球,大小、形狀和顏色都不一樣。他挑了一顆放進嘴里,居然聽到沙發(fā)的心聲。接下來還聽到了自己的狗、爸爸、過世的奶奶、即將離開的秋天,以及自己的心聲。
我一直覺得《糖球》是白希那最好的作品。全程我有三個哭點:
第一,東東聽到了平時啰里啰嗦,總催他寫作業(yè)懂規(guī)矩的老爸的心聲,只有一句話: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無限循環(huán))。東東馬上抱住了一臉懵的老爸。
第二,東東吃了一顆粉色泡泡糖球,吹出的泡泡里有過世奶奶的聲音,奶奶告訴他自己很好,東東也要和朋友們好好玩。但是此時的東東根本沒有朋友。
第三,東東吃了最后一顆透明糖球,在樓下遇到了另一個小男孩,這次卻沒有聽到任何的聲音。于是他打算自己試試:想和我一起玩嗎?
這也太溫馨了吧??!不善說愛的父母其實真的很愛我們,隔代老人對我們擁有最樸實的祝愿,以及,內(nèi)向或有個性的小孩也同樣可以獲得友誼。
我兒子2歲半開始看的這本書,也是一段時間反復閱讀的那種。他也許覺得白希那這種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非常有趣,和以往看的繪本不一樣,也許是覺得糖球能說話這個設(shè)定太amazing!都好,我只希望把這種溫柔的情感,用親子共讀這樣溫馨的方式傳達給孩子。不必為你的獨特而抱歉,很多感情需要用心去聆聽。
糖球12623人有 · 評價9021 · 書評36[韓]白希那/著;明書/譯接力出版社 / 2019-08
3、《市場街最后一站》
適讀年齡:4-7歲
感動點:有一種愛叫“窮也兼濟天下”
簡介:每個星期天,小杰都和奶奶一起搭乘巴士到市場街的最后一站。但是今天,小杰為此很不開心。一路上,他不斷抱怨著:為什么他不能像朋友那樣有自己家的車,而要在雨天里等巴士;為什么他不能跟別人一樣有一個隨身聽;為什么他每次都要來到這個城市臟亂的地方。每個問題,奶奶都給他一個富有啟發(fā)的回答,讓他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快樂。
《市場街最后一站》是歷史上首部榮獲“紐伯瑞金獎”、“凱迪克銀獎”雙料大獎的繪本,該書同時還獲得了《紐約時報》最佳童書、金恩夫人獎、紐約公共圖書館100本必讀書等30多項殊榮。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來,小杰家并不富裕,他們沒有私家車,需要擠公交出行。但小杰的奶奶是一個有大智慧的老人,當面對孫子“為什么我們不能有自己的車”這一靈魂拷問的時候,奶奶回答:“寶貝,我們?yōu)槭裁葱枰嚹??我們已?jīng)有一輛會噴火的巴士了!還有丹尼斯老爺爺(司機),他總是為你表演好玩的魔術(shù)?!惫嫒绱耍緳C先生在小杰的耳邊變出了一枚硬幣。
小杰買不起隨身聽,但奶奶告訴他,你對面就坐著一位彈吉他的“演奏家”呀。在聽完他的表演后,小杰把剛才那枚象征愛與希望的信物送給了“演奏家”先生。小杰是一個家境普通或者說貧寒的小孩,但他卻舍得把一枚“珍貴”的硬幣傳遞給一個帶給了他美好的陌生人。這個細節(jié)非常令人感動。
在車上,奶奶熱情地和乘客們打招呼,小杰也跟著這樣做。小杰給一位盲人先生讓座,并問奶奶為什么他看不見?奶奶這樣回答:“寶貝,你知道什么叫看見嗎?有些人是用耳朵來看世界的?!?/p>
他們在市場街最后一站——一個又破又臟的地方下了車。奶奶指了指天上的彩虹,這么告訴疑惑的小杰: “有時候,當你身處塵土之中,反而更能體會什么是美好。”
原來他們來到了市里的愛心廚房幫忙。
這本繪本完美詮釋了——你如何向孩子介紹這個世界,孩子就會如何認識它。
書中這位優(yōu)雅的女士,正在用自己的切身行動和溫暖的話語影響著自己的孫輩。我們沒法知道小杰以后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但我想,奶奶教給他的這種樂觀、淳樸、善良,會影響他的一生。
這讓我想起了一本經(jīng)典的日本故事《佐賀的超級阿嬤》,雖然窮的叮當響,但是樂天知命的阿嬤卻總有層出不窮的生活絕招。比如在身上綁著磁鐵去吸附金屬廢品賣錢,比如在家門口的小河上橫一根竹竿,把沿河而下被商家丟棄的異型蔬果拿回家吃。阿嬤不認為窮是可悲的,她認為窮也可以開朗地生活。這樣的阿嬤也善良真誠地對待村里的每個人。作者島田洋七先生日后能成為日本喜劇大師,不能強說與阿嬤的“樂觀教育”有關(guān)系,但是他本人的那種笑容和帶給別人快樂的才能里,一定藏著阿嬤對他的影響。 這些常常被人們遺忘的平凡,恰是生活最溫暖。
我兒子剛滿3歲,他喜歡這本書獨特的畫風和色彩,也喜歡里邊的車。但是他生活在一個可以買得起隨身聽的家庭,可能尚不能理解世上有些人甚至連飯都吃不飽。但老母親我看到愛心廚房這頁的時候,真的止不住哭泣。我很容易對這樣的苦難表示同情,卻不曾真正像小杰的奶奶一樣,即使家庭條件不好的時候,也愿意為更窮苦的人奉獻一份愛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奶奶卻是在窮困與平凡中,愿意給天下帶來點滴光亮的人。
很欣慰我的孩子在童年讀到了這本書。
4、《眼》
適讀年齡:3-6歲
感動點:熱愛生活;珍視美好
簡介:這本書上有兩個眼睛形狀的洞洞,每一頁看起來都像一雙眼。但翻過頁去,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眼睛的瞳仁原來是畫面里的花蕊、衣服上的扣子、插座上的孔…
這是一本設(shè)計非常巧妙的好書。孩子天生喜歡洞洞,他們總是迫切地想要翻過去看看到底有什么樣有趣的玄機。正是書里面這些看似像眼睛但不是眼睛的東西,構(gòu)成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普通人用眼睛來感知它們,然后認識世界。 但是有些人沒法用眼睛看到這一切,但他們依然熱愛生活。 這點令我深受觸動,本書也因此升華。
作者通過洞洞書這樣的互動形式,傳遞給大家這樣一種寓意:眼睛看見的不一定是真實,看不見的也不代表感受不到。“靈魂的眼睛”應(yīng)能穿透表象,看見事物深層的智慧,以及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
《眼》雖然是一本兒童繪本,但是真的非常深刻。源于此,讓我有機會認識到了這位來自波蘭的著名圖畫書作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她善于使用新穎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總是充滿想象力,作品常常透露著引人深思的哲學深度。她的作品畫風是簡潔清雅的,不像大多數(shù)兒童圖畫書那樣色彩艷麗、造型可愛,也沒有那種淺顯易懂的說教型人生道理。不管是兒童,還是陪讀父母,都可以從她創(chuàng)作出來的這些天馬行空的素材中,看出屬于自己的理解。推薦給看慣了簡單有趣的圖畫書,想要嘗試更深刻更有寓意的故事的家庭,一起來感受一下這股繪本界的清流。
眼1180人有 · 評價640 · 書評13[波蘭]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Iwona Chmielewska) 著;明書 譯接力出版社 / 2013-11
5、《湯姆的小妹妹》
適讀年齡:2-4歲
感動點:老大對二胎的接納
簡介:湯姆是個上幼兒園的男孩,他媽媽生了一個小妹妹。開始他很開心的迎接她,把自己的玩具給她玩??珊髞砑依锏目腿硕紘妹棉D(zhuǎn),而且妹妹夜里還總哭,媽媽要一直抱著她哄。湯姆覺得自己被冷落了。在父母的鼓勵下,湯姆開始給妹妹唱歌聽,哄她開心,漸漸地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喜歡這個小妹妹的!
這是《小兔湯姆》系列繪本的其中一冊,這套書是我家梅森3歲前后的摯愛,尤其喜歡這本。壓根兒沒有二胎的老母親表示非常奇妙!他特別特別愛看湯姆喂妹妹喝奶的這張圖,然后會抱著自己的小熊給它吃奶…作為一個只喜歡車車車的鋼鐵小直男,居然也會被這種兄妹之間有小矛盾但也有滿滿愛意的可愛氣氛感染嗎。
這本書觸動我的是下邊這個畫面,家里來的客人都非常喜歡新生寶寶,圍著她看了又看,湯姆孤零零一個人在旁邊玩玩具。
雖然我是獨生子女,也沒有二胎,但是這種寂寞的感覺卻能真切地感受到,不免為他感到難過。但正如很多育兒專家說的那樣,除了要給予老大和二胎不同的關(guān)愛以外,更應(yīng)該讓他參與到照顧二胎的過程中。湯姆就是這樣,他發(fā)現(xiàn)妹妹哭的時候,只有自己可以哄她,大家都因此表揚他,他也漸漸地感受到了作為哥哥的快樂。
當然,故事很美好,現(xiàn)實中的二胎家庭免不了爭寵打架。但是至少看過這本書,我愿意相信在多數(shù)情況下,這種兄弟姐妹間的牽絆,最終會成為快樂的事。
小兔湯姆系列 第一輯: 湯姆的小妹妹12730人有 · 評價7291 · 書評38(法)伊麗莎白·德·朗比伊 文;(比) 瑪麗-阿利娜·巴文 繪;梅莉 譯海燕出版社 / 2020-04
6、《先左腳,再右腳》
適讀年齡:3-8歲
感動點:隔代親情;不拋棄不放棄
簡介:巴比剛生下來的時候,爺爺巴柏就是他最親密的朋友。巴比學走路的時候,巴柏耐心地說著,“先左腳,再右腳?!币徊揭徊浇虝税捅?。突然間,巴柏中風住醫(yī)院了。經(jīng)過了漫長的等待,巴柏雖然回家了,卻不會走路,甚至不認識巴比……一切都讓巴比十分害怕,直到他鼓起勇氣親近巴柏、幫助巴柏。終于有一天,爺爺在巴比說著“先左腳,再右腳”的引導下,重新學會了走路。
與《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一樣,本書也是美國兒童作家湯米·狄波拉根據(jù)自己的童年記憶創(chuàng)作的自傳式繪本作品。老人教孩子蹣跚學步的場景非常親切,可能在每個家庭都上演過,作者為后邊的轉(zhuǎn)折做足了鋪墊。媽媽告訴男孩已經(jīng)中風癱瘓的爺爺不會走路也不認識你,可是他不這么認為,他堅持要和爺爺玩以前祖孫兩人的積木游戲,他幫助爺爺吃飯,和爺爺一起在院子里坐著講故事,然后讓爺爺扶著自己的肩緩緩學步:先左腳再右腳。
正如人們常說的”隔代親“,老人對年幼孩子總有濃濃愛意,孩子往往也不畏懼衰老,他們希望從中得到很多無條件的關(guān)愛。這種相互滿足和支撐的羈絆,讓這對祖孫情格外熾熱。這種溫柔的堅持與愛,讓讀者銘心刻骨。
先左腳, 再右腳7187人有 · 評價4001 · 書評80[美]湯米·狄波拉 文圖;柯倩華 譯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11-05
7、《你是我的唯一》
適讀年齡:1.5-4歲
感動點:“第一次我們從你的身上,學會如何做好爸爸和媽媽。”
簡介:一個新生寶寶闖入了爸爸媽媽的生活里,他們欣喜、感動,珍惜生命中寶貝存在的每一秒。爸爸媽媽躺在寶寶的兩側(cè),告訴他生命中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爸爸媽媽是那么深深地愛著孩子,把他視作永遠的唯一。
這本書我之前在日志 《12本單價不超9塊錢的便宜好繪本推薦!1-4歲愛不釋手》 里推薦過。它講的也是一個非常樸實的故事,描述的父母子女間相處的點滴日常,每天都在我們的家庭中上演。句子優(yōu)美如詩,非常適合低齡寶寶親子共讀。但其實,這類型描述父母對子女的愛的繪本非常多,往往也都務(wù)必溫馨。推薦這本,其實就只因為書里的一句話而已。
作者描述了那么多父母和寶寶一起經(jīng)歷過的第一次:第一次哭泣;第一次歡笑;第一次抬起腦袋,關(guān)心花草樹木,仰望藍天白云;第一次被狗狗逗樂; 第一次趴在我們的肩頭熟睡;第一次光著腳丫跑來跑去……然后他說: 第一次我們從你的身上,學會如何做好爸爸和媽媽。
讀到這我真的淚目了。原來對于一個新生命來說這么多的“第一次”都被父母記得,原來也不是只有小寶寶才可以感受到“第一次”帶來的欣喜,我們作為父母,也可以實實在在地體悟到第一次做爸爸媽媽的那種感覺。雖然有煩躁、失去、疲憊,但流露在故事里的,或者說傳達給寶寶的,更多還是陪伴、溫情,還有愛。
你是我的唯一1612人有 · 評價757 · 書評16[美]帕特麗夏·麥克拉赫倫 著;[美]斯蒂芬尼·格拉杰 繪; 林昕 譯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 2014-03
好啦,今天催淚推薦就這么多~希望你們也喜歡這幾本讓人感到溫馨觸動的好繪本。 愿大家熱淚盈眶之后,更加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