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Jason一年級,開始了正式的英語學習。牛津英語第一課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
— Hello/Hi
— Goodbye
內(nèi)容似乎還不難,豈止不難,有點太簡單,簡單地有點尷尬,簡單地有點不真實。兩個人見面,Hi,Hello,啥話沒說,轉(zhuǎn)身Bye,Goodbye了。
什么時候會著急成這樣呢?我想了半天,模擬一下上大學時的一幅場景:早上第一節(jié)課,踩著鈴聲沖向教室,迎面遇上以更快速度沖過來的Darryl,
— Good Morning!
— Morning!
— Goodbye!
— Bye!
一氣呵成!然后繼續(xù)沖刺,搶先老師早半個身位進入教室。
我特別想知道,這么兩句話,老師在課堂上,如何一遍遍地訓練,才能耗盡40分鐘?
加上稱呼,可能稍微正常一點,比如說,在早上進入校門的時候,會有這樣的對話,
開始這么簡單,后面肯定會進一步擴展。
真讓我猜對了。一年級、兩年級、三年級、四年級,每個年級第一單元竟然都是打招呼為主。
這是1-4年級上學期課本的目錄。
我們用了四年的時間,終于教完了說hello!
是循序漸進嗎?下面分別是四個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你能看出來,分別是哪個年級的嗎?
整體感覺,一年級到四年級,難度差異似乎也沒有那么大。
其它的小學課本——至少從目錄上看——在一年級就把這個問題搞定了。后面不過是在具體情境下的使用,再也沒有以主題的形式出現(xiàn)過。
對了,26個字母哪里去了?
我當年可是從26個字母的讀寫開始的!第一課沒有,第二課沒有,一年級下學期課本,……也沒有。當我翻到二年級課本的時候,終于看到了。
二年級第一學期開始,每節(jié)課2個字母,一學期學完。
這種慢悠悠的節(jié)奏,適合我!
說到26個字母,就不得不提26個字母相關(guān)的單詞,也不知道是通過字母學單詞,還是通過單詞學字母,反正學26個字母的時候,旁邊都跟著一個單詞。A,a,apple。我們小時候也是這么背的。 B,b,什么了,bee還是banana? 小時候?qū)W的東西真是忘干凈了……。趕緊復習一下。拿著課本,我整理了一下,牛津英語中26個字母對應的單詞分別是
apple,bag,cat,dog,elephant,fivegirl,hand, inect,jar,kite,lionmouse,net,orange,pig, queen,rabbit,soup,table,umbrella,van window box,yellow,zebra
沒有bee,也沒有banana。有點懵。insect,jar,van 這些單詞,我應該是比較晚才認識的。
可能是教材的關(guān)系吧??纯雌渌滩陌?,肯定能找到bee或者banana。
誰說中國人寫書喜歡抄襲,肯定都是原創(chuàng)——有的字母,比如F,對應的單詞,幾套教材竟然沒有一個重復的!
可是,最開始的時候,和字母搭配出現(xiàn)的不是應該是最簡單的單詞嗎?
大家對“簡單”的理解似乎差異很大。
原版的會好一點?國外一些大牌出版社編的小朋友單詞用書是這樣的。
digger,aeroplane,ambulance,alphabet,ankle
親愛的小伙伴,請問,這些單詞您是啥時候開始認識的?
回到第一課的學習。 課后,老師很貼心地發(fā)了一張單詞和句型列表,提醒大家,孩子們都是看著課本才會讀的,拆開來就不會讀了。所以準備了這份單詞列表。請大家逐個單詞認讀。
Jason連字母都認不全,別說讀單詞了。怎么辦呢?我想了個辦法,說你看看第一個hi和課本上那個單詞長得一樣,就可以讀了。Jason找了半天,說沒找到。我當時就火了,怎么能找不到呢?! 后來,……發(fā)現(xiàn),清單是小寫,hi和hello,書上是大寫,Hi和Hello。
上一次提到,課本上有一句話“I ama pig”,私下覺得有些不妥。今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是,I am a bag. I am a book. I am a pencil.
二師弟,大師兄來了??次胰绾纹呤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