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慶幸因為在幼兒園工作,所以很早就接觸了繪本,并開始喜歡上它,也喜歡在拿到一本繪本的時候去關(guān)注一些細節(jié),從封面到扉頁,從環(huán)襯到正文,從腰封再到封底……
從書籍的裝幀除了能看到作者、出版商的用心程度,更重要的是,從繪本封面到環(huán)襯,到最后的封底,這才應(yīng)該是一場完整的親子繪本閱讀過程。
經(jīng)常有家長會問:“我家寶貝不愛讀繪本,總是會跑開,我要怎么做呢?”
寶貝不愛讀繪本,我想,大都是我們需要在“閱讀期待”上多下功夫。
閱讀心理學(xué)上有個名詞叫“閱讀期待”,即讀者閱讀之前內(nèi)心所預(yù)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讀者的知識層次、個人愛好和閱讀能力,構(gòu)成一種綜合的閱讀要求和欣賞水平。
每個寶貝接觸繪本時都會有閱讀期待。這是由他們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驅(qū)使的一種心理指向。但是他沒興趣,我們可以怎樣做?
首先,繪本閱讀,從封面開始。
無論哪一本繪本從封面開始就已經(jīng)傳遞了很多信息。每拿到一本繪本開始,我會先給寶貝讀標(biāo)題還有作者,然后跟他一起觀察封面。
“哇,你看到什么了,還有些什么”( sherry 老師經(jīng)常用的擬聲詞“哇” ???? ,同時,可以適當(dāng)鼓勵一下,增加寶貝興趣。)
提問常常能夠吸引寶貝的注意力,特別是用“懸疑”、神秘的語氣時,寶貝會很容易被吸引過來。也有的寶貝,對爸爸媽媽提問的好奇心轉(zhuǎn)瞬即逝,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節(jié)奏,繼續(xù)追問:“他這是在干什么?飛起來了嗎?他看起來好像很慌張、很傷心,很著急 …… ”(利用語氣特點將情緒表達出來,如果寶貝的英文能力以及爸爸媽媽的口語表達 OK 的話,也可以用英文哦。)
到這里,先別著急打開正文,繼續(xù)打開環(huán)襯。環(huán)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很多繪本的環(huán)襯上也畫有圖畫。不過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而一翻而過。實際上,繪本的環(huán)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guān),有時還會起到提升主題的作用。
接下來,繼續(xù)神秘語氣,哇塞,這有一顆蛋,這里有一幢房子,誰住在這里啊?怎么會在這里呢?它還有什么故事呢?這時候還可以自言自語,用提問的語氣“這是白天還是晚上???”然后問寶貝,這是白天還是晚上啊?這里的提問語氣,不是“考核、測試”,而是“請教”。
隨后可以跟上一句“是啊,是晚上呢 ~ 哇塞,寶貝,你觀察的比媽媽還要仔細,媽媽都沒有看到月亮”這一步,用到了鼓勵 + 示弱的方式,讓寶貝增強閱讀自信,從而提升閱讀興趣。
再接下來,就可以去念正文啦。有的繪本在正文之前的扉頁上還會有更進一步的信息,扉頁不僅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
讀繪本的時候,爸爸媽媽要迅速進入角色,可以有動作、肢體語言、表情上的表演和闡述繪本內(nèi)容,也可以試試另一招“假裝犯錯”。
比如,我會故意把圖畫中上的某個物品說錯,用這樣的方式激發(fā)寶貝讀圖的敏感,也是時刻讓他跟上內(nèi)容的節(jié)奏,避免走神。
但是隨著故事的進展和深入,我個人的建議是,不要一直提問,并且留給孩子足夠的讀圖時間。
每個寶貝都是讀圖天才,而繪本故事,文字往往很精練,有的信息都蘊藏在圖畫里,所以,每一次,讀完文字不要急著翻頁,讓寶貝去消化圖畫中的內(nèi)容、消化圖畫與文字所共同闡釋的內(nèi)容。
有的小細節(jié),我們大人不易發(fā)現(xiàn),但寶貝很容易就找到線索的。比如 sherry 老師給自家寶貝讀了很久“圓圓和點點的家”的繪本故事,也分不清誰是誰?還有圖畫中打哈欠的細微表情 …… 但寶貝很容易分清并看到。
正文讀完之后,我們還可以跟寶貝一起看一看封底。(也是 sherry 老師很容易忽略掉的一點 ?? )
封底其實是繪本里的一幅插圖,但是當(dāng)我們讀完故事后,再去看這張圖,就能更深的感受到,繪本中表達出來的中心情感。有的繪本也會把故事的結(jié)尾延續(xù)到封底上。這就有可能是一種懷念?一種回憶?或是一份愛~這些都要靠寶貝自己去感受。
所以,有時候,寶貝不喜歡讀繪本,或許只是不喜歡我們一起讀繪本的方式而已。所以,別急著下結(jié)論,讓寶貝愛上繪本,想一想,辦法總會比問題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