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小編的約稿,讓我更新孩子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很不好意思地說一句“計劃趕不上變化”。此話怎講呢,原本是在有計劃地推進非虛構(gòu)類的閱讀,無奈半路殺出來個陳咬金,孩子沉迷《哈利波特》無法自拔,和此前沉迷別的系列英文小說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不禁感慨,貌似每一個原版娃都逃不過哈利波特的“魔力”啊??
11級Harry Potter Box Set6623人有 · 評價3492 · 書評49J.K. RowlingBloomsbury / 2014-10
花友們大概不太了解前情,簡單介紹一下背景,我和隊友一個是二十多年前的英語四級,一個連四級也沒有,工作和英語完全不相干,英語水平一個字——“渣”。孩子智商非常普通,目前小學五升六,從零基礎(chǔ)至今學習英語快6年。
為什么走原版路線以及家長具體做了什么來幫助孩子,我把這幾年學習的過程總結(jié)成了兩篇文章,一篇講從零基礎(chǔ)到入章真實歷程
,一篇講英文虛構(gòu)小說讀到高章之后,為什么以及怎么回頭“補課”非虛構(gòu)方面的內(nèi)容。
本來接下來的情節(jié)是按照第二篇那樣走向非虛構(gòu)為主了,為什么又入坑了《哈利波特》呢?這事說來話長,簡而言之,主要是出于社交需求。
自從三四年級開始,孩子在校的好友們就會提及《哈利波特》這部小說,還有哈迷穿上袍子拿著魔杖表演節(jié)目;孩子最愛逛的樂高商店有哈利波特系列樂高;去逛書店,中文《哈利波特》放在極其顯眼的位置。很自然地,孩子就很想知道這小說到底有什么好玩,想和好朋友有共同話題,想一起討論這本書和人物。我之前也和他說這部小說是英國人寫的,你英語學好了就可以嘗試直接看原版,不用看翻譯版本了。
前期這么多鋪墊,終于在五年級寒假前,磨著我買了彩繪版(彩繪版目前只出到5),剛放假不久,書就給送來了。我還在懷疑到底能不能看懂的時候,人家已經(jīng)眉飛色舞地和我聊起了故事情節(jié)。我偷偷上網(wǎng)查了查,還真是八九不離十(這么熱門的暢銷書和電影,其實我之前也沒看過)。后面又聽了全套音頻,看了配套電影(特意找的無中文字幕版),還買了點周邊。這一入哈坑深似海,從此xx是路人了。
復盤一下入坑的過程,我認為興趣是最好的驅(qū)動力。有了興趣之后,事半功倍,無痛也不怎么費媽。大家多少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吧?你看著長得差不多的好多個奧特曼,家里幼兒園的娃給你一個個區(qū)分出來,叫出名字,對它們的特點如數(shù)家珍,這除了興趣,還能有啥別的解釋嗎???
知道興趣很重要,但如何培養(yǎng)興趣,下面我想分享一點這方面的具體做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極少對自己完全不了解的東西天生就有興趣,尤其是對于我們普娃+英語渣家長的家庭組合來說,興趣,需要家長刻意創(chuàng)造一點鋪墊并持續(xù)推進。從幼時感興趣的東西入手,比如沒事聽聽英文兒歌(SSS系列),愛看的動畫片換成原版(如小豬佩奇),指給孩子看生活中遇到的英文,買一點英文貼紙卡片來玩……到這里,只是吸引他對英文初步感興趣,主要營造氣氛“英語好玩,有用”。
接下來孩子大了一些,差不多大班或一年級,可以嘗試系統(tǒng)性階梯式的學習了。這個過程,老實說,不全是輕松好玩。
前期唱唱跳跳玩玩馬上就能輕松獲得愉悅感,是即時滿足,而系統(tǒng)學習階段,可以理解為“需要經(jīng)過努力,克服適量困難”才能獲得“成就感和勝任感”,算是延遲滿足。而延遲滿足對人類來說一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需要陪伴孩子走過一個個瓶頸期,幫助孩子保持上升的趨勢和興趣,有哪些具體且可操作的心得呢,大致總結(jié)為6個要點:
一:真誠而具體地贊美。
無論孩子還是大人,打擊式教育一般來說效果比較差。讓孩子“知恥而后勇”,和別的孩子比較以激發(fā)斗志等這些方法都有巨大的“副作用”,不建議使用。而花友們都自帶親媽濾鏡,真誠贊美這招就不多說了。
二:“學以致用”
學語言就是為了溝通,把學到的盡量在生活中用起來。比如學過了各種早餐雞蛋做法的英文,去酒店吃自助早餐的時候特意去看人家的標識牌子怎么寫,單面煎蛋,雙面煎蛋,水煮蛋,炒蛋……有條件的家長如果能帶孩子去英語國家旅游,鼓勵孩子自己和廚師溝通想要哪一種雞蛋,那將會大大促進孩子的英語學習。研究表明,相比抽象的理論和文字,人類的大腦天生對具體的事物和生動的場景更感興趣。
三:“新知帶舊識”“攀親戚找關(guān)聯(lián)”
什么叫“新知帶舊識”呢,新學的東西,想法設(shè)法納入他之前吸取到的知識體系里去。這一點RAZ這套書做的還挺好,同樣的主題常常會在不同的級別出現(xiàn),難度階梯式上升,新知舊識互相關(guān)聯(lián)。
什么叫“攀親戚找關(guān)聯(lián)”?我們和別人初次見面,希望拉近關(guān)系,聊天的時候常常會找一些相似之處“我們都是x大畢業(yè)的”“我也是四川人”……,孩子學到新文章新詞匯有困難的時候,提示他:好像之前哪本書里是不是也有這個詞?/你是不是之前讀過另一本關(guān)于昆蟲的書,咱們找出來翻翻看?這樣孩子對新東西也就產(chǎn)生了親切感,有了這個打底之后,也會感覺“這個我接觸過,相信它這次也難不倒我”。
(比如學RAZ的時候,買的課外書里常常有類似內(nèi)容,對照著閱讀收獲更多)
四:“煽風點火”“找周邊”
什么叫“煽風點火”呢?孩子的興趣小火苗可能一開始不明顯或者比較弱,那就需要小心翼翼地呵護和發(fā)展這個興趣。比如:孩子特喜歡恐龍,那可以從這方面入手,買相關(guān)的書看相關(guān)的動畫,這樣興趣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找周邊”,比如孩子喜歡哈利波特,買書買魔杖買樂高,參加哈迷活動,找同樣愛好的小伙伴討論,了解作者……就像最近很多網(wǎng)友因為看了《封神》放出來的幕后花絮還有訓練拍戲的視頻資料,跑去影院看電影,甚至二刷三刷。我們適當帶孩子多了解一些自己喜歡的小說的相關(guān)背景,以此鼓勵孩子嘗試一刷,甚至二刷三刷多次刷原版書。
(部分哈利波特周邊,還有很多沒拍)
(1000片哈利波特人物拼圖也能耐著性子興致勃勃地拼好)
五:尊重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因勢利導
我們知道,孩子的閱讀和認知是隨著年齡漸進發(fā)展的,小時候看圖和只有幾個漢字的中文繪本,后來識字了也并不是馬上看厚厚的全是字的長篇,而是中間會有一段時間很愛看漫畫橋梁書,再后來看薄薄的書,穿插著一些圖片,高年級了可能才捧著厚厚的全是字的書看。
(DogMan內(nèi)頁)
其實英文也是同樣,因此家長在選購原版書的時候也不妨回想一下孩子的中文是怎么進階的,按照這樣的階段,參考孩子的興趣來買書。比如這段時間孩子愛看中文搞笑漫畫,那是不是可以試試類似的英文兒童漫畫書,孩子愛看中文偵探小說破案的,能不能找找英文偵探書,孩子喜歡西游記,英文版了解一下?孩子喜歡看友誼成長類小說,那紐伯瑞獲獎作品有很多都是這種主題,找?guī)妆居⑽陌嬖囋嚳础?/span>
六: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
有時候,我們很難理解孩子為什么會喜歡某一類的書,可能在大人眼中,那些是“口水書”“沒營養(yǎng)”,但其實深究其背后,可能是滿足了孩子社交或用虛構(gòu)幻想故事釋放壓力等心理需求。比如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中文米小圈系列,孩子們互相傳閱和討論書中內(nèi)容,其實某種程度上閱讀算是部分滿足了社交需求,比如英文版的瘋狂學校,無厘頭的校長和老師,大膽搞怪的學生,讓孩子們在書中假想的學校里釋放了一些真實的壓力。
(原版瘋狂學校內(nèi)頁。學生閱讀一百萬頁書,校長承諾把體育館改造成游戲廳,并穿著大猩猩服裝到場,到哪能找到這種校長???)
以上所有的方法和助推,都離不開一個核心的前提,那就是——和孩子構(gòu)建良好的關(guān)系??鬃釉f“親其師信其道”,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深有體會,和你關(guān)系好的人,即使說了你暫時不能理解和認同的話,你都會想要聽聽甚至試一試,和你關(guān)系不好的人說的話,很多時候就屏蔽過濾甚至逆反。因此想要更好地支持孩子,首先要和孩子構(gòu)建好的關(guān)系。
總之,一開始因好奇和新鮮而產(chǎn)生的興趣大多不能持久,很快就會消退,想要保持住興趣,通常要多次經(jīng)歷“克服困難--習得新知—得心應手”的過程,勝任感和成就感有了,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自然也就不愁了。過程中鼓勵、陪伴、以及遇到困難時搭建合適的腳手架,提供必要的資源幫助孩子,其實前期很“費媽”,當然,這個人不一定是媽媽,也可以是爸爸或者家里其他人。 等孩子有了內(nèi)驅(qū)力之后,我們就輕松得多。
(自雞的娃,媽媽只需要買買買,除了哈利波特系列以外,也讀了不少非虛構(gòu))
一些花友關(guān)心的問題,快問快答,有例子最好:
· 對英語渣媽媽來說,如果不報英語課程,可以在家自己帶娃英語啟蒙么?
我覺得家長即使英語不好,學齡前自己在家啟蒙也是可行的,畢竟唱跳機構(gòu)性價比很低,有時間的家長自己做更好,后面需要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我自己搞不定,找的外援。不過這個外援需要和自己原版理念相合的才行,你要是送去一個主打應試的機構(gòu),那大概率也無法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 孩子的英語課程,是一直都在上嗎?從什么時候到什么時候呢?主要學哪些內(nèi)容呢?
幼兒園大班開始至今,一直都在上,預計上到小學六年級畢業(yè),主要是以RAZ為主線的精讀精講課。
· 除了英語學習外,是如何平衡各科學習、作業(yè)、運動和生活放松時間的?(可以具體說說娃五六年級的時間安排)
我的做法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大家隨便看看吧,概括一下就是“做減法”。中途減掉了其他各種五花八門的興趣班,現(xiàn)在只剩下英語(一周2次)和運動(一周2次),沒有學科類的課外班,也沒有“媽媽牌”作業(yè),學校的作業(yè)在校寫完(大約17點前到家),21點到21點半上床睡覺,中間時間除了吃飯全部自主安排,這樣看起來留白的時間就比較多了。
· 感覺孩子的效率好高呀,這里有什么小訣竅或心得么?
啊,效率高那是錯覺,我不用效率來衡量,因為孩子做的很多事其實都是沒有“顯性產(chǎn)出”的,也許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暫時還在小學階段,我就佛一下吧
· 非虛構(gòu)閱讀看的很深,孩子真的看懂、理解了嗎?如何檢測呢?
目前閱讀水平是和小學階段這個年齡的認知匹配的。只是因為那些專業(yè)的學術(shù)詞匯看上去很難,很長,日常用不到,好像看著很“高級”“深奧”,其實內(nèi)容原理并沒有講得很深。目前的非虛構(gòu)學習只是給將來留下合適的“接口”,后面中學之后認知和學習難度上來了,也可以接上繼續(xù)深入學習。
一般來說,就是通過聊天或者讓他當“老師”給我們講解的方式來判斷,是不是大致看懂了。
· 觀察孩子的興趣,順勢而為更省力。能不能說說你是如何挖掘娃興趣的?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就講這個,請往上回看并找找有沒有適合你的,嘗試并在你的啟蒙過程中實踐一下,或者在評論區(qū)也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