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媽媽群里的討論,學區(qū)房多少多少錢,好學校搖號才能上,學費多少多少。一開始只是一群即將幼升小的父母在討論,結(jié)果說著說著,一些孩子甚至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家長也加入了話題,表現(xiàn)出深深的焦慮…生怕自己的孩子將來會上一個不好的學校,成績一落千丈,以至于大學都考不上,最后過一個艱難的人生…
回想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我的成長歷程中,真正讓我從心理上長大成人的,竟然是在一個“三類?!倍冗^的初中三年。
直到小學畢業(yè),我都一直是一個有點內(nèi)向的乖乖女,我不說臟話,不打架,不參與任何是非,不知道任何不該十二歲女孩知道的事。因為腦子還算靈光所以成績一直都還不錯。那時候小升初主要是電腦派位,除非你有什么特長,得過區(qū)里市里的什么獎,才有可能被提前錄取到一類校。我并沒有這方面的獲獎經(jīng)歷,所以只能走電腦派位,很不幸中了一所非常差的初中,也就是當時所謂的“三類校”。我的那所初中,其實相當于一個職高的初中部。
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報到那天的情景。幾個女生,他們好像是同一個小學的,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個女生,戴了一個戒指,說這是她的男朋友送的,而她的男朋友是個“痞子”,她說這話的時候很驕傲,旁人也表現(xiàn)得十分羨慕,而我,是第一次聽說“痞子”這個詞,我想,那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說這個人很厲害啊,要不別人為啥都要驚嘆呢?
很快我就明白了“痞子”的意思,因為坐在我前面的那個人毫無疑問就是個“痞子”,有一天,他對班主任出言不遜,被教導主任拎走了。課間,他回來了,一拳打碎了玻璃黑板,甩著血淋淋的手走了,從此再也沒來上過學。
還記得班里有個女生,因為上廁所時踢了一下門碰到了里面的高年級“女痞”,被一群人氣勢洶洶地找到班上來,仿佛要打一架才罷休,被迫道歉之后她來找我哭訴,我只能告訴她“她們這樣是不正常的,你不必在意”。結(jié)果幾天之后,我看到她加入了她們。
后來我漸漸發(fā)現(xiàn),在這個地方,我這樣認真學習,遵守紀律的人才是異類。
我開始受到一些精神上的霸凌,當時我還戴著牙套,更加成為被嘲笑的對象。一開始我傻乎乎地做了自己覺得最正確的事情:告老師。結(jié)果當然是做壞事的同學被當眾批評,但我的被欺負的情況絲毫沒有好轉(zhuǎn)。
那段時間我很害怕,尤其是某幾個同學的“語言攻擊”讓我無時無刻不想避開他們,避免和他們有任何沖突,每天都疲于應(yīng)付。而對于班上幾個少數(shù)也被欺負的同學,我也不敢靠的太近,不然又會引來一片嘲笑,“鋼牙妹和毒蛙相親相愛”。我只能一心撲在學習上,成績一直保持年級第一,這對我來說輕而易舉,因為在這個學校,好像沒有人要學習。
我仿佛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學習越好,越被欺負得狠,但這狠又是恰到好處,不會實質(zhì)性地傷害你的身體,只是會讓你覺得壓抑,喘不過來氣。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壓力太大,我患上了心動過速,整夜失眠,只能靠安眠藥入睡,視力也急劇下降…我覺得自己再這樣下去就要抑郁了,我開始了自救。
我嘗試融入那些“同學”,我也會說臟話,也會故意遲到,甚至順著他們的語境自嘲。與其被他人侮辱,不如自辱然后再和自己道歉。我戴起了一張丑陋到自我嫌棄卻可以保護我的面具。我像他們一樣,和老師作對,我寫完了作業(yè)等于全班寫完了作業(yè),考試時我把卷子放在桌邊因為我知道同桌正等著抄,雖然他們鄙視學習,但是一份全是對勾的考卷確實可以省去他們的很多麻煩。時而我還會幫他們頂個罪,畢竟學習好的人犯錯和學習差的人犯錯,后果大相徑庭。就這樣我的地位顯著提高了,當初欺負我的那些人,態(tài)度都友好了很多,我知道我是從老師的走狗變成了自己人了。
很奇特的是,當我把自己的立場往那些同學身上靠近了一些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些人,這些欺負我的人,他們也有另一面。那個欺負我最狠的女生,她的媽媽半張臉都是青色的胎記,我在公交車上看到了她們,一向追著我欺負的她竟然避開了我的目光。到學校我什么也沒說,她便對我“好”了一點。坐在我后面的女孩會告訴我她喜歡的男生是誰,會突然說著說著眼睛就多了一些水分引起的高光。
初中的后兩年,過得輕松了很多,心動過速也慢慢自愈了。我和同學們和平共處,我看到了立體的人,我學會了理解,融入,但保持自己的人格不被同化,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減輕自己的壓力,讓自己不要被壓垮。
中考,我考入了當時本地最好的高中,離開了那個“泥潭”。高中的同學們都是各個區(qū)的精英,我得以恢復了乖乖女的形象。但是,學習好的一群人就風平浪靜了嗎?我只慶幸后來的所有事都與我無關(guān),親身經(jīng)歷了那些事情之后,安靜地做個看客,就是我最大的安逸了。
初中的三年,是我所經(jīng)歷過的最大的逆境,它沒有改變我的人生航向,讓我因此墮落,反而起了推動作用,天知道我那時多想做回一個正常的自己!我當然不希望我的孩子像我一樣經(jīng)歷這些事情,但也不會刻意避免。重要的是,我希望她能像我一樣有扛住這些事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