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的英語啟蒙意識越來越強,很多寶媽在孩子1歲左右就開始給娃做英語啟蒙了。所謂的“雙語牛娃”,都少不了寶媽們背后長時間的投入和堅持。
但還有大多數(shù)人根本沒有那么多耐心和時間去投入, 報班看似一勞永逸,卻需要家長平日里跟娃強化訓練,否則班就白報了。
經(jīng)常聽到有人說英語啟蒙太難了。其實只要我們弄清楚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你就會發(fā)現(xiàn)省錢又好用的英語啟蒙工具,就在身邊。
其實想要掌握一門語言,歸根結底就是遵循“聽說讀寫”的路徑。學齡前的孩子,重點就在“聽說”。
如何有效地鍛煉聽說能力?用好這3個工具,你會發(fā)現(xiàn)英語啟蒙并沒有那么難。
工具一:兒歌
無論中文還是英文,學語言都是從兒歌開始的。像我們在廣東長大的孩子,小時候人人都會唱粵語童謠。哪怕長大了,那些歌詞還是記得牢牢的。
寶媽平時可以多給孩子播放英文兒歌,孩子睡前,玩玩具,任何時候都能見縫插針。
米媽推薦SSS(Super Simple Songs)兒歌,SSS主要針對英語非母語國家和地區(qū)的低幼兒童設計,它的歌詞都是重復的內(nèi)容,韻律感很強,可以幫助孩子去記憶。它還有視頻,讓孩子邊看邊聽。
它的分類也很全,包括基礎認知、交通工具、認識食物植物動物、字母拼讀等,寶媽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循序漸進地選擇難度不同的兒歌。
*圖片來自SSS官網(wǎng)
工具二:動畫
Cartoons
英文動畫相比英文兒歌,承載了更豐富更生動的情境,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它能實現(xiàn)聽覺和視覺上的雙重輸入,在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國內(nèi)家庭里是給孩子磨耳朵的不二法寶。
比如:
《Mickey Mouse Clubhouse》
(米奇妙妙屋)
這部就不用我多說了,承載了幾代人童年的教學類啟蒙動畫。每一集都有互動性問答,讓孩子更容易參與進去。
《Maisy》
(小鼠波波)
這是一部認知啟蒙類動畫片,孩子可以從中學習日常交流的詞匯和用語。
《Sesame Street》
(芝麻街)
這部是80、90后的童年回憶,人物辨識度很高,主要是木偶和真人秀教學,可以學習字母、色彩等非常基礎的詞匯。
工具三:繪本/分級讀物
親子共讀是英語啟蒙的重要途徑,但一直以來都存在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堅持繪本先行,一種堅持分級先行。
繪本和分級讀物各有不同的優(yōu)點,原版繪本的設計更精美,畫面更生動有趣,尤其機關書更適合低幼寶寶去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而分級讀物是針對不同年齡孩子設計的繪本,它的圖畫并不一定有原版繪本那么精美,但是它按階梯式劃分難易,讓孩子可以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點。
比如刷爆朋友圈的RAZ,《紅火箭》都是從基礎的字母開始教學,到固定句型的重復運用,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和鞏固。
我自己的做法是繪本和分級讀物搭配,兩者互相補充,分級建立基礎,繪本培養(yǎng)興趣。只要娃喜歡,沒有絕對的先后順序。
語言是不斷內(nèi)化的過程,英語啟蒙解決的難題就是讓孩子不用看到蘋果的時候,需要通過中文翻譯成英文,而是直接可以喊出“apple”的過程,這就是英語思維的建立。
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好好地利用這3個工具,能對英語啟蒙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