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要回憶一下了。
我家開始raz是從aa開始,三歲半刷起來了aa,娃其實還算感興趣,后來ABC reading很火,于是就一邊用紙質(zhì)教材,一邊用ABC reading打卡,一直打到c級別,再長的句子就開始跟不上了。畢竟當時他連二十六個字母也沒有學會。
后來上了幼兒園,英文的節(jié)奏就下來了,也開始會感到小娃長大了一些會有自己的想法,會不配合。于是就開始其他分級,比如海尼曼,牛津樹,培生,都讀了,也沒有非常著急的繼續(xù)往下刷raz。經(jīng)常是一段時間刷牛津樹,每天兩三本,到現(xiàn)在level7每天一兩本,一段時間刷raz,現(xiàn)在刷到G,每天可以直接刷掉一本合集,大概六七個小故事。
我認為,娃抵觸raz,很多時候可能是孩子對非虛構(gòu)不感興趣,或者是中文的非虛構(gòu)沒有達到一定的積累量,而不僅僅是英文的問題。所以家長可以從非虛構(gòu)的中文材料入手,補充科學讀物。
比如我家是神奇校車的腦殘粉,喜馬拉雅的有聲書聽了無數(shù)遍,對宇宙啊火箭啊也很癡迷,可以經(jīng)常給孩子讀各個方面的科普書籍。這樣中文有了認知,raz的接受度和興趣也會變高。
目前看來,razG的科普娃還是很感興趣的,但G已經(jīng)開始有人文歷史的內(nèi)容了,這又是孩子的短板了,因為一直沒給孩子上歷史地理之類的文化知識,所以很明顯孩子有些茫然。所以,下一階段可能就需要帶著大語文,給孩子繼續(xù)上raz了。
可見,知識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系統(tǒng)。
?
回到題目,發(fā)現(xiàn)我沒點題,沒有講讀的問題。
單說跟讀,我家因為一開始刷ABC reading,被強迫地讀了一年,雖然都是很簡單的句型和詞語,但確實能感覺到語音練的不錯。后來不再跟讀,主要是因為句子長度hold不住。但可能是前期的基礎,還有學校有外教,所以語音一直還可以。后來就再也沒有強迫他跟讀了。
及至今年,由于開始學自拼,就要求他在看raz的時候,能跟讀會偶爾讀一些相對比較短的句子,或者結(jié)合學會的自拼和sight words把文中句子讀出來。
不過我個人感覺吧,他們小娃,尤其是你家這么小的,可以先讀些韻文,朗朗上口,孩子也喜歡、也容易形成語感。
鵝媽媽,sss都是不錯的材料,我用的是一本sight words jumbo,每個詞語都有一個小短文,孩子差不多可以自己讀出來。
?
The The Jumbo Book of Sight Word Practice Pages: Super-Fun Reproducibles That Help Kids Read, Write, and Really Learn 200 Key High-Frequency Words (Learning 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