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蓮媽的公號,評論里很有感觸的一句話,說娃的生活“每天像外賣員一樣,都在規(guī)劃著用有限的時間完成更多的任務”。
前幾天另一個公號發(fā)了篇關于競賽的。語焉不詳,所以也很難說是不是競賽害了孩子?;蛘咧荒苷f,努力幸苦了N年,最終也就只是一個普通人,多少讓人有些失望。但不走競賽路,這些孩子就會有更好的成就?更多的幸福感?又或者什么樣的人才不是普通人?什么樣的發(fā)展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網(wǎng)上很多人覺得孩子走競賽路是家長逼的,是家長拔苗助長,是家長“清北”情節(jié)作祟,但我接觸的競賽生中大部分都是孩子要搞,家長糾結。一般有正常思維能力的家中心里都明白,靠競賽升學,那真是難上加難。之所以還支持孩子搞,不就是因為孩子從中得到樂趣,從中有所收獲嗎?
最近常和RY說的兩句話:”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人生的容錯率,超乎你的想象?!?/span>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