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造力是人類認知的最高層次,一直在思考的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科普與想象力的關系,而達芬奇的一生給了我明確的答案:作為人類史上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人,他模糊了科技和藝術的界限、模糊現(xiàn)實和幻想的邊界,他的一生充分說明了敏銳的觀察力、狂熱的好奇心、實驗驗證、質(zhì)疑教條,以及從不同領域中洞悉規(guī)律的能力,如何給人類認識能力帶來偉大的飛躍!
今年是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去世500周年,月初看了500 Years of Genius的特展,回來以后就翻開了《達芬奇?zhèn)鳌?,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
曾經(jīng)我眼中的他,是那個小學課本中一畫畫雞蛋很多年,終成畫神,留下的《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不朽之作的文藝復興三杰之一!
然而這只是達芬奇才華的冰山一角,他的學識淵博到令人發(fā)指,簡直就是一本人肉百科全書,在繪畫、音樂、建筑、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地質(zhì)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fā)明、土木工程…..等都有杰出的成就,他是這世上少有的通才!照藝術史學者海倫·加德納的說法,他的興趣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范圍和深度!
這個集美貌、才華、優(yōu)雅、時尚于一體的男子帶給我的不僅是對世界的重新認識,還有對孩子教育的思考:
他是個天才沒錯,擁有常人無法擁有的敏銳洞察力,但這也是他刻意練習的結(jié)果,我們不是天才,但如果我們想擁有這樣的能力,也可以努力帶著好奇和專注去觀察事物,向達芬奇多學習,而不只是望洋興嘆!
??態(tài)度:
??永保孩童般的好奇心
達芬奇大概是這世上最具好奇心的人,而且保持了終身,讓我們看到了好奇心是多么強大的內(nèi)驅(qū)力,可以讓一個人在探索創(chuàng)造的路上走多遠!
專業(yè)劃分乃人為界限,好奇心本身不分學科領域,人之初,性本好奇,三歲孩子身上都具有這種炙熱的好奇,但隨著時間流逝,我們的好奇心在不斷的喪失!而所有的天才都是將好奇心保持終身的人,愛因斯坦曾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我只是有熱切的好奇心!”
那些我們一掃而過的事物,達芬奇保持著敏銳的觀察力,這讓他的好奇心如虎添翼。
他注意到了建筑物在閃電閃亮的一瞬間看起來小,于是開始了一系列實驗;當他閉上一只眼睛的時候,發(fā)現(xiàn)物體的邊緣沒有那么圓潤了,于是他繼續(xù)探究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他指導自己去了解鱷魚的頜骨、啄木鳥的舌頭!…
在他的筆記中列出的學習任務,包括了我們大部分未成駐足細微觀察的事情:“觀察鵝掌:如果它總是張開或并攏,鵝是否就無法游弋了”,
“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
那些看似不經(jīng)意的好奇最終發(fā)展為深入的科學探索。他不僅對萬物的運作方式感興趣,更想知道背后的原因!這些看起來多么像孩子的行為,所以,當孩子想追著松鼠跑的時候,和它一起跑吧,你還可以遞上一個望遠鏡,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世界是魔術師無中生有變出的一只兔子,我們每個人都仿佛兔子毛尖兒上的小跳蚤,對世界充滿了好奇。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shù)’跳蚤’會貪戀兔子毛下方的安逸與舒適,從毛尖上掉了下去,從此閉目塞聽。但仍有一些‘跳蚤’會堅持不懈地牢牢抓住毛尖,好奇地窺探兔子的全貌,甚至想發(fā)現(xiàn)魔術師的蹤跡?!?/span>
——《蘇菲的世界》
??為求知而求知
并非所有的知識都要有用,求知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列奧納多在畫《蒙娜麗莎》時,并不需要了解心臟瓣膜的工作機制,也不需要為了完成《巖間圣母》弄清化石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山頂。他放任自己被純粹的好奇心驅(qū)使,因此他比同時代的任何人都探索了更多領域,也發(fā)現(xiàn)了更多聯(lián)系。
一個畫家跑去解刨尸體,只為滿足自己的好奇,他可以說是局部解剖圖開創(chuàng)宗師!
30年內(nèi)一共解剖了30具不同性別年齡的人體,
他也是第一個畫出子宮中胎兒、
第一個畫出腹腔中闌尾的人、
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血液的功能、
第一個發(fā)現(xiàn)心臟有四個腔,畫出了心臟瓣膜,并發(fā)現(xiàn)了主動脈瓣的工作方式「這項工作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得到證實」,他誕生于他對渦流的認識和熱愛!
??保持終生學習能力和自我修正
我們都知道,達芬奇是自學成才,沒有受過正統(tǒng)教育,40歲以前他還曾抨擊那些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的人,“可飲泉水者,不飲甕中水!”,但在米蘭獲得的知識,讓他不在那么鄙夷傳承下來的智慧。
接近40歲的時候,他開始自學拉丁文「雖然并未學好,感謝印刷術的普及」;
15世紀80年代末,他在筆記中列出了五本藏書;
到1492年,已經(jīng)有了近四十冊藏書,它們涉及軍事機械、農(nóng)業(yè)、音樂、外科學、保健、亞里士多德的科學理論、阿拉伯人的物理學、手相,以及著名哲學家的生平,除此之外,還有奧維德和彼特拉克的詩歌、伊索寓言、淫穢打油詩和滑稽諷刺作品集,以及一部14世紀的輕歌劇;
到1504年,他的藏書又增加了七十本,所有藏書包括四十本科學書籍、近五十本詩歌和文學作品、十本藝術和建筑著作、八本宗教書籍和三本數(shù)學書。
偉大頭腦的標志之一就是愿意自我修正。
16世紀初,當他殫精竭慮地研究地球和水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一些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證據(jù),這些證據(jù)導致他修正了自己對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類比的看法。他將理論聯(lián)系經(jīng)驗,當它們相互沖突的時候,他樂于嘗試一種新理論。愿意放棄先入之見對他的創(chuàng)造力來說至關重要。
??追求完美
作為一個藝術家,他執(zhí)迷于追求完美,他經(jīng)常會在幾個月或者數(shù)年后再返回到某一頁筆記,寫下新的想法,就像他翻回頭去修改圣杰羅姆或后來其他作品那樣,隨著技巧或想法的發(fā)展成熟,不斷完善之前的工作。
追求完美讓他成為了杰出的藝術家,而不是技藝嫻熟的工匠!
他的一生留下了太多未完成作品「蒙娜麗莎其實也是一幅未完之作,他把這幅作品留在身邊十幾年,一種在不斷完善」,也許對于他來說一幅作品永遠都不夠完美!
最著名的未完之作 《博士來拜》,他希望把人物融入到畫面中螺旋展開的故事里,呈現(xiàn)出充滿力量、情緒、躁動和混亂的場景,人物之間的光線影響、情緒影響如此微妙而美妙,以至于手根本無法完美的呈現(xiàn)頭腦中的想法,注定無法完成,但它依然成了藝術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未完成作品,而且肯尼斯·克拉克稱之為“15世紀最具革命性和最反傳統(tǒng)的畫作”。
2002年,應烏菲齊美術館的要求,藝術品鑒定專家毛里齊奧·塞拉奇尼使用高分辨率掃描儀,以及超聲波、紫外線和紅外線成像技術,對此畫進行了技術分析。分析結(jié)果讓我們得以欣賞到這幅杰出的底稿,以及該戲劇性場景的創(chuàng)作步驟。
??廣泛的興趣
達芬奇的興趣廣度鮮有人及,也因為他的興趣常常人他偏離正題,后人對他的評價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多動癥”,但他確在每一個偏離正題的路上都如此的“專注”,他廣泛的興趣豐富了他的頭腦!
正是對光學和解刨學的深入研究,才讓我們看到了《蒙娜麗莎》那令人難以捉摸的迷人微笑「 解剖學研究告訴他,一些控制嘴唇的肌肉也會影響鼻孔和眉毛」;
早期為制作巨大銅馬雕像的設計方案「最終由于經(jīng)費未能實現(xiàn)」,讓他成為第一個使用融蠟灌注法了解大腦構造的人;
而他對鳥類的觀察、水流的研究、飛行器的設計,讓他早于伯努力200年洞悉了流體力學本質(zhì)!
??技巧:
??隨身攜帶小本本
腰間一直掛著一個小本本,這就是達芬奇活脫脫一個愛做筆記的學霸!
作為一名工程師,列奧納多通過繪制他見到或想象出的各種機械裝置來磨煉自己的技能;
作為藝術家,他會用速寫記錄自己的想法,還會畫出草稿;
作為一位宮廷演出制作人,他會記錄服裝設計、移動場景及舞臺的裝置、可供表演的寓言故事,還有那些妙趣橫生的臺詞;
在頁邊上的空白處,還有他記下的待辦事項、賬單,以及那些激發(fā)他的想象的人物速寫 ;
他的筆記本曾被恰如其分地稱為“有史以來見諸紙上的、關于人類觀察力和想象力最令人驚嘆的證據(jù)”。 現(xiàn)存的超過七千二百頁筆記可能只是他全部筆記的四分之一,但是歷經(jīng)五百年還能有如此留存,已屬不易。
也是因為筆記讓后來的我們了解到了除了藝術以外的驚人之作。
??觀察、總結(jié)
”因為我打算先向經(jīng)驗求教,然后推理分析其背后的運作機制?!睋Q句話說,他試圖從對事實的觀察中找出規(guī)律及背后的動因?!?strong>雖然自然以肇因為始,以經(jīng)驗為果,我們必須反向追究,以經(jīng)驗為始,探求起因。 “
像他的很多創(chuàng)新一樣,這一經(jīng)驗主義的方法再次讓達芬奇領先于時代。我們能從達芬奇多身上看出,他正在進行一項激動人心的嘗試,那就是正確地評估理論與實驗的相互關系?!?所倡導的正是我們所使用的現(xiàn)代科學方法:將理論、實驗和傳承的知識結(jié)合在一起,然后不斷相互驗證。 先于伽利略一個多世紀,達芬奇就以他堅持不懈的實踐成了推動實驗與理論對話的西方重要思想家之一,這種對話將通向現(xiàn)代的科學革命。
??像不同的人學習,與志同道合的人討論
由于他的廣泛興趣,無論是建筑工人還是學者,他總能從不同的人身上搜羅他們的秘籍。
達芬奇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請教那些能滿足他好奇心的人,
“請算術老師告訴你如何由三角形求得同等面積的正方形……
請炮兵軍士吉安尼諾講解費拉拉塔墻壁的構造……
找一位水力學老師告訴你如何用倫巴第人的方式修理船閘、運河和磨坊……
找法國人喬瓦尼,他答應過給我講解太陽的測量方式”。
達芬奇的好奇心就是這樣永不滿足。
從他的老師韋羅基奧那里學習繪畫的數(shù)學比例的和諧之美;
從醫(yī)生那里學習專業(yè)解刨技巧,和醫(yī)生一起合作繪制解刨學手稿「可惜兩位醫(yī)生死于瘟疫,導致這份手稿的未能發(fā)表」;
訪問帕維亞附近的大學時(《維特魯威人》也誕生于這次旅行),和一位叫法齊奧·卡爾達諾的教授探討了光學和透視,并與這位教授編輯過一本透視學著作!
??視覺化思考
達芬奇并沒有被上天賜予運用數(shù)學方程式或抽象概念的能力,所以他在研究各種比例、透視法則、凹面鏡反光的計算方法及等積變換時,都將其視覺化。
對于機械工程,他喜歡一步步地分析傳動過程,因為逐一畫出傳動部件——棘輪、彈簧、齒輪、杠桿、轉(zhuǎn)軸和其他結(jié)構——有助于他理解它們的功能和工程學原理。繪畫對他來說是一種思維工具。他不僅通過繪畫的方式在紙上做實驗,還通過可視化的方式來思考抽象概念!
我們學習一個公式或法則——甚至簡單到乘法或顏色混合的法則時,已經(jīng)很少再用視覺化的方式來理解了,于是,我們無法欣賞到自然規(guī)律背后之美。
這讓我想到前段時間花友@橙橙的一片有關數(shù)學啟蒙日志里講到的:孩子早期的數(shù)學學習應該盡可能的使用實物來進行,才能讓孩子在后期更好的進行抽象化思考!
??類比和規(guī)律尋找
類比和尋找規(guī)律就是他形成理論的基礎方法:
觀察到大自然的規(guī)律,然后通過類比的方式形成理論。憑借他跨學科的敏銳觀察力,他能分辨出其中反復出現(xiàn)的規(guī)律。他對自然統(tǒng)一性的天生直覺,他的頭腦、眼睛和筆在不同學科領域中疾速穿越,感知其中的關聯(lián)。
“他在不斷搜尋和諧、統(tǒng)一的基本存在形式,這意味著當他看著由心臟延展出的血管網(wǎng)絡時,他也看到了一顆種子的萌發(fā),還把它畫在了旁邊?!?/span>
“在研究美女頭上的卷發(fā)時,他想到了湍急水流的旋渦?!?/span>
在畫子宮里的胎兒時,他暗示它與果殼里的種子很相似。
在研發(fā)樂器的時候,列奧納多把人類喉部的發(fā)聲方式與豎笛演奏滑音進行了類比。
他在解剖肢體的時候,除了畫出肌肉和肌腱,還不禁畫出了繩子和杠桿。
他還將光、聲音、磁力和錘擊引發(fā)的振動回響進行了對比,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呈放射狀傳播,而且經(jīng)常是以波的形式呈現(xiàn)!
在筆記中我們看到了不同主題的內(nèi)容似乎是被隨機拼排在某一頁筆記里,從中可以看到他的思維和筆端不斷地跳躍,它讓我們有機會看到讓人驚嘆的一幕:一種宇宙意識無拘無束,興致勃勃地徜徉于藝術與科學之間,感受著宇宙萬物間的聯(lián)結(jié)。他的筆記啟發(fā)我們看到那些看似彼此割裂現(xiàn)象背后的共同規(guī)律,這也是他觀察自然的心得。
??天馬行空的想象
在一篇為繪畫專著所做的筆記中,他寫道,“若要讓想象中的動物看起來自然真實,譬如龍,你可以參照獒犬或者獵犬的頭、貓的眼睛、豪豬的耳朵、灰狗的鼻子、獅子的眉毛、公雞的太陽穴和烏龜?shù)牟弊印?,他能看到飛行的鳥,也能看到飛翔的天使;他能看到怒吼的獅子,也能按到咆哮的巨龍!
想想他的巨弩、像烏龜?shù)奶箍恕⑺睦硐氤鞘性O計方案,還有人力撲翼飛行器。達芬奇模糊了現(xiàn)實與幻想的邊界。這樣做雖然沒有造出飛行器,但是放飛了他的想象力?!高@些是不是像極了孩子在課本上天馬心空的涂鴉」
脫離現(xiàn)實的幻想常被認為是達芬奇的主要弱點之一「因此被大家稱為穿越回去的人」。但是,要想成為真正有遠見的人,逾越現(xiàn)實和接受失敗皆屬必需。創(chuàng)新需要一個現(xiàn)實扭曲力場。達芬奇對未來的設想最終往往都會成為現(xiàn)實,即使這需要幾個世紀。潛水服、飛行器和直升機現(xiàn)在均已存在,抽吸泵正被用來排干沼澤,達芬奇規(guī)劃的運河路線如今已成為一條主要的高速公路。有時候,幻想就是通向現(xiàn)實的路徑。
——寫于小甜妹入園的第一天
終于,你離開媽媽的陪伴,開始獨立探索世界了!
這世界很大,媽媽希望你一直保持現(xiàn)在的這份好奇心,這份探索的熱情。
雖然天才遙不可及,但這份好奇會讓你的生活充滿色彩!
——也許會讓你有幸瞥見兔子的一部分!
列奧納多達芬奇?zhèn)?/span>503人有 · 評價120 · 書評5[美] 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著,汪冰 譯中信出版社 /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