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祥是禪的生命
法是原本如此的,而安祥是法的現(xiàn)量,因此安祥就是禪的生命。
古人參禪學(xué)道走遍百城煙水,所謂“芒鞋踏破嶺頭云”——不辭千山萬水,不辭辛勤跋涉,來追求法的究竟。追求的是什么法呢?絕不是什么道理。真實的是原本的,原本就沒有什么 道理,他所能獲得的只是一種安祥的心態(tài)。所以安祥才是禪的生命。
我們閱讀禪宗典籍,二祖見初祖最吃緊的一段對話,就是:“我心未寧,乞師與安?!?nbsp;
初祖說:“拿心來!我替你安?!?nbsp;
二祖愣了一會兒說:“心根本就找不到?!?nbsp;
初祖說:“是這樣的話,我已經(jīng)替你安頓好了?!?nbsp;
這段對話在禪宗來講非常重要。人為什么要求法呢?求法的基本目的就是求心安。
人,不管他物質(zhì)生活充實或貧乏,只要他心里非常安祥,就是在過著幸福的生活。不管他是處在什么樣的地位,過著什么形式的生活,如果心里紊亂不安,這種生活就無異是對生命的 一種煎熬。我們看禪宗的典籍,像六祖腰墜石頭踏碓舂米(碓,鄉(xiāng)下現(xiàn)在還看得到,都市就 只有碾米廠了),甚至有的人苦參苦學(xué)二三十年,他們所追求的是什么呢?絕不是追求神秘。 因為真理是普遍的,普遍的就是一般的。一般的就不是特殊的,可知神秘絕不是真理。他追 求的既不是神秘,又不是理論,是什么呢?就是內(nèi)心的安祥。
人,有了安祥的感受,才是生命的真正享受,也才是真正在享受生命。所以唯有內(nèi)心的安祥,才是禪者所尋覓、追求、殫精竭慮、瞬有存、息有養(yǎng)、精勤保任的無價奇珍。
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