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9個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2??

2018
2015
2022-3-24 14:55 轉(zhuǎn)載

3. 把「消極后果」當懲罰

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直接后果」,而不是「消極后果」。

什么是直接后果呢?

比如,你跟孩子約好晚上6:30吃飯,結(jié)果孩子沉迷看電視,喊了一遍又一遍“該吃飯了”,他就是不來。

等到大家都吃完飯了,孩子餓了過來說要吃飯,就可以告訴孩子:

“對不起,咱們說好的6:30吃飯,你沒有按時來,現(xiàn)在飯沒了,所以不好意思,你今天沒有飯吃了。

媽媽理解你現(xiàn)在很餓,但是你只能等到明天早上吃早飯?!?/p>

晚飯沒有了——這叫直接后果。

什么是消極后果呢?

孩子沒有按時來吃飯,懲罰他今天不能看動畫片。

這就是消極后果。

看動畫片和孩子不按時吃飯,這兩件事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孩子也會感到困惑:為什么我沒有按時吃飯,就不能看動畫片?

4. 把懲罰當做家常便飯

懲罰是必要的,但一定不能當做家常便飯。

對孩子應該正面教育為主,少用批評懲罰。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經(jīng)常受到懲罰,身心會受到極大的傷害,要么變得自卑怯弱,要么變得麻木,更加不服管教。

《正面管教》提到:

“盡管父母不愿意承認,但他們喜歡使用懲罰的主要原因,是要顯示自己能‘贏’孩子的權(quán)力,或者通過讓孩子吃苦頭而報復孩子?!?/p>

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要按我說的去做,否則有你好看。

未完待續(xù)~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綿羊媽媽
綿羊媽媽
2018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