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書是我在生娃之后才知道的一類書。聽說之后我就想買來自己先看看借以彌補童年的遺憾。前前后后共買了四次,其中有一次買的很失敗,直接退貨了。家里目前有的觸摸書包括了《小兔比利》、《小不點的觸摸書(全4冊)》和一套《寶寶觸摸游戲書》。
1. 小兔比利
《小兔比利》是我買的最早的一本,買的時候小怪獸還不能自己獨立坐著,因此我都是抱著她一起看。
這本書里面的圖片還是很耐看的,頁面也非常厚實,可以觸摸的地方包括小兔子的毛,小鳥的羽毛,麗春花等,不是很多。買之前不是很了解,后來才發(fā)現(xiàn)觸摸書由于制作工藝比較繁瑣不會做到想象中的處處可觸摸。
我個人感覺這本書設(shè)計有些不合理。首先它太大了,不管是抱著娃看還是娃自己看都太大了,其次它最下面沒有設(shè)計成圓角很容易劃到,所以看了一段時間我就把它收起來了。
后來有一次小怪獸趴在爬行墊上,我把它豎著給她看,感覺好像是終于找到這本書的打開方式了,但是這樣貌似失去了觸摸的功能,所以我又把它收起來了。
2. 小不點的觸摸書
《小不點的觸摸書(全4冊)》跟《小兔比利》一樣,都是樂樂趣出品的。因為在這之前我還買過一套觸摸書,結(jié)果買回來掉毛,所以讓我堅定了一定要買好的出版社出品的。樂樂趣在童書出版里面是做得很好的,所以憑著對出版社的信任我又買了這套。一套四本包括《動物》、《顏色》、《數(shù)字》和《寶寶用品》。
對這套書我是比較滿意的。小小的開本,里面涉及的觸摸部分也設(shè)計得不錯,每本書都有一些亮點,比如狐貍的紅尾巴,軟頭的小皮鞋等。如果非要說不太滿意的地方就是每頁的圖片有些單一,像是一張張卡片的羅列。
目前小怪獸可以自己翻一翻,有時候還會沖著里面的小狗小貓嘰里呱啦幾句,算是比較喜歡吧。
3. 寶寶觸摸游戲書
《寶寶觸摸游戲書》是最近跟著一個公號團購的,拿到手一看竟然是2017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買得真是太及時了。
這套書之所以買純粹是因為它的出版社是usborne。
我之前買了usborne出版的《peep inside》(中文叫《偷偷看里面》),當(dāng)時拿到書覺得簡直太棒了,小怪獸也一直很喜歡,所以這次看到這套觸摸書原版是usborne的(原版叫《Baby’s very first touchy-freely play book》),又忍不住買了。
我買的四本是《小魚有條大尾巴》、《小猴的肚皮好光滑》、《荷葉下藏著小青蛙》和《小小手指滑呀滑》。
書收到之后小怪獸就開始了自己翻翻翻,一本書翻來翻去其實只有五頁,但是她可以翻上近十分鐘,讓我不禁感慨買得太對了。
其中《小魚有條大尾巴》和《小猴的肚皮好光滑》是目前小怪獸很喜歡的兩本。usborne真是將開洞洞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加上一個洞洞,后一頁上小海豹的肚皮變成了前一頁上小兔子的尾巴,前一頁上小浣熊的肚皮變成了后一頁上小企鵝的肚皮。
《荷葉下藏著小青蛙》是一本類似翻翻書,《小小手指滑呀滑》主要涉及的是一些曲線軌跡。感覺設(shè)計得都很有特點。
以上。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我為啥會熱衷于給娃買觸摸書以及各種玩具書。
其實好多觸摸書里宣傳的東西,比如小兔子的毛,皮球,衣服等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更直接的物品,為啥非得花錢買書,而且書里面的材料反而有些不真實。
想來想去,我覺得一方面可能真的是我在潛意識里為自己買的,覺得自己小時候沒有現(xiàn)在借以彌補;另一方面,如果非得找一個理由的話,我希望可以讓小怪獸知道書不僅僅是圖片和文字,還有各種各樣的呈現(xiàn)形式。書里可以有洞洞,可以有翻翻頁,還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材料。
說實際點就是我希望通過接觸各種不同的書能讓她喜歡讀書,說高遠(yuǎn)點就是我希望能讓她對事物的認(rèn)識更加全面,當(dāng)然這個問題僅通過幾本書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
歡迎關(guān)注“書蟲小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