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臨時決定把昨天買的一塊北豆腐和昨天做清蒸獅子頭剩下的那點肉餡一起弄個菜。翻了翻菜譜,竟然還真有豆腐+肉餡的這類菜譜。吃慣了紅燒豆腐里加肉末的那種做法。今天決定按照菜譜里的做法嘗個鮮。幸虧我的肉餡早都挑好了。唯一在炸豆腐這個環(huán)節(jié)比較費功夫。因為豆腐切片后要先裹層淀粉再裹上一層全蛋液,最后才能入鍋煎。全部煎完后還得撈起來裝盤備用。至于后面的做法,我先賣個關(guān)子。明天細(xì)說吧。
呵呵,涼拌綠豆芽是下午看某個涼拌菜達(dá)人的帖子里提到了這么一道涼拌菜。恰好冰箱里有昨天買的綠豆芽還沒來得及吃。于是按照人家的方法做了一道最簡單的涼拌綠豆芽。
這兩道菜就構(gòu)成了今天的晚餐。豆腐煎多了。我一頓都沒吃完。但是這道菜確實好吃。我覺得它可以作為節(jié)日飯桌上的一道特色菜值得考慮和推薦給大伙兒^_^
趁兒子還不肯午睡,我也抓緊時間上會兒網(wǎng)吧:-)
來補菜譜啦~~~
紅燒鍋貼豆腐
原料:北豆腐1塊(原菜譜是南豆腐4塊。北京貌似沒見過南豆腐呀),豬絞肉適量(原菜譜是70克),新鮮芹菜桿(原菜譜是香菇100克,家里沒有香菇之后用芹菜替代),雞蛋2個
調(diào)料:我只是在豆腐煎好后和肉餡一起燒的時候才放了點生抽、蠔油和水淀粉,因為我的肉餡是頭一天就調(diào)好的。
原菜譜的調(diào)料是:生抽1大勺,砂糖1/2小勺,高湯或清水1量杯,蠔油、蔥花、姜末、蒜蓉各1小勺,玉米淀粉30克,水淀粉適量
準(zhǔn)備工作:芹菜桿洗凈切成段;雞蛋打散備用
做法:
1、豆腐切塊后均勻裹上淀粉后再裹上一層蛋液(最好等油燒的差不多時再做這些工作,否則豆腐會把淀粉吸附進(jìn)去粘在盤子上);
2、將裹好蛋液的豆腐逐塊放入油鍋里,等兩面都煎成金黃色再撈出(豆腐最后是粘好一塊下一塊,不要同時把豆腐都粘上淀粉和蛋液。另外最好用不粘鍋的平底鍋來煎豆腐);
3、另起油鍋,冷油放入姜末和蒜蓉,放入肉糜炒熟再放入芹菜桿翻炒片刻;
4、放入煎好的豆腐,倒入除了水淀粉以外的其他調(diào)味料包括水炒勻;
5、中火燒至湯汁收一半時,倒入水淀粉勾芡。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我昨天最后忘了撒蔥花了。不過,這個完全沒任何影響的。呵呵!)
涼拌綠豆芽
做法:豆芽洗凈放入開水中焯燙一下?lián)瞥鰹r干水分,加麻油、雞汁、鹽、蒜蓉拌勻
上面做法是別人寫的。我家里沒有雞汁,我是用雞精放在少量的溫水里溶化后再倒入綠豆芽里的。所有調(diào)味料拌勻后放冰箱10分鐘即可拿出來吃了。
吃剩了這么一半終于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