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和孩子聊聊生死與愛

2017
2014
2020-4-4 09:36 原創(chuàng) · 圖片8

去年此時,我也新西蘭,遇上了基督城恐襲。學校緊急lockdown,通知家長去接孩子。之后,學校發(fā)了好幾封郵件,告訴大家應(yīng)該怎么做,低齡的孩子建議不跟他們說到恐襲事件,而六歲以上的孩子,應(yīng)該如何去引導(dǎo),或者面對孩子的問題。盡管當時先先剛滿5歲,我還是選擇了和他聊到這個事件。

因為這關(guān)乎信仰和生死,關(guān)乎我們怎么去看待這個世界。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雞湯的結(jié)論,唯有愛,是可以跨越生死,跨越時光的。今天這篇文章,有部分內(nèi)容,也摘自去年清明里我寫的,和娃談到的這個話題。

今年的疫情席卷全球。我們每天都會看全球確診和死亡人數(shù)的變化??粗兂蓴?shù)字,看著自然界用一種近乎摧枯拉朽的方式,改變著人類社會結(jié)構(gòu)。
 

而我也再一次深刻的體會到:壽終正寢,是一個人一生最好的結(jié)局。

第一次意識到這一點,是在8年前,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從北京趕回長沙,又在雨夜趕了三個小時的高速,回到邵陽??粗`堂里的爺爺,我哭到不能自已。爺爺是腦溢血突發(fā),平時雖然也有慢性病吃著藥,但是身體還不錯,當時正在小區(qū)附近散步,突然就倒下了,很快就走了。

在那一瞬間,我近乎絕望的發(fā)現(xiàn),在我接下來人生里,會無法避免的面臨一場場生死別離,我會一個個送走我的至親長輩們。在死亡面前,任何人都無力回天。而也是在同時,我慶幸爺爺沒有經(jīng)歷什么痛苦搶救,更沒有經(jīng)歷無尊嚴無生命質(zhì)量的病榻纏綿,84歲的他,也算壽終正寢。

這四個字,其實是多大的福份?而我們那么難以面對的,親人離世帶來的痛苦,終究也會被時間一點點填補。

先先問過我:你想你的爺爺奶奶,還有老婆婆老爺爺嗎?

我說:我很想,可是無論再想,我都永遠見不到他們,不過只要我記著他們,有時候他們就會到夢里來看看我,我愛他們,所以他們會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很好。

先先對于“死亡”這個話題開始敏感,并有新的興趣,是從四歲開始的,他經(jīng)常會問我:

1、 我要是80歲了,你多少歲?你會死嗎?

2、 如果我用力打TA,TA是不是會死?

3、 你想你的奶奶嗎?她死了多久了?

4、 你要是死了,還能動嗎?我還能看到你嗎?

……

每當這個時候,我會特別感謝《尋夢環(huán)游記》這部電影,給了我莫大的溫暖和力量。

中國人總是很忌諱死亡,因為代表著無盡的哀傷。老祖宗們也拒絕火化,講求“入土為安”。神話傳說中的地獄,也是陰暗恐懼的世界。

而《尋夢環(huán)游記》,讓我有了新的認知。另外一個世界也是五彩斑斕的,亡靈節(jié)的金色花瓣路,是引領(lǐng)逝者和親人團聚的橋梁,而思念和愛,可以跨越生死和時空。

前幾天,我在讀者群推薦了一套書《Loss and Love》。這是一套我和兩個娃讀了無數(shù)次的書。從分離到變老和疾病,從父母離異到親人去世,這套書用一種不可思議的溫暖的方式,把充滿愛的故事帶給我和里,還有關(guān)懷,有包容,有直面改變,有接納自己。

里面有一個故事,叫做《Memory Box》。


死,就意味著這個人再也不能動,而TA的親人再也看不到TA,世界上永遠沒有這個人。對于親人來說,這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直面分離和悲傷,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這種悲傷的情緒需要有宣泄口,也需要被接納。但是如同書里寫到的那樣,生命的終結(jié)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Sometimes, I wonder what happens to your love 

now that you're gone.

有時,我真想知道,你走了,那么你的愛呢?

Did it die too?

它也會隨之消失么?

Because I'm scared I'll forget you.

因為我害怕自己會忘記你。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記憶和愛,來自我治愈,來支撐著接下來更好的生活。
 

Today I'm asking everyone about 

their favorite memories of you.

今天,我問每一個人,關(guān)于你,他們最喜歡的記憶。
Silly. Sweet. Some, just so you.

有些,傻傻的。有些,甜甜的。還有些,就是你啊。

I'm listening to every word, 

imagining you laughing with us.

我一字不漏地聽著,想象著你和我們一起大笑。

去年冬天,我和先先在路上,看到有人在十字路口燒火。先先很好奇的問我他們在干嘛。我突然意識到這是寒衣節(jié)。我告訴他:

古代的人認為,寒衣節(jié)在十字路口燒紙錢,就可以讓逝去的家人收到,他們在另外一個世界可以用這些錢來生活。雖然現(xiàn)在有很多人不再這樣做,但也還是有人人會保持這個傳統(tǒng)。其實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會有類似的祭奠方式。
 

先先問我:真的有另外一個世界嗎?

我搖搖頭:說實話,媽媽不知道,我覺得可能有,可能沒有,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你覺得呢?

他沉默了好一陣: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希望有,因為我不想你死了以后,我再也見不到你。

我摟過他:其實不管有沒有另外一個世界,死亡對于我們來說,消失的只是這個人的身體,TA的精神一直都在,會去到另外一個我們看不到的世界。所以,只要你一直思念,一直有愛。那TA就會在那個世界過的很好很開心。

先先有點不確定的看著我。我想了會,跟他說:打個比方,有一個人,我們管她叫A,她長得和媽媽一模一樣,但是說話聲音啊,做事的方式和感覺和媽媽都不一樣;還有一個人是B,長得和媽媽不一樣,可是跟你說話的時候,你會覺得和媽媽一模一樣,你覺得哪個才是媽媽?

他好奇的笑了,幾乎是不假思索的說:“A!因為長得和你一樣!”還沒等我說話,他又趕緊搖搖頭,“不對,我覺得是B!因為A只是像,里面不是你!媽媽,到底哪個是你?”

我也想了會:“我也覺得是B,因為一個人的思維和靈魂,才是真正的TA.”
 

先先緊緊拉著我的手:可是媽媽,A和B我都不要,我只想要你,要你一直陪著我。

冬天夜晚的街頭有深深的寒意,我把他的手裹在我的手心,指著路邊的樹:每個人都會死,就像樹上的葉子會掉落一樣,但是你放心,媽媽還能陪你很久很久,你記得你們學校的大橡樹嗎?媽媽就像是全是茂密葉子的大橡樹,離著冬天還很遠。

而在和孩子的一次次溝通和閱讀中,我也更加釋然。不管是否有另外一個世界的存在,只有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這不是安慰孩子的話,而是成年人也要去面對和接受的。

也許我們無力阻擋時間的流逝,我們也必將與家人與愛人生死相隔。但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人類的記憶,便是對靈魂的延續(xù)。

死亡,是生命教育中的最重要的部分。這絕對非一次課能講完的話題。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從春去冬來,花開花落,枝枯葉榮,都可以和孩子聊到死亡。盡管意味著消逝,但是并不可怕,也并不絕望,這就是生命的歷程。

正確的理解死,才會更加認真的面對生。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學會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這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義。


回應(yīng)5 舉報
贊14
收藏34
5年前
謝謝分享學習了哈
5年前
謝謝分享學習了哈
5年前
壽終正寢是最大的幸福
5年前
覺得你說的太好了!突然間感觸很大,上個月爺爺剛因為病痛而走,這半年多一直病榻纏綿,看著他這么痛苦心里非常難受才終于知道壽終正寢是多么的幸福與奢望,現(xiàn)在他走了又覺得這或許對他來說是就是幸福,終于不用再受病痛的折磨,這么痛苦又沒有尊嚴著活著,我也希望有另一個世界他可以帶著我們的愛在那邊過的更幸福。??
5年前
L. S 覺得你說的太好了!突然間感觸很大,上個月爺爺剛因為病痛而走,這半年多一直病榻...
我們經(jīng)歷過親人的離去,才會在一次次的痛苦中,越來越想明白生命的意義。臨終關(guān)懷也真的很重要。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無敵大薇薇
無敵大薇薇
201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