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空間:讓房子和孩子一起“長大”

2017
2017
2019-1-25 21:36 原創(chuàng) · 圖片16

一句看全文:不同階段的孩子,需要什么陳設?

上一篇文章我粗略的寫了如何立足于尊重,去布置一個能激發(fā)孩子潛力的空間。在結尾的地方,我提到了成長型空間--一個能和孩子一起長大的空間。番茄出生不到兩年,我們家就經(jīng)過了4次變化,這篇我就結合每一次的變化,來回答篇首的這個問題。括號里頭附上的是番茄當時的月齡。
 

最大的一次變化——開放廚房 

(一些沒及時留下圖片的布置就用類似的網(wǎng)圖代替了)

◆ ◆ ◆ ◆ ◆

出生-學坐期(0-8個月)

剛出生這半年多,孩子從只能躺著到剛學會坐,基本上都是水平移動的。這個階段的關鍵任務,就是“躺著睡,趴著玩”。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讓孩子醒的時候多趴(既練力量也放電),睡的時候躺床上(而不是懷里)是我們的目標。
 

(番茄地1.0,拍于生娃前幾天)

受蒙特梭利理念的影響,我選擇盡量讓孩子自由活動而不是拿各種圍欄圈起來。所以我們給番茄準備的是半個房間的爬行墊+半個房間的床墊。睡覺的時候在床墊上(剛出生的三個月在床中床里),因為足夠低矮,所以無需圍欄,穿上睡袋就隨他翻滾了。

(矮鏡子參考,圖片來自Houzz)

爬行墊正對的地方我們放了一些書和一個籃子的玩具,靠墻的一邊我們矮矮的貼了一排亞克力鏡子,tummy time(趴著玩)的時候照照鏡子看看書,再玩會兒玩具,能玩上好一陣子。(一個很慘的事實是:那個爬行墊在番茄還需陪睡的晚上就是我的床了)

(宜家推車,圖片來自官網(wǎng))

此外我們還準備了一個宜家網(wǎng)紅小推車,把娃生活相關的物件(濕巾、口水巾、尿布等)放在里頭,便于隨手取用。

關鍵字:爬行墊、亞克力鏡子、小推車

學爬/站時期(8-13M)

這個時期娃開始初步探索空間(而不是平面)了,他們向往高處,不管是用爬的還是用力把自己撐起來,“我要去的更高”大概是他們的心聲。所以可以利用環(huán)境給他們一些機會往高爬,站起來。
 

(番茄地2.0,床、柜子和墊子搭成的大階梯)

番茄學會爬之后,我就在他的房間用床和柜子搭出了幾級大而緩的階梯,下方墊上厚厚的墊子,鼓勵他自由的爬上爬下。在這些柜子上飛檐走壁是他直到今天都非常熱衷的事情。

(←:扒著繪本架站起來的番茄;

→:家里其他的繪本架們)

同時,在家里的各個角落,我們訂上了好些繪本展示架,既增大了繪本的曝光率,又提供了很好的支點,協(xié)助他扶站,獨站。番茄當時學會站起來有這幾個架子莫大的功勞。

關鍵字:大而緩的階梯、繪本展示架

學步期(14-19M)

開始直立行走后的孩子們,活動范圍大大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更大的破壞性和危險性。之前采用“攔起來”起來策略的爸爸媽媽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孩子“越獄”手段以驚人的速度提升,最后只好撤掉。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孩子領地意識的起始點,從這時候起,孩子專屬的空間就變得重要起來。
 

(犧牲了一個房間換來的開放式廚房)
 

因此,如何保證安全又不影響孩子活動成了我們考慮的重點。這一次,我們做了動靜最大的改動:打掉了和廚房相連的一個房間,把它變成了開放式的西廚(那些對番茄太危險的廚房功能還留在原來的廚房里)。這樣我們在準備簡單的飯菜和收拾碗筷的時候抬眼就能看到他,不至于一個人帶他的時候里里外外手忙腳亂。

而且在開放空間,互動性也大大增強,如今的他已經(jīng)可以幫忙我們開關機器、洗水果(順便會把自己弄濕),拿東西,或是扔垃圾到垃圾桶了。島臺朝外的一側放上了番茄的書,忙起來顧不上他的時候,這些書就能派上大用場。

(黑板墻)
 

我們還留了一面黑板墻給番茄,就是在這里,誕生了他人生第一幅“大作”。到了他認知大爆發(fā)的時候,這面墻還是一面相當不錯的主題學習墻。

(←:爬架和秋千;→:客廳游戲區(qū)1.0)
 

另外,我們還在客廳專門整理了一塊光線最好的地方作為番茄的活動區(qū)。這個長條形的區(qū)域一頭是爬架和秋千(也可以用滑梯、隧道、球池、平衡板等代替,異曲同工),供他放放電;一頭是玩具柜和地墊,是他白天室內(nèi)靜態(tài)活動的主戰(zhàn)場。這個區(qū)域相對獨立,后來也成為來家玩的小伙伴們主要陣地,在這里既不會影響大人的活動,也不會被大人干擾。

關鍵詞:開放式空間,黑板墻,獨立活動區(qū),促進“放電”的設施

技能大爆發(fā)+自我意識覺醒時期(19M至今)

關于技能爆發(fā)的應對,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準備桌椅。當孩子可以坐的住小椅子的時候,玩一些靜態(tài)的需要專注的游戲(積木,樂高,拼圖等),就可以在桌面上進行。同時桌椅還能帶來一種認真做事的儀式感。另一件事,是利用好墻面。各種學習墻主題墻玩具墻布置起來,孩子能從墻面上收獲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

(客廳游戲區(qū) 2.0)
 

我們給番茄準備了兩套桌椅和矮柜子,一套“娛樂向”一些,用來玩各種游戲,一套“學習向”一些,配合主題墻用來讀讀寫寫以及未來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和手工活動的區(qū)域。由于空間限制這兩個區(qū)域不在一起,還記得我前文(戳鏈接)提到的收納的就近原則嗎,就是這個階段我最深刻的教訓。

(學習與創(chuàng)作區(qū))

自我意識覺醒就意味著孩子開始需要一些私密的空間,也需要一些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的布置也考慮了這些方面。

(番茄地3.0,添加了小帳篷)

我們在番茄房間放上了一頂帳篷。這個帳篷曾經(jīng)一度是番茄欽點睡覺區(qū),直到最近讓位給了他的毛絨玩具們。帳篷也給他永不膩味的躲貓貓游戲提供了絕佳掩護,并且還是番茄另一大“事業(yè)”旋螺絲的主要對象之一。

(番茄地3.0,衣架與掛衣桿)

關于提供機會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實際上涉及很多層面,這里就舉兩個細節(jié)做例子吧。一是我在他的房間掛了一根桿子,把他的部分衣服掛在外面。這樣他每天就可以自己選擇想穿的衣服,到了晚上也可以協(xié)助我把換下的衣服掛起來。我的如意算盤,是早日放手讓他負責自己的衣服。

二是我們準備了智能語音助手(我們家用的是天貓精靈),他可以通過召喚天貓精靈就可以自己實現(xiàn)開關燈,聽想聽的歌,調(diào)節(jié)音量等簡單的需求。當然目前由于口齒不清,召喚成功率很低,不過嘗試召喚的過程很有趣,番茄倒是對能否成功不太介意。待到番茄和語音助手一起長大,互相磨合到默契的狀態(tài),很多需求就不必通過大人來解決了。

關鍵詞:桌椅,帳篷,一些能促進孩子掌控自己的設施

更大的孩子可能需要的陳設

  • 更豐富的墻面

經(jīng)過最近的調(diào)整,家里所有的公共區(qū)域都布置了屬于番茄的小空間,然而我的設想并沒有到此為止。但既然只是腦子里的概念,最終能不能實現(xiàn),以及好不好用就有待考證了。
 

(作品展示墻,圖片來自Houzz)

  • 家庭工作區(qū)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上幼兒園,上學,孩子積累的作品也會越來越多,我計劃給孩子準備一面作品展示墻。這樣既可以把孩子的創(chuàng)作保留下來,又可以給孩子帶來滿滿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家庭工作區(qū),圖片來自Houzz)

隨著孩子進入學齡,他們在桌面前的時間也會逐漸延長,這時候分散的小角落就無法滿足需求了。我理想中的工作環(huán)境(或許有些不尋常),是家庭工作區(qū)。不僅僅是孩子一人在孤獨的奮筆疾書,而是每個人都在這個地方學習/工作,大家各自獨立但又互相能夠感知到對方。大概是因為上學的時候,圖書館一直是我效率最高的地方,因此我特別向往大家共同努力的氛圍吧,希望屆時不要被娃打臉。

(←:琴房;→:舞蹈室,圖片來自Houzz)

  • 藝術區(qū)

這里主要指的是和音樂相關的藝術(畫畫在家庭工作區(qū)就可以了),比如樂器或是舞蹈。音樂在我們生活中已經(jīng)越來越重要,不管為了什么,越來越多的孩子走上了學琴、學舞之路。在學齡前后,孩子們會慢慢從早期的藝術熏陶,正式步入藝術啟蒙?;蛟S一個舒適整潔的空間將會給這條辛苦的追尋之路,帶來一些正影響。

以上大致就是我的夢想。設想隨時都可能改變,而且由于孩子的成長,他也不再會被動的接受我們給他安排好環(huán)境。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的初衷:尊重孩子。尊重他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他的喜好和需求。實際上我更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和番茄一起探討他想要的布局和陳設,(然后他和爸爸一起把它們搗鼓出來)。

關鍵詞:更豐富的墻面,家庭工作區(qū)、藝術區(qū)

◆ ◆ ◆ ◆ ◆

最后的說明

其實不寫文章我都沒發(fā)現(xiàn)我們家的布置改變了這么多次。由于和番茄相關的木活絕大多數(shù)都出自番茄爸爸之手(此處給番茄爸爸鼓掌??),所以可以說改就改。大家的情況不同,大體上不能像我這么給娃折騰房間。我寫這些細節(jié)的初衷,只是想給不同年齡的娃一點參照。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空間也一樣,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那一個。
 

小結:不同年齡適合的一些陳設


出生-學坐期:爬行墊、亞克力鏡子、小推車

學爬、學站期:大而緩的階梯、繪本展示架

學步期:開放式空間、黑板墻、獨立活動區(qū)、促進放電的設施

技能大爆發(fā)+自我意識覺醒期:桌椅、帳篷、一些促進孩子掌控力的設施

更大的孩子可能需要的陳設:更豐富的墻面、家庭工作區(qū)、藝術區(qū)

這個系列的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想收拾的,準備裝修的,(以及想重裝的,想買房的),行動起來吧!


(本文首發(fā)于同名公號:番茄的試驗田) 

歡迎關注番茄的試驗田,讓我們一起不焦慮、不較勁的科學育兒


回應10 舉報
贊16
收藏63
6年前
繼續(xù)收藏,謝謝分享。PS:大落地窗陽光撒進來真是贊
6年前
Yt Yeow 繼續(xù)收藏,謝謝分享。PS:大落地窗陽光撒進來真是贊
謝謝????那個地方本來是我的,忍痛割愛給娃了??
6年前
真好看,其中小帳篷的布面很吸引我,請問是自己做得還是購買的?
6年前
Andrea?? 真好看,其中小帳篷的布面很吸引我,請問是自己做得還是購買的?
那個是買的哈哈,這類帳篷某寶上挺多的,就是有一點要提醒一下,它對娃來說大小很合適,但是我們大人想要和娃一起呆在里面就還是憋屈了點
6年前
家里一共60平米的條件,我也就看看啦,哈哈。好漂亮
6年前
??????????????
6年前
欣賞一下就好,六十平米房子只能羨慕了!
6年前
房子真大!我也是費盡心思設計每一個角落,但是房子太小,也只能盡力而為。
6年前
給番茄爸點個贊!
6年前
好棒????????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番茄的試驗田
番茄的試驗田
2017
2017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