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風 歌
(漢) 劉邦
大 風 起 兮 云 飛 揚
威 加 海 內(nèi) 兮 歸 故 鄉(xiāng)
安 得 猛 士 兮 守 四 方!
注釋
1.《史記?高祖本紀》:「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涣顑航院土?xí)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shù)行下?!?/p>
2. 兮:語氣助詞, 啊;
3. 加: 凌駕, 動詞;
4. 海內(nèi): 天下,古代認為神州四面環(huán)海,故稱為海內(nèi)
5. 故鄉(xiāng): 指劉邦的故鄉(xiāng),江蘇省沛縣;
6. 安: 怎,如何; 安得:如何獲得
7. 猛士: 勇武之士;
8. 四方: 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此指天下
賞析
<大風歌>屬于樂府的《琴曲歌辭》,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漢,由于英布英勇善戰(zhàn),軍勢甚盛,他認為劉邦年事已高,不會親征,韓信、彭越又為劉邦誅殺,無大將可用。然而,劉邦御駕親征,平定英布之亂,凱旋歸來,途經(jīng)故鄉(xiāng)沛縣。沛縣是劉邦起兵的地方,也是他的故鄉(xiāng),在這里他把昔日的朋友、尊長、晚輩都召來,共同歡飲數(shù)十日,一日酒酣,劉邦一面擊筑,一面唱出了《大風歌》,席間120人父老子弟伴舞助興,眾人且歌且舞,舞必,劉邦慷慨傷懷,淌下熱淚。這首歌抒發(fā)了他遠大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對國事憂慮的復(fù)雜心情。
首句「大風起」和「云飛揚」,言秦末天下風起云涌,群雄并起抗秦的氣勢;次句言己能在群雄中脫穎而出,平定天下,聲威震動海內(nèi)的氣概,與衣錦還鄉(xiāng)之光榮;末句在平定叛亂后,居安思危,期盼能得勇士鎮(zhèn)守四方,長治久安。
〈大風歌〉的內(nèi)容在雄健中透露著蒼涼。一方面夸言了劉邦個人的功績,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對于帝王基業(yè)能否長保憂心。漢興之后,諸臣作亂,劉邦平定所有亂事后作此詩時,已身中流矢, 瘡口始終未愈, 并于六個月后駕崩離世, 太子惠帝懦弱。世上沒有萬年的江山,和永久的榮幸。
《大風歌》的弦外之音,令人感慨!清沈德潛《古詩源》將之定為漢詩之首。
參考釋義
大風颶起啊白云飛揚,
聲威震懾天下啊回歸故鄉(xiāng),
如何獲得勇士啊鎮(zhèn)守四方。
摘自【古詩選讀】邱宜文主編 文津出版社
———————————————————————————————
閱讀思考
1. 很多人會把《大風歌》和項羽的《垓下歌》做比較,前者是意氣風發(fā)的歌,后者則是英雄氣短的歌。
2. 注意提醒孩子首句大風起兮云飛揚看似描寫自然現(xiàn)象,其實是劉邦回顧自己的戰(zhàn)斗歷史,10多年戎馬生涯,南征北戰(zhàn),削平群雄,鎮(zhèn)壓反叛,軍事上、政治上節(jié)節(jié)勝利,正如風卷殘云,橫掃千軍。此句可看出劉邦是何等自負之人,對自己的一生又是如何的感慨。
3 首句是過往的功績,那么第二句就是當下的局面,自己的威望令海內(nèi)臣服,天下統(tǒng)一,在這樣的巔峰時期,回歸生養(yǎng)之故鄉(xiāng)熱土, 多年戎馬倥傯贏得的勝利,激動地熱淚盈眶也就能夠理解了。
4. 然而帝王心里的擔憂愈勝,叛軍雖除, 太子羸弱, 北方匈奴強悍, 朝廷內(nèi)也有諸多隱患, 自己年邁, 又有傷病綿延, 之前為了太子除去禍患, 不得不狠心誅殺了當初征戰(zhàn)四方功勛卓著的大將韓信、彭越,現(xiàn)在身邊只有蕭何、曹參這樣的謀士,自己千古之后,如何獲得猛將保衛(wèi)和鞏固這大漢江山呢?
最后,沛筑是這樣的,失傳千年。
*********************************************************
本文首發(fā)個人閱讀公眾號“童書松明火”,歡迎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