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兒童時代3-7的科普刊,應該說這幾期的科普刊,包括10月份的《好寶寶的睡眠書》,出品質(zhì)量都特別特別高。
從內(nèi)容到文字,從畫面到風格,都讓我滿意。符合我心中《兒童時代》的標準。
一、內(nèi)容帶讀
這一本的文字,本身就把每一頁的內(nèi)容闡述得特別清晰。而且,雖是科普刊,但是文字卻很有“講故事”的感覺,娓娓道來,通俗易懂。
先帶孩子觀察畫面,獲取信息:
稱重計里,是什么動物呢?
地上落滿了葉子,表明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稱重計顯示的重量是多少?(孩子對重量可能沒有概念,一個中等個頭的雞蛋大約50~60g,480g大概是8個雞蛋那么重)
還有,那兩根紅色的“柱子”是什么?(其實是這個院子的主人,也就是主人公的“我”。我家小朋友,說是“2根柱子”~)
?知識提煉
刺猬??體重沒有達到500g無法安全越冬,因為它們會在冬眠中失去20%~40%的體重。
大家看看這個文筆,“12月初,最拖拉的大雁也已南飛”、“無疑是夏末或秋冬才出生,還沒來得及長到合格體重的小刺猬吧??傊?,這成長速度可來不及越冬了”,這樣的描寫,好有生命力呀。
我一直都喜歡柔性科普,不喜歡太硬邦邦的科普
科普也可以具有文學美感,比如法布爾昆蟲記~
這些只有饅頭大小的200g的小刺猬,明顯不符合越冬條件。所以我將它送到了動物保護站,小家伙將會在這里進行“不完全冬眠”。
第二年5月,我接回了已經(jīng)順利成長到1200g的小刺猬。裝它的箱子也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中號紙箱。
【知識拓展】
刺猬是一種體長不過25厘米的小型哺乳動物,成年刺猬體重可達2.5公斤。
體背和體側(cè)滿布棘刺,頭、尾和腹面被毛;
嘴尖而長、耳小、四肢短、尾短;
前后足均具5趾,蹠(zhí)行,少數(shù)種類前足四趾;
蜷縮成團時頭和四足均不可見。
齒36~44枚,均具尖銳齒尖,適于食蟲;
除肚子外全身長有硬刺,短小的尾巴也埋藏在棘刺中。
?知識提煉:刺猬是夜行性動物。
在兒童時代9月刊《好奇寶貝的睡眠書》,我們就認識了晝行性動物和夜行性動物。其中夜行性動物,就提到了刺猬。除此之外還有貓頭鷹、負鼠、蝙蝠、狗獾等等。
?知識提煉
刺猬的主食是甲蟲、螞蚱、青蟲、肉蟲、蚯蚓、蜈蚣,還有蝸牛和蛞蝓(kuò yú,俗稱“鼻涕蟲”)等。
這里的描寫我覺得特別有趣,“但并不是每個品種都受歡迎,至少我家院子是沒能借助它們解決蛞蝓的煩惱。”
蛞蝓的煩惱是什么?當然是被吃掉。說明在這些主食里面,蛞蝓是特別受到蝸牛歡迎的~
在野生環(huán)境自由生存的刺猬會為公園、花園、小院清除蟲蛹、老鼠和蛇,被稱作“不用付薪水的園丁”。別看刺猬好像挺可愛,吃起蟲子來,那叫一個嘎嘣脆。
?知識提煉
刺猬一般不吃水果,因為它的胃很難消化果糖。油脂和蛋白質(zhì)是它能消化的物質(zhì)。
那我們可能會看過很多夏季刺猬偷吃西瓜的視頻。這是因為刺猬是雜食性動物,在炎熱夏季,刺猬會利用西瓜這種常見水果,補充身體的水分和營養(yǎng)。
但同時,食用過程也會面臨一些挑戰(zhàn)。過多的西瓜攝入,可能會導致刺猬腹瀉或其他消化問題。
?知識提煉
刺猬自衛(wèi)3階段:
①瞬間停滯,迷惑敵人②豎起滿身刺③團成一個球
然而,刺猬的尖刺并非什么特殊的東西,和人類指甲的成分相同,都是由角蛋白構(gòu)成。
?知識提煉
刺猬主要依靠鼻子和耳朵來感知食物和障礙。1500萬年來,刺猬專注于進化嗅覺和聽覺系統(tǒng)??置?,是刺猬的元祖。
原來刺猬的遠祖長得這么猙獰,拖著長尾巴、長著狼一樣的大嘴和尖牙。這跟現(xiàn)在刺猬的可愛、小巧,好像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
縱然刺猬的保護機制進化得很成功,架不住有一些動物很損呀~
比如刺猬的天敵之一狐貍,真是不負“狡猾”的大名。它會把刺猬浸泡到附近的水中,當刺猬受不了張開身體后,就會落入狐貍的口中。
更損的是——
如果附近沒有水,狐貍就會把尿撒在刺猬身上。狐貍的尿騷味有如小型生化武器,當刺猬被熏得頭昏腦脹松懈之時,也就是它喪命之時。
貓頭鷹的方法則更簡單。貓頭鷹的爪子被角質(zhì)層覆蓋,并不怕刺猬的尖刺,只要發(fā)現(xiàn)刺猬,貓頭鷹一個俯沖,緊緊地用尖利的爪子穿過這些刺,就能牢牢地抓住刺猬。
隨后,帶到高空后爪子一松,刺猬便從高空落下,一命嗚呼,成為貓頭鷹的盤中餐。
?知識提煉
刺猬的求偶方式:轉(zhuǎn)圈。 一只或多只雄刺猬圍著雌刺猬不停的轉(zhuǎn)圈,即在向雌刺猬求偶。
刺猬??一胎有2-10只寶寶。
出生自帶1000根左右刺,看上去像個獼猴桃。
這些刺會在第3周時,發(fā)展到2000根左右,成年以后更是會增至8000根以上!
畫風柔和可愛,顏色明亮舒適。
大家收到這一期后,可以翻一翻它的圖畫,真的好棒。
很多頁面就像一幅畫一樣,極具美感和親和力,而且一點都不讓人覺得幼稚。我光看這一本的畫面表達,就覺得是一種享受。
這就是科普的溫度!兒童時代送給孩子的!
刺猬寶寶在窩里待了3~4周以后,就可以隨著媽媽外出。
【知識拓展】
刺猬是異溫動物,因為它們不能穩(wěn)定地調(diào)節(jié)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猬在冬天時有冬眠現(xiàn)象。
刺猬在秋末開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要足足睡上五個月,氣溫暖到一定程度才醒來。
刺猬在巢穴中冬眠時,體溫下降到6℃,呼吸1-10次/分鐘。枯枝和落葉堆是刺猬最喜歡的冬眠場所。
冬眠中的刺猬會偶爾醒來,但不吃東西,很快又入睡了,如果過早地醒來會被餓死。
下雪了,刺猬們大概都在冬眠中夢見水草上的青蛙和肥美的蚯蚓了吧。明年驚蟄,萬物復蘇。希望每只小刺猬,都能安然度過每一個嚴冬。
最后一頁,綠草如茵,花兒綻放,那只好奇打量春天的小刺猬,就是來我院里的那一只吧。
二、聯(lián)合閱讀
這次的科普刊,是經(jīng)過森林野生動物飼養(yǎng)員特約審核過的,《兒童時代》很嚴謹。
家里有“刺猬”相關(guān)主題繪本和書籍??,不妨聯(lián)合閱讀。
?中文聯(lián)合閱讀示例:《DK奇妙動物大百科》
DK的高清大圖相當震撼,還有刺猬相關(guān)重要知識點,可以帶著孩子溫習一遍。??順便學習新知識:刺猬其實會爬樹。
?英文聯(lián)合閱讀示例《razF:Hedgehogs》
這本英語分級,非常詳盡地介紹了刺猬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等等。很多內(nèi)容都跟我們這一期《院子里的小刺猬》對上了。同時也有一些新內(nèi)容補充。
比如,“Hedgehogs live alone for most of their lives. They only live together to have more hedgehogs. ”(刺猬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獨居,它們住在一起只是為了更多的刺猬。)
正好和兒童時代這一段對上了:
刺猬都是一窩一猬,不肯和別的刺猬同住,生怕叨擾了自己幾個月的美夢。因此,“房屋需求量”還是挺大的。
另外還有——
Digging animals: Many hedgehogs live in burrows they dig with their front feet. Hedgehogs sometimes live in burrows by hares or foxes.
許多刺猬住在用前腳挖的洞里。刺猬有時住在野兔或狐貍挖的洞里。
Where do they live: Hedgehogs live in Europe, Asia and Africa. They were brought to New Zealand and now some live there , too.
刺猬生活在歐洲、亞洲和非洲,它們被帶到新西蘭,現(xiàn)在也有一些生活在那里。
用中文閱讀基礎(chǔ),反過來支撐英語學習
通過聯(lián)合閱讀,把一個知識點的框架不停地給它豐富、填滿,不僅能夠加深前面所學知識的印象;
同時,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多新的信息和思考。
三、結(jié)尾
今天的是兒童時代3-7歲版本 10月科普刊的精讀分享以及和DK、Raz的聯(lián)合閱讀。
昨天分享的是兒童時代7-10月 文學刊的賞析《兒童時代7-10歲版本 文學刊賞析》
真的,無論是3-7歲(適合幼兒園+一年級朋友)的兒童時代
還是7-10歲(適合2-5年級小學生)的兒童時代,都值得推薦!
~~~~~~~~~~~~~~~~~~~~~~
更多聯(lián)合閱讀,有趣的閱讀,中英文閱讀,歡迎關(guān)注。
如果需要交流,歡迎進群抱團取暖云討論,戳下方微信一起交流。共同探討好書,一起踐行親子閱讀,一路同行。WX:YangAnReading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