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歷的幾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也不再畏懼內卷

2017
2014
2024-8-15 20:00 原創(chuàng) · 圖片7

寫在前面: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無敵大薇薇”,主張通識教育,從語言到全學科,從三觀到批判性思維,幫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為積極的終身學習者。

前兩天同學聚會,有人問我:

你是做教育的,能不能說說為啥現(xiàn)在的孩子要學那么多東西?小學就到四六級水平,讀古文、學大學才搞的C++編程,這么卷有什么意義嗎?

剛巧,前天的文章,說到娃的機器人和編程學習,有讀者留言,也是類似的意思:

圖片

關于卷這個事吧,其實也曾讓我焦慮和忿忿不平,那種看到別人的努力,但自己躺不平又卷不動的感覺,實在太不爽了。

有時候也會覺得大家在這跟什么風瞎卷啥啊,都平平淡淡的,你好我好不行嗎?

但最近看到幾個事,有一些自己的經歷體會,在這方面確實想明白不少。

一個是關于一位新東方英語老師的采訪。

北京姑娘,快30了,前幾年留學回國,說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國內孩子的英文水平都不錯啊。10來年前,她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全北京考PET能通過的孩子才7個。而現(xiàn)在已經多得數不過來了。

她感嘆,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還有一個,是親戚家的孩子。大學上的是土木工程,還輔修了企業(yè)管理。雖然是所211,但出來三年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今年和大學同學聊天,發(fā)現(xiàn)學校管理學專業(yè)都被撤了。

再一個呢,是先先這個星期在上的機器人特訓隊的封閉營,老師們不是國賽裁判,就是冠軍教練,教得非常硬核,比如給這幫小學生用三角函數來講解輪子運動方向和旋轉方向的夾角(寫這句話我捋了半天,感覺咋說都不順溜)。

圖片

他們從一堆零碎物件開始,擰螺絲釘、安履帶,一點點搭建好。

但因為是輪子各方向轉的全向移動機器,控制起來算法相對復雜,就得知道如何去寫出更合適的代碼,提升設備的運行速度(寫這段我也費老勁了,跟教練問了半天原理)

圖片

老師給孩子畫速度分量圖做力學分析

圈出來的部分就是公式推演過程

這玩意我是真不懂,能把cos、sin讀出來,我都覺得自己已經挺棒的了。

關鍵是,這幫小孩都能懂!編程編得倍開心,還輪流上臺去做公式推演,給別的同學講解。

機器人和編程的路線規(guī)劃,我是有一大堆心得和經驗的,這周五還會給大家做場干貨講座,但這些知識點,那真是狠狠扎在了我的盲區(qū)。

講座預約在這

好了,這幾個事吧,看似不相關,但我仔細琢磨了,發(fā)現(xiàn)原理是一樣的:

時代在進步,我們既往的認知,用到現(xiàn)在,不靈了。

就像開頭說的,我同學問我的那樣,小學就四六級水平,就學大學的C++,卷啥?。?/p>

這就是老認知。

就說英語,現(xiàn)在有各種原版繪本、動畫片、音頻等豐富資源;有飛速發(fā)展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更開放的國際環(huán)境;更科學的英語習得方法;家庭和社會對教育都有更多關注……

雖然落在個體身上情況不同,但孩子們整體水平提升,是必然結果啊。

圖片

昨天我給大家整理的聽力資源

我娃2歲開始的聽單,啟蒙到中章書

當年哪有這些啊,效果當然不一樣

大學學習也是同理。每年都會有新增專業(yè)出現(xiàn),也會淘汰掉一些不符合時代的。

就像我親戚家娃學的土木工程,前些年多火啊,但現(xiàn)在經濟下行,地產行業(yè)不景氣,就是實際情況。而企業(yè)管理,咱就是說,作為沒啥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誰會讓你去管理企業(yè)?

現(xiàn)在要的是什么人才呢?甭管學的啥專業(yè),人靠譜,懂禮貌,腦子活,學習能力強,有創(chuàng)新思維,才是硬通貨。

像是傳統(tǒng)建筑口沒有機會,那是不是可以往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沒準又會有新方向。這個就是順應時代的發(fā)展

所以說,這些經過遴選進入集訓隊的能了吧唧的小學生,現(xiàn)在就開始接觸大學要用的建模軟件,程序語言,也是同樣的道理。

他們有更好的生活條件,更多的信息渠道來源,更大的閱讀量,更廣的眼界,當然要比當年的我們擁有更高認知水平和思考力啊。

圖片

其實每個時代都卷。

有了更好的耕地工具,才能有更高的糧食產量;有了蒸汽機,才推動了工業(yè)革命;從大哥大到5G,用了不到50年;從取消糧票到全民電子支付,用了30年……

后人就是這樣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推動文明進程的嘛。

你看,當我們換個角度來想問題,是不是就覺得都順暢了?啥卷不卷的啊,那就是歷史的必然

當然,有人會說:這我都能理解,就是那些玩命學不斷刷題不斷卷各種特長的,把門檻弄得越來越高,讓孩子壓力越來越大。

這么想就岔了,學真東西,肯定得下功夫,不是因為別人卷,而是為了你自己更好。

扛不住壓力?那就適當放手唄,不是每個人都要去擠那一個門檻,學業(yè)工作生活又不是只有一條路。

也有人會問:那你能接受自己孩子以后上不一所好學校,沒有一份好工作嗎?

說句掏心窩子的,我認為他們有可能上不了名校,但大概率會擁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這份工作不一定是多高收入,但他們能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愿意為之努力,那么生活就不會差到哪兒去。

所以,當我們理解進步和變化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當我們把目標放在內驅力培養(yǎng),抓大放小,給娃留出一些自我探索的空間,就會真正意識到:真的不需要卷。

最后再啰嗦幾句吧:

1、知識要學,因為萬丈高樓平地起,創(chuàng)新源自于扎實基礎;

2、給娃留出自我探索的空間,讓他們成為有獨立思想,并保持好奇心的人,確實比刷題重要;

3、低齡娃可以廣撒網,中高年級找到大致方向和目標,然后走下去;

4、部分行業(yè)會消失,但新興行業(yè)也會崛起,AI會取代低級重復工種,但創(chuàng)造力和人文精神,永遠無法被機器取代。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